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豆瓣高分纪录片《他乡的童年》:教育不止是一个样子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日本教育

2022-03-14 16:30:45孕产
我的幼年时光和别的小朋友不同,因为2、3岁时动过手术,导致身体羸弱无法一直去幼儿园上课,基本上都是在家中度过的。因为经常一个人呆在家中,我学会了与自己交流,就是俗称的自嗨,画画、看书、搭积木、给我的玩具们上课等等。但是因为没有上学并且缺乏与人的交流,我的性格变得非常的腼腆不自信。

我的幼年时光和别的小朋友不同,因为2、3岁时动过手术,导致身体羸弱无法一直去幼儿园上课,基本上都是在家中度过的。

因为经常一个人呆在家中,我学会了与自己交流,就是俗称的自嗨,画画、看书、搭积木、给我的玩具们上课等等。但是因为没有上学并且缺乏与人的交流,我的性格变得非常的腼腆不自信。

我的父母一直都是很传统的打压式教育,从不夸奖,这似乎使我的不自信更加严重,使我变得更加难以与人交流。

豆瓣高分纪录片《他乡的童年》:教育不止是一个样子

我完全没有想到的是这种情况竟然一直影响到了小学和初中,直到高中之后才有所好转(因为高中的时候我开始有了自己的判断)。

但是那种不自信却似乎成为了我身体的一部分,尤其是人多的时候会很严重,影响至今。

也因为小时候的经历吧,我骨子里很看重个人空间,做事不是很喜欢也不太擅长与他人合作,不习惯一整天都呆在人多的地方,在某些时候尤其是晚上很享受独处的时光。

这些状况都使我惊奇的发现,小时候的环境和教育竟然会对人造成如此深远的影响,似乎在潜移默化中决定了我的性格和我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幼时的教育对一个人竟如此重要,中国现在也处在有史以来最重视教育的时代,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培养下一代的最好的方法也成为了许多家长的一大困惑,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近期,一部关于教育的片子横空出世,只播出一集评分就高达9.0,一集讲述一个国家的教育,一共6集。在那些《他乡的童年》中,我们或许能得到一些启发,找到答案。

01

日本

在日本,有一所与众不同的幼儿园。

在过去60年间,每到早上的晨练,他们一直让孩子们四季赤裸上身,锻炼身体,一直到今年4月,迫于舆论压力才不得不中止这一传统。

这是一个喧嚣的幼儿园,他们鼓励并教会孩子们如何正确的“喊叫”,发出洪亮的声音,以此来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意识。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日本教育

△孩子们在上剑道课

他们不会因为教学的对象是小孩子就采用简单易懂、间奏缓慢的教学方式,而是选择一种对小孩子来说最适当的律动、节奏、反复,一种“令人舒服的速度”。

而另一所闻名全球的幼儿园——藤幼儿园,也有着他们的独到之处。

一进去,就被幼儿园酷似“甜甜圈”的设计所吸引,整个学校就是一个环形建筑包围着一个圆形的草坪,而且这个草坪还是那种坑坑洼洼不平整的草坪······

就不怕小孩子们被绊倒吗?

可园长却说:就是要让他们不方便。

只有不方便了,孩子才会开始思考,形成他们自己的理解。是绕过去,还是跨过去?如果草地是平的,孩子们不需要操心,就不会去思考了。

圆形的教室一个连着一个,孩子们可以自由出入各个教室,空间中没有隔离,享受自由和随心。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自己选择与他人之间的距离。

每个教室的门也是精心设计过的噢!门是根据孩子们的力量特意做成让他关不上的那种。冬天的时候,离门进的孩子就会说冷,然后关门的孩子就会重新回来再把门关紧。

这样不会很麻烦吗?

可是园长说:我们通过这个设计想告诉孩子们,做事要做彻底。

在这里,有连着软管的水龙头,只要你高兴,可以随时打开水龙头,朝同学滋水而不被骂。有家长问起,园长就会说:没关系,一会儿就干了。

有两匹马,如果你哪天过生日,就可以骑着马绕场一圈,太拉风啦!

还有一棵底部被网兜住的树,网是专门为爬树的孩子准备的。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安全,很可能会摔伤哦(最多就是擦伤)。

但老师会说:去爬吧,没关系。

因为玩,是孩子的天性。如何玩,是他自己的选择。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日本教育

在办公室门前的地上,放着一些蔬菜、昆虫等各种各样的东西,可以供孩子们去观察。

他们故意使洋葱连沙带土,脏兮兮的。但是孩子们并不介意,他们会把洋葱片一层一层的拨开,直到露出里面的嫩白,他们便会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有的孩子甚至会咬上一口尝一尝······

园长说:如果到了20岁摸到洋葱,心里觉得好兴奋啊,那就有点危险啦!(这怕不是在说我吧~)

