纪录片《幼儿园》:它并不美好,它是家庭的缩影,它是一个小社会
作者:包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们总以为,自己最美好的日子是“幼儿园”。
有些味道,有些感觉,有些记忆,回不去的,我们统统叫它“小时候”。
我们贪婪地回忆一丝一缕,企图用那个时候的美好,治愈一些伤痛,抚慰一些不甘,平添一些力量好有勇气走下去,回不去的永远最珍贵。
在《看见》里,柴静说一次白岩松安慰她道:“人们声称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美好。”
你会相信吗?对于幼儿园的记忆也是这样。
纪录片《幼儿园》就摊开了这个事实。
这里,是一个小社会“喜欢幼儿园吗?”
“喜欢”
“要去上幼儿园吗?”
“不要去。”
这不仅是一个采访,也是很多孩子的心声。
我们天真地认为孩子不喜欢去幼儿园,单单是因为不喜欢学习,不想离开父母的庇护,但其实最真实的原因,是大部分时候,他们在幼儿园里并不快乐。
因为在这里,他们要处理太多的问题,除了要照顾自己,还要学会与人相处。在这里,有朋友的义气,有孤立,有小团体,有欺负,也有被欺负。没人会一心向着自己,这里就是一个小社会。
他们被塞进幼儿园,一把鼻涕一把泪也唤不回转身离开的父母。然后就开始了自己数着手指头算着再见家长的日子,星期三、星期四……有一个孩子每次都被最后接走,那种哭声,像是被世界抛弃了一样。
没有人教过他们,可他们必须自己穿衣服,自己系鞋带,被自己的笨手笨脚气到哭,也没有人帮助自己,只剩无助。就像成人世界里,不管多么痛苦,有些事情必须自己承担。
老师不会时刻关注自己,对于有些孩子,这便是“苦难”的第一步。一个孩子把饭洒在了腿上,用胆怯的眼神望向四周,然后好像用了毕生的勇气才蹦出带哭腔的四个字:“老师,洒了。”可是并没有人回应。
那些挂在腿上肮脏的食物,在小女孩心里,大概比任何东西都让人糟心。
有的孩子被抢了玩具,面对强势的对方,他哪怕生气地摔桌子也无济于事,不敢跟老师说,便想用哭声吸引老师的注意,可是哭累了也没人管自己。擦掉眼泪,然后把伤心吞下去。
有的孩子软弱。有一个小胖子,用搞怪寻求朋友的认可。在玩乐时,他总是做夸张的表情和搞笑的动作逗对方笑,然后在对方的期盼下再做另一个搞笑的表情。可我看来,他自己大概是不快乐的。
他趴在桌子上,另一个孩子感到无聊了,便狠狠地拍打他的头,他没有生气,仍然用夸张搞怪的表情回应,另一个孩子笑了。他再趴在桌子上时,又遭到了那个孩子的拍打,这次他强忍着装睡。
不知道怎么回应别人的强势,不知道怎么与世界相处。
有的孩子强势。有一个孩子,抢别人玩具,和别人打架,把对方的脸抓破。面对哭泣的对方,他不知所措,只好“装乖”来躲避指责。虽然老师没说什么,可是同伴们一个个都来排挤他。
他们故意不与他说话,故意指责他,有一个孩子“路见不平”,趁他不注意时打了他一巴掌。他立马追过去还手,对方被打得流鼻血。这下,班上的同学更是讨厌他,孩子们都围过去关心受伤的同学,然后指着他向老师“告状”。
不知道怎么处理被拒绝后的不快乐,让他成为了别人眼里的“坏人”。
在这里有孤立,有小团体。有一个小女孩,天生好动有自己的想法,因此很多时候不会服从老师的指挥,因此她成了这个被标准化的团体里的异类,老师挖苦她,孩子们也“看不起”她,呵斥她、命令她,她好像成了“食物链”的最底层,任谁都可以欺负她。
哪怕是一个小团体里,都有隐形的“食物链”。在一个桌子上,一个小朋友带头嘲笑另一个人,所有人都跟着这个小朋友笑,面对他们的嘲笑,另一个人只好沉默,或者说他不敢反抗。
看到“带头人”这样说话,另一个孩子也学着他的样子嘲笑那个人,发现“带头人”并没有不开心时,他便更是大胆地去做。
这个小团体的隐形规则,被默默执行着。
当看到这些人性的“恶”在一群小孩子身上展现出来时,总有人会受到惊吓,觉得人性本恶,觉得小孩子“恐怖”。
孩子真的“恶”吗,并不是,这些也存在于成人世界里,不一样的是,孩子从来不会掩饰。喜欢就喜欢,讨厌就讨厌,不会掩饰善,也不会掩饰恶。
所以他们身上的“恶”,同他们身上的“善”,一起赤裸裸的展现在我们眼前。他们也会关心同伴,也会见义勇为,也会交朋友,也会因为别人受伤而难过。
他们确实是单纯的孩子。
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是我们自己“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是我们自己。”
这是导演开篇的第一句话。
在一些访谈中,我们能惊讶的发现这些孩子并不是“一片白纸”,而是早已被父母或者老师的精神和标准量化,刻上了印记。他们,就像一片镜子,忠实地映照出每个家庭原本的模样。
宋庆龄曾说: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
要我说,家庭给的何止是影响,那是塑造。
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孩子说话的语气、神态甚至是语调都和父母一模一样,我们以为是遗传,但事实是,这是模仿。从孩子出生那一天起,他就在模仿你。
纪录片里对孩子的一些采访就能说明这个问题。
你恨谁他们也“恨”谁。
一个小朋友说自己以后想当科学家,说要研究武器打日本人。
“什么是日本人?”
