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性格大变?其实都是“闭锁心理”惹的祸 进青春期的时候性格会变大吗
同事美君最近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
她的女儿妍妍从小活泼开朗、成绩优异,可自从上了初中后,不仅妍妍的班主任反应她不像以前一样活泼了,美君也发现女儿回到家里总喜欢一个人待在房间,和她沟通,她也多以沉默应对。美君心里十分着急,就带着女儿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妍妍患了“心理闭锁症”。
美君说她之前就没听过还有这种病,焦急的她在办公室向大家征集帮女儿“治病”的良方。
很多父母都会发现,进入青春期后,原本天真活泼的孩子不知不觉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少言少语,不愿表露自己内心的想法,不再和父母交流。心理学家把孩子的这一时期称作“心理闭锁期”。
1.什么是“闭锁心理”?百度里是这样解释的:
闭锁心理是青少年发育过程中一种阶段性的心理现象。当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心理上大都会出现闭锁性,即出现隐秘的心理特征。
“心理闭锁”表现为独立意识增强,不愿与人交流,把自己封闭起来,内心的矛盾从不外露,当困难和矛盾得不到解决时,往往因焦虑而自卑,甚至自暴自弃,有时还会反抗、离家出走等。
“心理闭锁期”的孩子通常有以下行为特点:
对别人随便翻阅自己的东西很反感;偷偷的做一些事情,如悄悄记日记倾诉内心的秘密;要求有自己的独立领地,如房间、抽屉、有锁的柜子;喜欢一个人独处;情绪波动大;对父母和老师的管教非常抵触;不轻易吐露自己内心所想,拒绝和父母交流...... 2.闭锁心理形成的原因都有哪些?闭锁心理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但心理学专家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生理成熟快于心理成熟闭锁心理主要发生于青春期的孩子。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身体会迅速发育,身高会接近于成人,加上自身能力的提高,孩子就会天真的以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了,他们感受到自己正在逐渐长大成人,产生了“成人感”,他们想与成人建立平等的关系,然而他们的心理成熟却明显滞后与生理上的成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远未形成。
虽然他们的身高接近于成人,但他们的生活能力、自控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很弱。生理与心理发育不同步的差异越来越大,由这种不平衡产生的矛循不断加剧,孩子却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因生理成熟产生的种种困惑,无法合理地为自己减轻心理的重负。于是便有了沉默不语、烦躁易怒、拒绝沟通等表现。
过大的压力对于青春期孩子来说,最大的压力就是学习和人际交往方面了。
在学习上,他们希望自己能获得优异的成绩,得到父母的肯定与赞赏。但进入中学后,孩子的课业压力变大,每天都有写不完的作业,补不完的课,刷不完得考试题,孩子没有了休息时间和玩耍时间,成了一个连轴转的学习机器。
在人际交往方面,他们渴望能和朋友倾心交谈,但又很难找到这样的挚友。他们缺乏经验,对别人的评价十分敏感,无法正确处理交往中出现的问题。但有自尊、好面子的他们羞于开口求助父母或老师。
这两种压力很容易让孩子将自己的心理闭锁起来。
孩子自身的个性因素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性格外向、活泼好动的孩子,兴趣广泛、生活圈大,通常闭锁心理表现不很明显。相反,性格内向、生活圈狭窄,生活单调的孩子,闭锁心理表现会比较明显。
父母的教育方式孩子的闭锁心理和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很大关系。如果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宽松的、民主的,充满爱意的,那么孩子的闭锁心理表现就会弱一些。相反,与父母关系紧张,或父母只关心学业成绩,或对孩子期望过高,或管束严厉,孩子的闭锁心理就会表现明显。
和老师同学的关系在学校里,孩子与老师关系融洽、友好,与同学亲密无间,有较多好朋友,学习成绩好,他们闭锁心理表现就不明显。相反,与老师关系紧张、情绪对抗,缺少朋友,闭锁心理表现就显著。学习成绩差的孩子闭锁心理表现更严重。
3.心理闭锁会对孩子产生哪些危害?心理教育研究证明,心理闭锁对青春期孩子发展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闭锁心理会妨碍孩子的学习交流,影响孩子潜能的正常发挥,最终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其次,闭锁心理会削弱孩子的意志力、心理承受能力、整体认知能力,最终影响孩子良好品质的形成。
最后,闭锁心理会让孩子的交际圈大大的缩小,使孩子的内心变得狭隘、自私,冷漠,甚至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
闭锁心理还会使人产生孤独、郁闷、焦虑、烦躁、愤怒等不良情绪。
可见这种心理对孩子身心、学习、交往、品格形成、人格发展等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父母一定要重视引导。