02

芬兰

芬兰是世界上公认的教育强国,孩子聪明、创造力强,还轻松无压力。

芬兰只有 500万人口,却是高度发达的国家,2018年全球幸福指数芬兰排名第一。

芬兰的教育提倡自由平等,回归自然,这在各种细节上都体现了出来。

芬兰,拉彭兰塔,卡苏卡拉小学

这是一节在森林里上的课。

老师给孩子们发了色卡,让他们去森林里寻找能与色卡相匹配的颜色。

让他们去闻植物的气味,形容这个气味并说出这棵树的名字,但是注意噢,并不是说出树真正的名字,而是用自己的想象力,给树“起名字”。

最后她拿出一个充满形容词的单子,希望孩子们在森林里找到与形容词对应的东西,甚至是令人恶心的东西。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日本教育

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会如何在野外生存吗?

老师却说:或许吧,但是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和自然的关系,让他们学会爱惜、保护自然。

老师认为,芬兰有森林便在森林中教学,而在城市中的孩子便应该学习城市。

而远在赫尔希基的SKY小学,一堂现象教育课也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老师给孩子们教了自我认知之后,让孩子们按照人脸的比例,做出一张适合在芬兰漫长冬季里生活的脸庞或者脸型。

有的孩子画了狭长的脸,来减少散热面积;有的孩子画了大量的毛发来抵御寒冷;还有的孩子做了可以反光的脸庞,因为冬天长夜漫漫,黑暗无比,亮一点会更加安全·······

他们从现实中学到知识,又将知识运用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点我认为非常关键。

在芬兰,一直到小学毕业都不会有考试,当全世界都在激烈竞争的时候,芬兰却在避免竞争,任何形式的竞争。

拉尼老师说:他们唯一评估的,不是他们在学科中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如何学习。

学校很看重积极教育,意思是,哪怕其中某个孩子不擅长数学或者科学又不擅长艺术,他们依然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力量,可能是为人公正,可能是善良、擅长团队合作、有毅力、有好奇心、有同情心等等等等。

看到这里,小编突然想起那些因为学习不好便被所有人看不起的孩子们,我第一次觉得,这样简直大错特错。而后又感叹,原来人还可以被如此温柔的对待。

芬兰的社会本身比较讲究公平,没有那么多的竞争,每个人的心里都非常的平静,不会去攀比,街上甚至没有什么奢侈品的店,财富不是芬兰人比的一个主要指标,他们可能更会比品味和教养。

而海门林纳师范学院的一众老师们又让我再次惊讶。

他们不限制教师的衣着,每个人可以穿出自己的风格。

他们试图避免标签、贬低孩子,当有一个孩子真的不擅长数学或某一门学科时,他们会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教的有问题,而不是在第一时间怀疑是孩子的问题。

他们会仔细考察,如果孩子对乐高感兴趣,就用乐高教数学,如果孩子喜欢小车,就用小车教数学。

在一次老年康复中心的活动中,孩子和老人们组成一组,为组中一人画肖像。

导演兼主演周轶君也参与进来,这是她第一次完整的画一幅画,画完后她觉得这不单单是画画,也是在表达自己。可她似乎总觉得自己画的不好。

拉尼老师对她说:每个人都可以画,因为这些画不是用来彼此竞争的,所以大家可以用更有趣的方法看事物,可以在纸上尽情的表达自己。

这段话使周轶君潸然泪下,也使我为之动容。

我们总是被告知,你这个不行那个做不好,你不可能做到这个那个。或许有时候,我们只是想表达自己罢了。

当你有一个爱好的时候,你永远不会孤单,永远不会绝望。而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03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日本教育

以色列

“我们是Leechy公司,我们是一家创业公司,现在我们做的是概念验证,我是这家公司的 CEO,而这位是公司的CTO······”

看到这段对话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什么?是不是一群西装革履,穿着正装的成年人站在你面前?如果是这样那你将大错特错!

这家公司的CEO只有16岁半,而员工里年龄最大不超过16岁,最小的竟然只有13岁!可是他们谈吐间的那种成熟和他们的知识储备量却让人着实瞠目结舌。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日本教育

以色列,曾经是一片冲突之地,而近两年对他的叙述陡然一变,强调他是“创业之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创业大国。那么怎样的小时候造就了这勇于创业的一代呢?