“就是日本鬼子。”
“你恨他们吗?”
“恨,不管好人坏人我都恨。”
孩子已经被大人的那份“仇恨”同化了。有人告诉他们日本人就是日本鬼子,有人告诉他这些人应该被仇恨,这些便成了孩子的定义。
对于这个世界还懵懵懂懂的孩子,没有标准没有原则,你给他什么他便认为是什么,你从门缝里看世界,他便学不会走出去。
还不知道“恨”为何物,就开始“恨”上了别人。
你觉得恶心他们也觉得“恶心”。
被问爱是什么,孩子当然还不懂,但是他看过别人是怎么爱的,听过别人说过,于是回答,就是我把你抱着。
他告诉记者自己不好意思对别人说“我爱你”,被问及为什么,小孩子皱着眉头傻笑着掩饰不好意思,说:“因为恶心。”
毫无疑问,父母的含蓄让他以为“爱”这种东西就不应该摆上台面,它很“可耻”。大概在他的家里,父母会刻意避免“有爱”的互动,好在孩子面前有正确的示范,让孩子看到自己身为父母的“正派”。
中国人特有的内敛,又被下一代“继承”下来了。
你世俗他们也“世俗”。
一个孩子说他长大了想做警察。不是因为什么保家卫国,也不是因为什么除暴安良,而是为了收钱。
“警察是干什么的?”
“交警可以收蛮多钱。”
“你看见他收钱了吗?”
“看见了,我的干爹就是交警,他收那个车子。”
或许你从来没有告诉孩子什么,但你的一举一动,你的态度,你的看法,却像一个标准答案一样,让他往这个方向凑。
还这么小,却懂得了成人世界的“潜规则”,那些波动的暗处的涌流,从孩子的嘴里说出来,真是讽刺。
就像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所说,儿童总是张着眼睛和耳朵,观察和模仿周边。
孩子确实是白纸,这张白纸太过素净,稍微一点颜料就会被突出而且刺眼,然后再也擦不掉。而孩子自己,总是急于填补这片空白,所以你给什么,他们就填什么。
你看到的是孩子,其实也正在看自己。
请相信,孩子会照着你的样子成长。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正面管教讲师卢丹丹在《家庭中的52个正面管教工具》指出: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是以自己的风度来影响孩子。
有的家长深知读书的重要性,一心想让孩子爱上读书,自己却从没拿起过一本书,然后絮絮叨叨抱怨孩子不听话……像不像生活中的你和我。
其实比起说教,你自己去做对孩子的影响更大。孩子确实不听“话”,他只会模仿“看到的”。所以改变孩子,先从改变自己开始。
1、 列下能做与不能做好好设想一下,自己到底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是风度翩翩的儒雅书生,还是意气方刚的青年才俊,你是否希望他善良,是否希望他乐观……
想清楚之后,最好将其写下来,为什么一定要写下来,因为这能让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为之所应该做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吉德林法则”——
“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
这些写出来的问题,就像风向标一样,时刻指引着你选择正确的做法。
比如你希望孩子能善于夸赞别人,写下来之后,它便在无形中刻在你的心灵上。而后在生活中遇到孩子的突出之处,你便会不假思索地去夸奖他,因为你知道你要改变自己,影响孩子。
有了明确的“方向”和“行为指南”,便会更容易走上成功的路。
2、 时刻注意,以身作则在整个纪录片里,我们能清除地感受到,孩子说的每一句话,做出的每一个动作,似乎都是对大人的复刻,大人做什么,孩子永远会看到。
在一次采访中,陶虹也谈到过大人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她说女儿一到晚上就嚷嚷着不想睡觉,怎么哄也无济于事。后来,她把孩子放在旁边,自己去睡觉,结果没过多久,孩子也跟着她睡觉了。
