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睡眠倒退有据可循,妈妈别嫌折腾人,试试这几种改良方式 孩子睡眠倒退期的表现
文/奶球妈咪(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关于婴儿睡眠倒退期存在的各种问题,大概是所有母亲都担忧的情况,睡眠倒退期多见于4-6个月、8-10个月、12个月、18个月的孩子,不同的阶段也会有着不一样的反应。
具体每一个阶段会有如下反应
1)第一阶段(4-6个月)
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体发育期,睡眠状态也发生了变化,从婴幼儿的浅睡眠转换为成人式深度睡眠,睡眠倒退期正是孩子改变模式的转换期。
对于刚出生的婴儿而言,他们的睡眠状态大多为浅睡眠,虽然很多情况下他们一天都处于睡眠中,但并非深度睡眠,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孩子到达4-6个月的时候,他们开始转变睡眠模式,从快速动眼期转换为直接进入睡眠时期。
然而睡眠模式的转换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在睡眠模式切换过程中,孩子五官会变得格外敏感,稍微一点动静便会直接让他们苏醒,特别是那些感官敏感的孩子,苏醒点更多。
2)第二阶段(8-10个月)
这个阶段的孩子大脑活动次数变多,自我意识开始转变,性格上更加的暴躁,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是他们的活动时期,还尤其喜欢哭闹。
白天的时候喜爱睡觉,睡眠时间也会增强,这个时间段是他们补充体力的时间,家长一定要适当地控制孩子白天睡眠时间。白天过度睡眠,而导致夜晚的无法入眠。
3)第三阶段(12个月)
这个时间段的孩子睡眠倒退的行为表现形式不如前两种的明显,但是会经常出现半夜闹人的情况,这个阶段需要父母给孩子制定睡眠计划,尽快让孩子适应自主入睡的能力,不要让孩子依赖父母的安抚,容易导致依赖心理的产生。
4)第四阶段(18个月)
18个月是孩子自主意识觉醒的高峰期,也是睡眠倒退的高发期,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出现粘人的情况,入睡也需要父母的陪伴,有时候半夜醒来还会做出大吼大叫的行为,也正是脾气暴躁的关键时期,因为自主意识的增长,他们总是会做出反驳父母的行为,潜意识否认父母的行为理念。
总而言之,常见的表现形式为碎片式睡眠,白天睡不够晚上总是醒。在这个阶段,即使是平时睡眠不错的孩子,也会突发性频繁醒,并且查不出病因,在医学上,这其实是正常的现象。
出现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解决,那么还会影响孩子原本正常的生物钟
众所周知,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体快速发展期。而恰恰处于睡眠倒退期的孩子食欲会变差,白天活跃度也不高。较差的睡眠状况无法给予孩子身体内部营养输入,长此以往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发育问题。
面对这件事情,我在网络上看到很多宝妈的做法是硬熬,这种方式无疑不是一种折磨,不仅折磨了孩子,还折磨了家长,事实上造成孩子睡眠倒退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并非不能人为改善。
所以家长要了解孩子睡眠出现异常情况的真正原因所在,究竟是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导致
1、外部原因
根据我们的进一步了解,一般情况下造成孩子睡眠倒退的外部原因是母乳喂养问题。。对于刚出生不久的孩子而言,肠胃系统发育并不完全。
喂养方式不当则会引起孩子腹泻等问题的发生,身体上的不适也会对孩子的睡眠问题造成影响,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都应该找寻适合的方式。
