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蚤效应:“自我设限”影响孩子成长,家长要这样帮孩子突破 跳蚤效应的内容和意义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作为家长,是不是总会在孩子面前唠叨:"你做事太不细心了,真是怎么教都教不会",是不是总在孩子面前数落孩子,是不是经常把孩子的不足挂在嘴边?"真的笨死了",你就是粗心大意,你就是拖拉,每次吃饭总是排你吃最后!可结果呢?孩子改变了吗?
孩子不但没有改变,反而还给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找了很好的借口,原来我就是粗心,原来我就是笨,本来我就是笨了,学也学不会了。
而有些孩子胆子比较小,做事情都放不开,父母对孩子就特别不放心,总认为"孩子这也做不了,那也干不好"。结果呢?一旦孩子遇到问题,他根本不敢去尝试,因为在他看来自己确实是"做不了、干不好";
父母认为孩子理科差,学不好,孩子也会这样认为,如果你经常向孩子唠叨说孩子"不行"的话,那么你就要特别警惕了,因为你正在给你的孩子"自我设限"!
也就是限定孩子的能力,本来孩子的能力是无限的,但是被父母一说一数落,孩子也认为自己是做不到完成不了做不好的,孩子已经限定了自己的能力,再也无法突破,像跳蚤效应一样。
什么是跳蚤效应?把跳蚤放在桌子上,一拍桌面,跳蚤会高高跃起。生物学家在跳蚤的上面倒扣一个玻璃盒子,然后再拍桌子,跳蚤高高跃起,却重重碰到了玻璃上。生物学家再次拍桌子,跳蚤高高跃起又碰壁了,于是跳蚤为了避免碰壁,越跳越低。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生物学家拿掉了玻璃盖子。再拍桌子,跳蚤依然不敢高高跃起,因为它害怕碰壁。从此以后,这只跳蚤再也不能高高跃起了,直至生命结束都是如此。
为什么在没有限制了以后,跳蚤也不能高高跃起呢?理由很简单,因为跳蚤已经调节了自己跳跃的高度,而且适应了这种情况,没有勇气去改变。一位心理学家做的一个实验,很能说明为什么会产生"跳蚤效应"。
心理学家把一条多日没有进食的饥饿小鲨鱼放缸里,把鱼缸用一块牢固的透明玻璃分成两半,在鱼缸的另一边放进几条小鱼,当小鲨鱼看到小鱼后非常激动,向箭一样的小鱼冲过去,结果直接撞到了中间的玻璃上。
但是,小鲨鱼并没有放弃,他一直像小鱼的那一边游过去,一直撞玻璃,直到撞到了头破血流,从此,它就认定自己无法再吃到对面的小鱼,过了一段时间,心理学家把中间的玻璃拿开,让小鲨鱼和鱼缸里的小鱼一起生活,但这个时候,心理学家发现,即使小鱼在小鲨鱼的身边游来游去,小鲨鱼也不敢张开嘴巴吃小鱼了,因为之前的碰壁,让他知道,如果吃小鱼,就会头破血流。
其实除了跳蚤,小鲨鱼,我们人也是一样的,当我们不断的遭受挫折和打击之后,同样的,自信心也会受到重创,同时心理暗示会提示我们:
再接触同样的事还会继续受到重创,而追求安全感的也会越来越强烈,就像一个妈妈一直对一个孩子说你放弃吧?我不知道你坚持还有什么意义?这种话语对于孩子来说很残酷,孩子就会降低目标,而目标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而家长注意不要孩子倒扣盖子,压制孩子的能力。
跳蚤效应:父母永远不要给孩子盖"玻璃盖"记得参加过一个讲座,有一位妈妈说道,她儿子一直被老师投诉,说上课不认真,学习成绩也不好,而她妈妈跟老师一样,一直说她儿子,你怎么这样啊,上课不认真听讲,真是不乖的孩子,学习成绩也不行,你自己看看你现在变成什么样,妈妈真的对你好失望,然而,孩子说了一句话,让妈妈立马清醒过来,:"我这样还不是你们说的,你们一直说我上课不认真咯,说我学习成绩不好咯""反正我都已经这样了,我也学不好了,就是你们说的"。
后来,妈妈改变了自己的说话方式,从数落孩子转变为鼓励孩子,相信孩子一定可以学习好,把成绩提上来,遇到不会解答的题还请老师帮忙,最后,孩子考了全班第一名。
教育专家研究表明,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幼年时期,如果遭受太多的来自父母或是老师这些外界的批评与打击,那么,孩子自身奋发向上的热情与欲望就会慢慢地被这种"自我设限"给压制和封杀掉,而这种自我设限也恰恰是很多孩子不能走向成功的根本原因所在。
所以,做父母的千万不要硬把"玻璃盖"罩在自己孩子的头上,硬把盖子扣到孩子的头上,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怀疑自己,连自己最亲信的爸爸妈妈都这样说了,"我是不是真的不行?""我是不是真的学习不好,我就是学习不好吧,"
