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2岁 家长要开始立规矩了 两岁的孩子要不要立规矩
2022-03-12 17:34:05孕产
随手乱扔东西、不按秩序排队、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生活中,这样的孩子随处可见,父母要么置之不理,要么束手无策。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就是没有及早给孩子“立规矩”所致。
随手乱扔东西、不按秩序排队、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生活中,这样的孩子随处可见,父母要么置之不理,要么束手无策。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就是没有及早给孩子“立规矩”所致。
从认知角度看,2岁左右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他们已经会说话,有了自己的想法,对爸爸妈妈的话不再是简单地接受,偶尔会说“不”,也不再是“你说我听”,经常会问“为什么”。此时,孩子的世界犹如一张白纸,等待被描绘。家长要抓住这个关键期,及时给孩子制定“规矩”,否则后期会变得很难“管”。
孩子的世界很单纯,立规矩要讲究方式方法,别因此限制了他们烂漫的天性,造成心理负担。这里给大家几点建议:1、和孩子共同商量。生活中的规矩很多,小到起床时间、玩具收纳,大到公共场合的言谈举止。立规矩时,要给孩子讲清理由,同时也要尊重他的意愿,并倾听不同意见的理由。民主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更懂得尊重他人,无形中可使规则更易执行。2、内容明确有操作性。举个例子,如果要让孩子养成自己收纳的习惯,就要明确告诉他应该放在什么位置、怎么放等。3、家长要会“冷处理”。宝宝熟知父母的脾气及套路,一旦要求没被满足,就会用哭解决问题,尤其是老人带大的孩子。面对这种情况,不要及时哄,可采取“冷处理”,待孩子心情平复后,再解释清楚为什么不能满足他。并明确告诉孩子这种方法无效,以后不能这样做。4、讲清楚不守规矩的后果。立规矩时尽量给孩子讲清后果,最好是跟他利益相关。比如不按秩序排队的问题,可以告诉孩子:“插队是不文明行为,被别人发现了,不仅会被批评,还要再重新排队,浪费时间还很丢人。”
需要提醒的是,孩子如因不守规矩而犯错,家长切不可用打骂等暴力手段处理,这样做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让孩子形成“以暴制暴”的心理,不利身心发展。
相关文章
- 家长给孩子立规矩无可厚非,如果执行不力很有可能最终酿成悲剧
- 两岁的孩子是自我主义者,要想孩子学会规矩,家长需树立权威形象
- 性格懦弱or脾气暴躁?家长别急,给孩子立规矩幼儿园才不会被欺负
- 李玫瑾教授:12岁前一定要立规矩,不打不骂孩子懂事
-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长应抓住孩子的规矩意识树立期
- 2岁女儿走丢,父亲看热闹发现:预防孩子走失,家长需做到这5点
- 2岁孩子呕吐按胃肠不适治疗,9天后家长永失爱子
- 2岁孩子长了一嘴“小黑牙”,家长推卸责任,医生说父母无知导致
- 孩子都快2岁了,还不怎么会说话,家长做好这6点帮你快速解决
- 家长会“规矩”多,要多注意这几点,这样对老师对孩子和自己都好
- 12岁女儿深夜躲被窝刷手机:家长如何管教孩子,才不会让娃有阴影
- 幼儿园老师写给孩子的50条小规矩,简单实用,家长们收藏吧
- 幼教培训、家长学院、线上课程+,0-12岁孩子的爸妈都在关注
- 懂得守规矩的孩子,人生才会成功,“规则感”教育家长最不该忽视
- 跟孩子定规矩,为什么总是被推翻?家长要善于总结规矩的定律
- 孩子6岁前必须立下什么样的规矩?
- 孩子6岁前必须立下哪六条规矩?
- 孩子“照镜子”般模仿同龄人,家长要及时引导,建立自信感是关键
- 孩子“自控力差”,家长帮孩子正确看清“自我”,树立规则意识
- 孩子“讲义气”,爱打抱不平,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友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