2、内部原因
造成孩子睡眠倒退的内部原因则是孩子自身原因。身体上的生长发育,4-6个月的孩子正处于身体迅速发展时期,特别是牙齿的生长,孩子长牙的时候牙龈会感到痒痛,这种身体上的不舒适感会造成孩子身心的不快,甚至会影响孩子的睡眠状况,时常半夜惊醒。
大运动发展期也会造成孩子睡眠倒退的现象,这个时期的孩子处于学习种大动作时期,比如:翻身、爬起、行走等等,这些大动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孩子的睡眠状况,加之睡眠浅易苏醒的特点,经常会被自己半夜翻身的行为惊醒。
根据研究表示,我国0-4岁的孩子中有20.17%都存在睡眠问题
每个家长都应该意识到睡眠敏感期的重要性,那么面对孩子这些情况,家长要这么做
1.饮食方面
若是哺乳期妈妈经常吃辛辣刺激食物,就会通过母乳影响孩子,严重的甚至会对孩子造成过敏现象,也会给孩子造成睡眠问题。
因此,处于母乳期的妈妈一定要注意饮食状况,选择清淡的饮食,日常生活中多吃水果蔬菜,有利于母乳的营养以及消化情况;
若是奶粉喂养,则要选择安全有保障的奶粉,寻找一款适合孩子的奶粉,有助于孩子身体的吸收,对于奶粉的冲泡,家长也应该注意其中存在的问题,奶粉无论是过浓还是过淡,都容易刺激孩子的肠胃,引发肠胃问题,造成睡眠不安状况,一定要找对冲泡的方法。
还有一点便是辅助食物的增加,最早不要早过四月,最晚不要晚过六月,关于辅助食物的选择,要科学进行,注意循序渐进,以及食物的消化程度,不要让孩子过早食用不好消化的食物,容易造成积食,也不利于孩子的睡眠,喂一些米糊或者水果泥,有助于孩子营养的吸收以及消化。
2.发育情况
孩子身体发展迅速,而发展也会影响孩子的睡眠问题,对于正在长牙齿的孩子而言,牙龈痒痛是一件烦心的问题,就会引起孩子身体上的不适与情绪上的烦躁,更会影响孩子夜间的睡眠状况,睡眠不安容易惊醒。
父母需要在孩子长牙期间提供一些磨牙道具,帮助孩子缓解牙齿痒通状况,也适当增加孩子的营养补充,比如维生素D;
关于孩子大运动发展期,家长要对孩子睡眠状况进行适度调整,控制孩子白天的睡眠时间,在训练孩子练习一些运动时,尽量把重心放置在白日,不要让孩子在夜间练习,这会引起孩子大脑多巴胺的分泌,从而使浑身陷入兴奋状态,无法进入睡眠时间。
很多情况下,孩子无法正常进入睡眠状况,是因为情绪处于极度亢奋状态,面对这种事情,家长要让孩子在睡前保持精神上的冷静。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影响的孩子的心情状况,在夜间也要尽量控制孩子的嬉闹时间,不要让孩子玩得过于兴奋。
TIP:
本文由奶球妈咪原创,欢迎关注,帮你一起成长知识!
相关文章
- 几种适合二年级孩子的速算方法,让孩子试试看
- 妈妈不在,孩子听话、好带?高需求宝宝是育儿方式的问题?
- 孩子3岁前的这几种表现,说明很爱妈妈,爸爸都羡慕不已
- 孩子不爱吃米饭?那是因为你不会做这道三文鱼饭团,妈妈快来试试
- 孩子出生后,胎盘该带走还是留给医院?这几种处理方式你了解吗?
- 孩子出生时,你如何发布朋友圈?这几种你会用哪种方式?
- 孩子在家偷拿一百块钱,妈妈一个高情商的方式,带其走上"理财路"
- 孩子在幼儿园被打破相,这位妈妈的应对方式,老师给她点赞
- 孩子在超市拽了个荔枝吃,员工骂"没教养",妈妈处理方式让人称赞
- 孩子总“闹觉”是什么原因?了解“睡眠倒退期”,解救孩子睡眠
- 孩子总“闹觉”,太不省事,了解“睡眠倒退期”,让孩子睡的更好
- 孩子晚上不肯按时睡觉,妈妈先摸清他的睡眠规律,再调整作息时间
- 孩子晚上总不肯睡?是因“睡眠倒退”,找对原因才能化危机为转机
- 孩子被欺负能还手吗?这位妈妈的处理方式,值得大家借鉴
- 孩子跟职场妈妈关系不亲?这4种亲子互动的方式,你做到了吗?
- 孩子频繁“闹觉”,宝妈该如何解决?了解“睡眠倒退期”是关键
- 孩子:“妈妈,我被打了,能还手吗?”学学这位妈妈的处理方式
- 2岁孩子头上磕出大包,妈妈的处理方式,让医生无奈摇头
- 35岁职场妈妈最有效的成长方式:永远像培养孩子一样去培养自己
- 3个月睡整觉,4个月频繁夜醒,宝宝睡眠倒退期妈妈很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