"我就是不行了,"孩子会减低自己的能力,肯定父母的观点,这样久而久之,孩子的能力会越来越弱,家长要知道,孩子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我们要以平常心去看待,为孩子的以后做好打算。
突破"自我限定",家长可以这样做既然自我限定是孩子成长中避免出现的弱点,父母如果稍不注意就会扼杀孩子的潜能,那么,一旦家长发现了孩子有类似"跳蚤效应"的这种自我限制的心理,那么,我们就要帮孩子们摆脱这种障碍,又该如何帮助他们摆脱障碍,更好地发挥孩子的能量与潜力呢?我们可以这样做:
01关爱孩子,不要辱骂和打击孩子
很多家长有时候都无法控制自己,看到自己孩子种种不好的能力,一生气,就会对孩子说出各种打击的话,"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混蛋"!"你真的不行""你就是学不会""你太笨了""你理科不好"等等这种话。
其实,说出打击孩子的话其实就是给孩子自我限定,这种教养方式极容易让孩子失去信心,在孩子潜意识里滋生自己"不行"、"笨"、"学不会"的自卑阴影,久而久之,会给孩子形成一种心理暗示,孩子在很怕迎接新的挑战。
所以,为了培养一个出色的孩子,那么父母就要做到鼓励孩子,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第一是给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再生气也要默念三句"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再转过身来告诉孩子怎么解决困难。
02 不限制孩子的思维方式,告诉孩子一切皆有可能
可以经常跟孩子说,:"你可以试试"!试试看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任何时候,都要相信自己,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其实都可能完成,只是很多时候,孩子在心里为自己设置了不可能完成的障碍和限制,不愿也不敢给自己一次机会去尝试突破,所以家长要引导孩子,告诉孩子一切皆有可能。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没有重新再来一次,在面对孩子成长的教育上,家长要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把孩子培养的更出色。
我是小F妈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相关文章
- 孩子总易自卑?家长要善利用“镜中我效应”,让孩子认识真自我
- 孩子成长过程这5种姿势,家长不及时纠正,可能会影响孩子身高
- 家长的外在形象,会对孩子成长产生影响吗?聪明的父母怎么做?
- 为什么要鼓励一年级的孩子考100分?跳蚤效应为家长揭秘
- 小环境有大影响,在孩子成长中,家长应避免这些环境带来的影响
- 教育孩子,是家长的自我成长
- 有些话语看似没什么,但家长还是不要说为好,影响孩子的成长轨迹
- 李玫瑾:家庭出现问题如何自我调整,不影响孩子成长
- 孩子“自控力差”,家长帮孩子正确看清“自我”,树立规则意识
- 孩子淘气不听话?家长要善用“暗示效应”,3招帮你轻松带娃
- 孩子的喜好和性别互相冲突?关于自我身份认定,家长请帮帮孩子
- 嫌弃孩子“帮倒忙”?拒绝数落=按下成长暂停键,很多家长不自知
- 给予型孩子不懂拒绝,家长应帮他消除“雨伞效应”,保护他的善良
- 孩子“压抑式的成长”,就在家长不经意之间,父母您中招了没?
- 孩子一生的幸运,就是能够遇到一对懂得自我成长的卓越父母
- 孩子个性不稳定,经常随机切换,家长要利用好“暗示效应”
- 孩子什么都不想要?家长要警惕,你的孩子很可能过度“自我压抑”
-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比如心理,家长是否时刻关注着
- 孩子偏科未必是坏事,关于新木桶效应,很多家长可能都没重视
- 孩子做错事,家长对孩子骂“你怎么这么笨”,警惕“贴标签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