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职场妈妈最有效的成长方式:永远像培养孩子一样去培养自己
“唉,这个月已经第3次被老大批评了,我为什么总是这么差劲!”
我已经记不清这是玲姐第几次抱怨了,年过35之后,工作上她倦怠期的种种迹象越来越明显,拖延、无耐心、消极,做事情丢三落四。每次看到她耸眉丧眼、苦大仇深地坐在电脑前的时候,我几乎都快要忘记这是一个在孩子面前耐心又温柔的妈妈了。
每次我们劝她上班的时候多花点心思在工作上,反正孩子呆在家里有人帮忙照顾的时候,总会得到这样的反驳:
“你们没生过孩子的不知道带孩子有多累”“反正我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教育好孩子”“我都已经30多岁了,再改能改到哪里去”……
教育孩子真的是放弃自我的开始吗?
因为孩子把他没有修饰的微笑、拥抱、全然的信赖献给你,让你感受到生命的无限可能,所以你倾注全部的心血,将人生中学到的经验都用在培育这株幼苗上,期望他能达到你未到到的成就。
而母亲看待孩子会:
永远爱他不放弃他!
接受他所有的不足!
无论结果好坏,都为他的冒险鼓掌!
指引他不断地去学习!
“给生命以生命”是妈妈的本能,从孩子降生的那一刻起,他们就一同步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所以你最需要的是和孩子一起成长、进步,而不是自暴自弃。如果你觉得重新出发太难的话,不如像看待孩子一样去看待这个阶段的自己,用培养孩子的方式去培养自己。
1.接受自己的不足
我们很容易接受孩子的缺点,因为他们初到这个世界还不适应规则;但是我们没有办法接受自己的不足,一旦经历挫折就容易沮丧、难过,认为这是一种能力缺陷。
职场千变万化,哪怕你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也会遇到盲区,所以要正视、接受自己的不足,并且给自己一个平复心情的缓冲期,然后再去想办法改正。得到鼓励的孩子会更快改正错误,得到鼓励的成人也是一样的。
《请回答1988》里我一直羡慕的一个人是狗焕的哥哥金正峰,一个资深的美食爱好者,高考复读了7年的老学生。他很清楚自己的不足:对学习不感兴趣。但是认真、专注、胜负欲强,即使后来为了父母的原因考上了大学,但是他没有固执地往学术方面发展,而是在等待了好几年之后,走上了自己热爱的美食行业。
正峰不像阿泽那么耀眼,不像狗焕那么让人心疼,但他却一直是个最清楚自己的人,没有纠结于自己的不足,而是坚持做了喜欢的事情。虽然他不是最成功的,但他一定是最幸福的。
你的缺点绝不会影响优点的发光,所以当工作的时候遇到能力短板了也别紧张,给自己一个鼓励,蓄力之后再重新出发。
2.敢于尝试
孩子敢于尝试是为了摸索这个世界 ,成人敢于尝试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自己。
我们恐惧是因为未知,勇于尝试之后才能打开自己的眼界,填补知识的空缺。在职场很多人错误地以为尝试=犯错,犯错=影响职业发展,所以尝试=影响职业发展。可是古往今来,一切进步都是从尝试开始的,许多行业大佬也是进行了尝试才踢开了一片新天敌。譬如刚刚从阿里退休的马云,他的事迹已经被传唱无数次了,依靠的就是“尝试”二字,谁都不知道自己的潜能在哪里,只有勇于打破自己才能有所成就。
孩子的尝试是随心所欲、无所顾忌的,那么成人该如何在职场中进行尝试呢?
(1)要有发散性思维
敢于尝试就必定要创新,而创新就要有发散性思维,懂得变通,从不同的角度去达成目的。
阿里巴巴有一个销售冠军,叫陈朝辉,之前为了开拓新的市场需要和蓝天兴业纺织的老总丁耀宗进行洽谈。但是丁耀宗特别死板,觉得互联网离自己很遥远没必要做,加上陈朝辉他已经拒绝了十几个互联网销售。陈朝辉并没有气馁,转而和丁耀宗的儿子丁洋成为很好的朋友。年轻人都是渴望得到成就和认可的,尤其是富二代。通过丁洋,陈朝辉终于约到了丁耀宗。见面后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今天不跟你聊业务,就聊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亲,老虎长大了想要飞翔,你是给他插上翅膀还是剪掉他的翅膀?”当然没有哪个父母会破坏孩子的梦想,他没有直接去谈商业,而去谈商业背后的人性问题,以此为突破口完成了自己的销售目标。
《我们由奇迹构成》里的有一段台词:“吃冰淇淋的木勺,一般就是个垃圾对吧?怎么让它发挥作用呢?在田野调查的时候就相当有用,给种下的种子或果苗标上记号,或钓鱼的时候当浮标。勺子就是勺子,不用变成其他东西,也能物尽其用。”
这就是发散思维的魅力,也是创新尝试必不可少的一步。
(2)做好第二套方案
尝试代表着一定的风险,成人的世界不像孩子的那么单纯,权衡利弊是必备的技能,预知风险并不是畏手畏脚,而是提前做好多套解决方案。