“心理闭锁”是孩子从不成熟的自我走向成熟的心理反应,虽是正常的、阶段性的,但如果不加以引导,将会对孩子以后的健康发展发生不良的影响。
4.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克服因闭锁心理产生的消极后果呢?让孩子正确对待青春期青春期是每个孩子迈向成人的必经之路,在这一时期生理上会发生一些前所未有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性的逐渐发育成熟。如果孩子事前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往往会感到紧张、困惑,甚至焦虑不安。
父母最好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至少在孩子出现这些变化时,及时地把这个时期他们应该懂得的一些性知识告诉孩子,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变化都是正常的,不必害羞和恐慌。要鼓励孩子增强自信,接纳自己。
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压力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倒U型假说”,这个假说被广泛用于形容压力与动力的关系。
过大或过小的压力都会使工作或学习的效率,降低只有最佳的刺激力度,才能使人达到最佳的工作或学习状态。
比如,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如果负担过重,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学习效果就会越来越差。
所以父母应该撇弃“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的错误观念。不要对孩子提出过多、过高的期望,不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攀比。
当孩子承受压力时,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去应对,让孩子正确的认识成功,也要教孩子正确的认识挫折,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和过程,以便改正。
教会孩子宣泄负面情绪每个人都会有负面情绪,孩子也一样。当孩子有了生气、愤怒、郁闷、伤心等负面情绪,不知如何是好,只能自己一个人闷着时,父母要及时觉察,并交给孩子主动疏导发泄的方法。
比如,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向父母、同学、朋友倾诉。也可以通过跑步、唱歌、大声喊叫、写日记等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忘掉心中的不愉快。
还可以借助自己的力量去管理自己的情绪。比如,自我暗示、自我激励、心理换位等方法,用积极的情绪代替消极的情绪,多想自己好的一面,以阳光的心态将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的行动。
尊重孩子孩子渐渐的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和想法,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千万不能还像小时候一样,摆出家长的架子来教训孩子。
父母要转变身份,把自己当成孩子的良师益友、用尊重、平等、真诚的态度与孩子沟通,做到少唠叨、少指责、少较劲、多倾听、多询问、多鼓励,这样的话,孩子才有可能向父母吐露心声,才能从闭锁心理中走出来。
总之,打开孩子心里闭锁的钥匙就在父母的手中。父母一定不要急躁,更不可以暴力打骂孩子,而要给足孩子爱与鼓励,并试着寻找到一个突破口,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时期。
相关文章
- 青春期孩子怎么培养独立?心理学:父母也要考虑孩子的感受
- 心理学:青春期存在的意义,用那股躁动的劲头,推动孩子发现自我
- 育儿师提醒:男孩到青春期,父母观察注意孩子的行为,与心理健康
- 孩子变好变坏都发生在青春期!分享我和孩子闯关成功的故事
- 孩子青春期,老是吼我,我都抑郁了。我现在也变得暴躁,今天和孩子打起来了,怎么办?
- 孩子青春期,老是吼我,我都抑郁了。我现在也变得暴躁,今天和孩子打起来了,怎么办?
- 青春期亲子沟通没效果?心理学:聪明家长玩的不是道理,而是情绪
- 青春期孩子是“半成品”,能否成才,不在聪明,关键在这四个方面
- 青春期孩子的四大需求,做父母的真的明白吗?
- 青春期孩子难管教,请从教孩子学守规矩开始,重塑孩子心灵秩序
-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不服管教?做到这3点,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叛逆期
- 青春期的孩子大脑都是怎么想的?
- 青春期的男孩子不愿意学习,静不下来心,容易暴躁该怎么办?
- 青春期的男孩子不愿意学习,静不下来心,容易暴躁该怎么办?
- 青春期,家长最应该跟孩子说的7件事!真的很重要
- 孩子十岁前,每天晚于这个点睡觉,有几重隐患会在青春期集中爆发
- 孩子处于青春期,父母需要“不管教的勇气”(一)
- 孩子处在青春期,家长最好别做三件事
- 孩子的青春期,我想用正确的方式去守护
- 孩子要经历两次“猛长期”,婴儿期和青春期,家长都不能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