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懦弱or脾气暴躁?家长别急,给孩子立规矩幼儿园才不会被欺负 孩子不听话,家长脾气越来越暴躁怎么办
ZZ自从有了孩子六六,一边从父母一辈“取经”,一边关注各种育儿书以及网上的育儿文章,每天都会去看一看,育儿方面感觉自己虽然长进了不少,但是还是觉的远远不够,可能是做父母的,总是想要给孩子最好的。
相信这是很多新生代妈妈的必经之路吧,毕竟每天进步一点点,总不会出错。
不过,育儿经需要各位宝妈根据自己家的孩子,适当的调整,且不可照搬进行。
❤单纯的对孩子“温柔以待”,是否可行?
看着书上的介绍,要求对孩子温柔以待,不管六六犯再大的错误,也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以最柔和的方式给予她正确的指引。ZZ也相信她确实是这样做的,尽管内心有一股股无法抵抗的洪荒之力想要暴揍一顿这个小魔头,但是,ZZ都忍住了。
正所谓不管水底再波涛汹涌,水面也尽量做到风平浪静。因为,她深深的记得那句话:“你是怎样的,你的孩子就是怎样的。”ZZ希望她的孩子是耐心且温柔的。
这也许跟ZZ小时候的经历有关,小时候父母都很忙,没那么多时间管她,所以往往对她都没有耐心说过话,因此她现在似乎对父母也很少有耐心去说说话,聊聊天。
这是她小时候的一个痛,也是长大后人生旅途中的一种牵绊,她的父母肯定是不知道的。ZZ不仅对自己的孩子有耐心还对别人的孩子有耐心,所以经常带着六六跟好多小朋友一起玩,理所应当的,六六就成了一些小朋友们的中心,活泼开朗。
❤单纯的对孩子“简单粗暴”,会是什么样?
ZZ的好朋友加邻居S姐却不这样,由于没人帮S姐看孩子,长期一个人看孩子,似乎并没有办法让她做到事事对孩子耐心教导,温柔以待。大部分都是简单粗暴。
她的一个犀利的眼神,都能让她的孩子迅速接受信号,立刻归位,还时常吼孩子。并且她没有那么多时间带着孩子交朋友,大部分是孩子自己在家玩,然后她收拾家务,忙里忙外。所以孩子也没什么朋友,跟别的小朋友的交流也很少。
转眼就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所有人都觉得,ZZ的孩子一定比S姐家孩子适应能力强,心灵会更加健康,在幼儿园会十分讨喜。
可是现实却大跌眼镜,入学第一天,S姐家宝宝开开心心的跟妈妈说再见,头也没回,而且之后的幼儿园当中一直超表现良好,从原来不敢说话,变得活泼好动。
而ZZ家宝宝,就像历劫一样痛不欲生,一直哭了好久好久,不想交朋友,不愿意接受老师和同学,一直想要找妈妈,这是所有人都意料之外的。
❤家长要给孩子立规矩,同时也要给予足够的爱
后来经过总结,ZZ发现,她之所以不想去幼儿园,有诸多因素:
第一是因为她的确没离开过妈妈和奶奶,突然两个人都不在身边,接受不了。
第二就是她说的所有的话,ZZ都耐心的听取,可是幼儿园的老师要管那么多孩子,根本没办法一直顾及她,让她感觉生活环境变化巨大。
第三是有时候老师一个生气的表情,或者严厉的眼神,都可能触及她的玻璃心,进而内心极度不舒适。
不过好在经过漫长的适应,孩子慢慢接受了环境的变化,虽然漫长,但也是成长的一部分。然后六六跟S姐的孩子成为了好朋友,六六的优点也慢慢凸显,她理解能力要强一些,跟老师的对话也较为流畅,舒缓。
所以ZZ觉得,对孩子有耐心是好事,因为的确可以让孩子的心灵更加健康,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似乎更突显一些。但是也要锻炼她,让她知道,她并不是世界的中心,也培养她不要有一颗玻璃心。
适当的时候大人也要对孩子有严肃的态度,让她知道别人对她严厉不是不喜欢她甚至讨厌她,而是一种正常的交流。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容易的接受幼儿园的生活,这样也可以让家长减少对孩子的担忧。
相关文章
- 家里小霸王,幼儿园受欺负,不是孩子性格问题是家长教育不对
- 幼儿园老师说:孩子被欺负了,家长这样做才是高情商的表现
- 幼儿园老师写给孩子的50条小规矩,简单实用,家长们收藏吧
- 孩子在幼儿园被一个小“恶霸”欺负,家长该怎样引导?
- 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你的态度决定他的人生,家长这样处理最合适
- 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家长:他打你,你打回去,这句话被网友点赞
- 孩子说在幼儿园被欺负了,当家长该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做法?
- 当孩子在幼儿园遭“冷落”怎么办?别急,家长应该这样做
- 孩子在幼儿园很独立,回家就原形毕露,最主要是家长教育方式
- 孩子在幼儿园被孤立,家长不满投诉,老师:穿这样没人敢和她玩
- 家长不好好教育孩子,上再好的私立幼儿园也没用
- “我家5岁孩子才上幼儿园就被孤立!”家长应该怎么办?
- 送孩子上幼儿园,选私立还是选公办,这四个理由,家长认为很现实
- 幼儿园亲子手工作业纯粹是折腾家长?拜托,有孩子参与才叫亲子
- 幼儿园俩宝同天过生日,蛋糕一大一小,孩子吃得欢喜家长却变味了
- 幼儿园女生总是欺负男孩,老师的回答让家长“恍然大悟”
- 幼儿园学生家长:孩子学跆拳道是在幼儿园学好还是去道馆学好?
- 幼儿园孩子放学进门需要排队打卡,有些家长既不排队也不打卡,与值班老师起冲突,你怎么看?
- 幼儿园孩子被老师罚站了,家长应该去质问吗?
- 幼儿园宝宝就开始穿梭在各种课外班 家长和孩子越来越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