创业公司基地的Green Start 学院中,一群孩子正在忙碌着,他们设计机器人并亲自用各种机器制作零件,开发新产品。

这个项目没有成年人参加,全是一群14-16岁的青少年。他们做工程、做电子产品、给机器人编程,也负责项目的公关、商业部分、寻找赞助商······

而这些都是Green Start 学院和FIRST机器人大赛教给他们的。

一位小女孩说:我今年只有14岁,但我已经在做我以前觉得在我这个年级不可能做到的事。

在这所学院中,今年一共有13所活跃的创业公司,甚至还有黑客组!成员皆是一群青少年。他们中每一个人的头衔,不是CEO就是创始人。

但是其实96%这样的创新企业都会失败,尽管这个数字已经比全世界的普遍数字低。

一位以色列的母亲说:虽然儿子和伙伴们创建的公司最后他们可能不会一直做这家公司,他们的公司也不见得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他们学习到了这个过程。

尽你所能,如果这样你还没有成功的话,我帮你,我们再努力一次,第一次没能成功,没有关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如何应对失败。

以色列的父母们也望子成龙,对下一代要求很严格,但是他们更愿意去相信自己的孩子,即便是没有成为传统中的成功,但是只要成为自己就可以。

在以色列,他的英雄是那些失败了很多次,但是依然敢再去尝试的人,他不会被失败的经历去定义自己。不会因为你失败了的这个结果,而去否定你曾经所有的努力。

原来屡败屡战的人也可以被别人当成英雄啊~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眼眶湿润了。想起自己失利的中考,因为与重点班失之交臂,高中一直在自暴自弃(初中一直在重点班并且成绩还不错)。如果那时有人对我说了这样的一番话,是否我的未来将会不一样?

在以色列,如果你创业失败之后开始第二次创业,当你筹集资金的时候,投资者会给你更多。因为他们觉得你从失败中吸取了经验,同样的错误将不会再犯了。

他们不会将你标签为失败者,反而会非常钦佩你一次又一次的尝试。

而令我更惊奇的是,以色列的军队不要求士兵只听命令,他们要求士兵创新。

辩论是犹太教的一部分,《塔木德》便是一本关于辩论的书,他们认为人应该质疑,所以在以色列没有强大的权威。

民主小学,就是一所因为选不到合适的学校,一群家长们自己创办的。

在这里你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课上,自己规划自己的课程表,甚至期末考试你也可以选择参加还是不参加。他们给了孩子们极大的自主权力。

当谈到教育怎样帮助孩子培养和触发不断学习的动力这一问题时,以色列创业神话的最初缔造者,《创业的国度》作者之一索尔·辛格说:答案应该是,让孩子们对他们所做的事有更多的控制权。

因为篇幅原因,在这里小编无法列出纪录片中所有的那些优秀的教育理念,只选择了一部分进行介绍,还有更多的需要大家去纪录片中了解。

而看了这么多期后,我突然发现,《他乡的童年》虽然一期一个国家,但是他并不仅仅是笼统的介绍一个国家的教育理念,而是深入到一所学校,甚至是一个老师或者一个家长。

他深入到了个体!

我们看到,在国家这个大的文化背景下,每一所学校却都不尽相同,都有着自己独到的教学理念。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惊奇的发现,这些看似不同的教学体系,其核心部分却有着许多相通的地方。

比如印度大学课堂上很重要的一件事——与老师辩论,向老师提出质疑,和以色列人认为人应该质疑的理念十分相似。

再比如芬兰的学校认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英国的德威学校在教育上的一大特点是,他们关心的不仅是学业成绩,他们想培养这些孩子们不仅是为了上大学,也是为了他们在大学之后的人生。

印度阿果天堂学校的老师认为,电子产品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是这一代孩子生活的一部分,不应该禁止他去使用,而是告诉他如何正确的使用。

而远在以色列的一位父亲,除了睡觉的时候以外,从来不去限制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他认为,家长的任务不是告诉孩子你接下来该干什么,而是让他学会如何自控。

不过我渐渐发现,似乎每一种看似完美无缺的教育背后,都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日本民族的集体式教育,使众人可以团结在一起,相互帮助,大家总会多为别人考虑。但是随之而来的便是极为严重的校园霸凌事件和每个人心中的压抑。日本得抑郁症和自杀的人比例很高。

而英国的“精英教育”并不公平,因为只有上层社会的孩子才可以享受这样的精英教育,普通孩子的教育却远远不如。

而以色列人因为质疑权威,喜欢辩论,喜欢试验,缺乏耐心,所以虽然有很多小公司,但是却没有多少大公司。这些品质对创业公司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对需要很多组织和纪律的大公司却没有多少好处。

所以究竟那种教育体系更适合培养祖国的下一代呢?

这让我突然想到芬兰那一期中的一句话:如果你问我那所学校最好,我会告诉你,就是离家最近的那所。

抵达卓越的路有成千上万条,没有一个公式,对于家长来说,答案就在你身边——了解你的孩子。

希望各位家长和老师们看了纪录片后能有所启发,从家庭和个人方面进行改变,用更好更对的方法培养孩子们!!!!!

作者 / silva

配图 / 《他乡的童年》

光看可不行,关注我们解锁更多娱乐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