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家要规定小孩7岁上一年级?心理学家告诉你答案 国家规定小孩几岁读一年级
导读:每个人都知道,现在的小孩上小学要到6岁以上,严格来说是7岁,在过去并没有这样的规定,比如很多八零后可能都经历过四五岁上小学,但是现在社会进步了,营养也丰富,按理说拥有更好的条件让孩子更小的完成学业,但是为什么反而要求孩子上小学的时间更晚了呢?可别说,这还是比较科学的,很多朋友一直搞不清楚这个原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其实不难解答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想要搞清楚为什么国家要规定小孩7岁上一年级,我们首先应该搞清楚的是儿童的是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不然为什么还要开幼儿园,然后又小学,中学这样的来开课呢?很显然这是有道理的,而这个道理就是根据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来设定的,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中把这个发展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是指0到2岁的阶段,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一下,你动他一根手指的情况下,他全身都会动。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当孩子到了2岁或者接近2岁的时候,你动孩子的手指的时候会发现,他只有手指会动,你动他的脚,他也只有脚会动,并不会像过去一样动一个地方就全身都会动。在这个时期的孩子,能够把感觉和动作分开,在心理学上把这个阶段叫做感知运动阶段。
在这个阶段心理学家皮亚杰还发现了孩子在9个月以前的时候,如果我们给他一个玩具,在我们把玩具挡住的情况下,孩子并不会有任何变化,但是到了12个月左右的时候,如果我们再次进行这样的试验则孩子就会哭闹,也就是说,在9个月以前,孩子认为获得的东西就一直存在,即使我们挡住了孩子也认为是存在的,到了12个月的时候才知道挡住了就是不存在了,心理学家皮亚杰把这个阶段叫做获得客体永恒阶段。
前运算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指孩子在2到7岁的时候。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细心的朋友可以注意观察,这个时期的孩子心中的所有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比如他们会给布娃娃喂饭,在成人看来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眼中,他们并不是在过家家,而是真实的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皮亚杰把这个阶段叫做泛灵论。
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如果我们把一个四面都不同的模型放在桌上,让孩子从四个方向看过一遍,然后把四面的模型都给到孩子,最后孩子能够发现的只有自己面前的模型,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并不会站在其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除了上面两个发现之外,还有一个发现就是思维的不可逆性,比如孩子知道他的姐姐是谁,但是如果你要问他的姐姐的弟弟或者妹妹是谁的话,她就不知道了。 另外还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就是孩子缺乏守恒的实验,方法是用两个相同大小的杯子装上同样多的水,然后把一杯中的水倒入一个高细的杯子中,孩子会认为高杯子中的水多。
具体运算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指7到11岁的孩子,这里被分为低年级阶段和高年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变得理性,开始出现思维传递,比如我们有一个数学题,a>b;b>c;在我们问孩子a和c哪个大的时候,孩子可以很简单的得出结论是a>c,也就是说,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出现了思维可传递;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如果我们写出来1+1=2,他们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如果我们是用掰手指的方式,先伸出一根手指,再伸出一根手指,问是几根手指的时候,孩子能够知道是2根,但是到了低年级的时候慢慢开始会计算,就算我们写出1+1=2在黑板上孩子也能算出来,也就是说孩子开始出现抽象思维了,这时候如果我们再用同样大小的杯子装同样多的水放在不同大小杯子中的时候,孩子能够明确的知道水是一样多的,也就是说,这时候孩子知道了数量守恒、质量守恒、体积守恒,比如我们把棉花和铁块放在天平上,虽然体积不同,但是由于两边平衡,孩子会知道铁块的重量和棉花是一样的,到了思维可逆的阶段,这时候知道了姐姐的妹妹是谁,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不易自我为中心。
形式运算阶段
这个时间的孩子主要是指11到16岁这个阶段的孩子,这时候的孩子主要有两个特征,比如我们初中的时候学习的鸡兔同笼的计算,我们当时可以通过假设的方式来进行计算了,并且还拥有命题推理的能力。
从上面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很多朋友就是不理解为什么小学非要等到7岁才能上一年级,如果按照这个发展理论来算,那么小学真的要等到7岁的,否则对于一年级的课程根本就接受不了,其实我们很多八零后最有感触,小时候班上总是有很多超小学生,但是真正学到知识的还是没有,也就是混了几年,真正开始学习的时间,还是要等到六七岁左右,所以国家规定孩子接受小学教育要从7岁开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的家长也应该多多理解,让孩子在最适合的时间做最适合的事情。
相关文章
- 心理学家告诉你,教育孩子,学会这招就够了
-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告诉你:为什么不要夸奖孩子聪明,夸孩子要这样
- 小孩子喜欢乱扔东西怎么说都没用?试试这两个心理学家的方法
- 13岁男孩跳楼轻生,幕后的推手是谁?心理学家告诉你真相
- 为什么要学音乐?心理学家告诉你
- 孩子遇事哭闹,父母在一边冷眼旁观,心理学家告诉你:这就对了
- 教育心理学家提醒,小学第一年至关重要,小心孩子的“气馁情绪”
- 有个很乖的孩子是不是很欣慰?心理学家告诉你,别让你孩子太乖
- 四年级是情绪管理关键期,一位心理学家父亲的反思与建议
- 心理学家剖析:7种摧毁孩子自信和自尊的错误行为
- 心理学家是怎么带娃的?这么带呗
- 心理学家李玫瑾:孩子被欺负时,“打回去”学会自我保护很重要
- 心理学家表明:孩子6岁后,这三个方面讲道理没用,强权控制才行
- 心理学家说,这7个迹象说明你把孩子抚养得很好
- 心理学家预测:30年后这种家庭组合最幸福,一儿一女仅排第二
- 心理学家:一岁爱,两岁烦,三岁狗都嫌,三岁宝宝为何招人烦?
- 心理学家:学会做权威型父母,三步改造影响孩子行为习惯的微环境
- 心理学家:孩子分离时哭闹很正常,但这种情况除外
- 心理学家:孩子若屡教不改,宝妈别着急生气,该解下“超限效应”
- 心理学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现这些行为时,家长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