金秘书是我们公司的资深员工了,被其他同事叫做plan b 小姐,从毕业到结婚生子一直地位稳居,即使是去休产假了老板也要为她保留位置,而不是提拔他人。有一次公司举行年终会邀请了很多老客户参观,播放3D 影音简介的时候机器突然出了故障,因为是新的展示方式,所以公司并没有精通的技术人员,调试了很久也没弄好。眼看场面陷入尴尬,老板的脸色越来越黑,金秘书把稍后晚会准备的节目沙画提前安排出来,在会展厅开始了别具一格的品牌介绍。虽然和预期的不同,但这个球场完美挽救了公司的形象。
许多人总会有职场妈妈反应慢、精力不足的偏见,想要扭转这种局面就只能依靠多思多想多做了。做好第二套方案,从容应对风险,方能挽尊。
3.对结果保持野心
妈妈们都知道,孩子想要一样东西或者完成一件事的时候,通常都不管需要多艰难的过程,只专注于自己想要的结果,不达目的不罢休。
之前胡可曾经在微博上晒过一段儿子安吉弹钢琴的片段,小小的人坐在钢琴前面抹着眼泪,边哭边说“我弹不好,弹不好,总是弹不好”,还着急地跺了一下脚,然后抹了一把眼泪,说“我今天一定要弹好”!又开始练习起来。不仅是网友,连妈妈胡可都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这么坚持不放弃。
成年人,尤其是兼顾家庭的职场中人,做事情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包括时间成本、人际成本、失败成本等等,到最后会心力交瘁,忘记初衷。这时候你得把目标悬挂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时刻鞭策自己。
近藤麻理惠是唯一一个依靠“做家务”被美国《时代周刊》列入“世界最具影响力百人”的全职主妇,要知道,当时一起上榜的都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俄罗斯总统普京、苹果CEO蒂姆库克等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她的目标很明确——做一个热爱家务并以此为事业的人。她从初中开始研读整理类书籍,18岁开始担任整理顾问,大学毕业论文写的是《从性别差异视角看房屋整理》,还自创了“麻里惠整理魔法”。
专注结果你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去争取,对结果保持野心能使你摒弃许多莫须有的顾虑。像个孩子一样保持对结果的热忱,才有可能职场逆袭。
4.不停止学习
学习是核心竞争力,你希望孩子能够保持求知欲,保持学习和进步,孩子同样希望有一个不断与时代进步的母亲。在职场上,能够保证你不被替换的唯一方法就是拥有学习能力!
《杜拉拉升职记》中,杜拉拉初入职场月薪3000,工作三年通过公司内部竞聘成为hr主管月薪12000,再到后来的hr经理月薪250000,这其中除了工作经验的积累之外,还有工作之余参加了很多职业课程培训。
工作了好几年的人肯定会有这样的发现:想要实现自身的价值,有两个因素至关重要,一个是始终保持学习和研究事物的热情,另一个是至少要找准一个领域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而这两个要素的灵魂都是“学习”。
只要是我想去的地方,我想做的事情,那就是我正常的生活——《时间的针脚》
我理解每一个职场妈妈的辛苦,但现实不会,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就得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从孩子的身上完美可以学到许多人类最初的、最珍贵的处事方式,而妈妈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无尽头的,把对孩子的培养方式试着放在自己身上,也许你会有与众不同的收获。
相关文章
- 35岁二娃妈妈感悟:想通3件事,再不跟孩子发脾气
- 孩子跟职场妈妈关系不亲?这4种亲子互动的方式,你做到了吗?
- 25岁生孩子跟35岁生孩子有什么差距
- 女性在25岁生孩子和在35岁生孩子之间的区别很大吗
- 女性如果年龄超过35岁,想要生孩子该怎么办?
- 女性超过35岁想要生孩子需要注意什么
- 如果女人过了35岁还想生孩子该怎么办
- 5岁儿子吃了妈妈做的菜,食物中毒被送医院,这菜你敢给孩子吃吗
- 5岁女孩硬拽妈妈头发,只因没给孩子买饮料,奶奶的做法太解气
- 5岁孩子“不哭不闹不纠缠”的独立入睡经历,妈妈做对了什么?
- 5岁孩子却长相像50多岁,被称为“妖怪”,年轻妈妈泪奔
- 5岁孩子有“手机瘾”,妈妈粗暴制止后却遭埋怨:谁让你不陪我玩
- 5岁孩子耳朵嗡嗡响,妈妈拿起耳勺就要掏,爸爸连忙阻止
- 5岁熊孩子幼儿园扯断老师项链,妈妈处理方法获万千点赞
- 5岁男孩不停求饶,妈妈却没有停手,被打出来的孩子,真有出息吗
- 5岁男孩公交车上大喊肚子痛,妈妈刚要训斥,乘客却夸这孩子聪明
- 5岁男孩睡在地板上,妈妈却在悠闲玩手机,看到孩子的手乘客报警
- 5岁男童触电身亡,单亲妈妈后悔不已,家长如何教孩子用电安全?
- 5岁的孩子说,妈妈快看,我写了一本书
- 培养“成长型思维”的四个方法,让孩子走的更远更高,未来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