哪怕是在睡觉这件小事上,孩子都能准确地捕捉到“精髓”。所以生活中,不论大事小事,一定要提醒自己给孩子做榜样。
前段时间武汉一个母亲,因为“弯腰”,走红网络。孩子不小心把水洒在站台上,明知会有清洁人员过来打理,她还是弯下腰,拿出纸巾,一遍遍去擦。孩子看到母亲这样,也蹲下去,认真地擦地板。
一个小事情,一个小举动,却给孩子上了重要的一课。擦了一次地板,他会明白,自己要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给公众添麻烦是不正确的……
这了不起的一课,是“身体力行”带来的。
3、 不要追求完美尽管我们尽力将孩子往更好的方向引导,但我们必须承认,在孩子身上,有些可以改变,有些却无法改变。
一味强迫完美小孩,只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伤痛。
《无声告白》里,那个逼迫自己女儿万事完美的父母,最终得到的是女儿的自杀。在女儿死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始终不明白如此完美的女儿为什么会走上这一步,他们疯狂在别人身上找原因的时候,却忘了自己对女儿的“压迫”。
他们希望自己的女儿有好人缘,希望自己的女儿成绩好,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成为一名独立的医生……他们把一切自己幻想的美好强加在女儿身上。
为了不让父母失望,女儿背负了太多不快乐,最后在不堪重压之下,离开了这个世界。
毛姆说:“完美往往都是无趣。”而对于孩子,逼迫他们完美就像逼迫他们扛起比自己还重的担子,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完成,最终只剩悲剧。
量力而行,努力改变能改变的,接受无法改变的,才是明智的父母。
拍摄这部纪录片,导演本想让人们看到自己以前的美好,没想到,却看到了幼儿园的绝望和心酸。
这部片子拿下很多纪录片大奖,评委评论道:“原来我们并不了解孩子。”
可这个纪录片仍有它的价值,它提醒着我们,孩子多么真诚地效忠于我们,也告诉我们,你的种种都会被孩子“继承”过去。
它像针尖一样,刺痛我们,也警醒着我们。
就像导演所说:“真的不用逼着孩子’请你像我这样做’,因为每时每刻,他都会像你这样做。”
作者简介:包子,手写育儿、情感,望有一天笔下生花。
相关文章
- 幼儿园老师:BBC2019年新出7部纪录片,孩子多看丰富世界观
- 看哭无数家长的纪录片,《幼儿园》:原来19年前是同样焦虑9
- 看哭无数家长的纪录片,《幼儿园》:原来19年前是同样焦虑9
- 幼儿园儿童测评系统 一套测评软件=一个专家团队+智囊团
- 幼儿园午休孩子睡得满满的!你们的幼儿园一个班多少人?
- 幼儿园孩子同样磕碰,一个怒对一个微笑,怎么处理对孩子好呢?
- 幼儿园小朋友因为贪耍玩具,被人贩子拐走,完整家庭已无法睡眠
-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
-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分香蕉》
- 幼儿园布置了一个挑战性的任务,父母该如何鼓励孩子完成?
- 幼儿园留守儿童超7成,蔡甸一场亲子运动会成为家庭团圆会
- 幼儿园的孩子一个学期都不在幼儿园大便,我来帮家长支招
- 幼儿园给自己立一个核心
- 幼儿园蔬菜手工作业,妈妈用红薯做出一个老鼠,网友:有才
- 一个想要冲出幼儿园拯救世界的男孩,老师:这种衣服别再给娃穿了
- 一个月四千块钱带孩子在北京念幼儿园租房够吗?孩子三周岁了?
- 家庭干预3年,自闭症娃成功入幼儿园,妈妈是如何做到的?
- 又一个幼儿园上热搜了:教娃守规矩,其实不用这么虐
- “妈妈能不能第一个接我?”幼儿园晚接竟然对孩子伤害这么大?
- 上班族家庭孩子上幼儿园,接送成了大麻烦!这些方式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