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这些惯性思维正在摧毁孩子,不抓紧,小孩就废掉了!
父母总有一些令人难以接受的逻辑:
吃穿跟差的比,学习跟好的比;
自己跟差的比,让孩子跟好的比;
自己背后说亲戚坏话,让孩子在亲戚面前有礼貌别给自己丢人;
自己没做过第一,逼着孩子拿第一;
自己这辈子没有多大成就,让孩子给自己争口气;
自己对孩子的侮辱从不记得,孩子做过的错事记忆犹新……
他们最喜欢说的话就是:
“我经常打你、骂你笨、逼你学琴、烧你的课外书、当众嘲讽你给你一巴掌,我做这些还是为了你好!”
父母总是以他们认为对的方式,来替我们安排人生。
如同《巨婴国》中讲到,父母将“我必须全能或完美”的婴儿式渴望,投射到孩子身上,变成“你必须全能或完美”。
而实现这一切的方式却是打骂等原始手段。
现在都要进入太空时代了,然而还有不少父母的育儿观念还停留在石器时代。
很多父母不知道的是,他们那些神逻辑,正在毁掉孩子的一生。
01
遇事喜欢推卸责任
从不反省自己
很多不成器的父母都陷入了这样的逻辑怪圈:
孩子成绩差,就怪学校不够好、师资力量不够强,于是便转学换个学校,上辅导班换个老师;
孩子学会社会恶习,就怪这个社会不够善意、带坏孩子,于是换个国家换个环境;
孩子变成网瘾少年,就怪网络游戏,但就算没有游戏,也还是会有新的东西来代替。
这些不成器的父母都有一种神逻辑,觉得不幸永远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这些不成器的父母都有一种谜之自信,我很负责任,我的孩子很听话。
但是他们一遇到事情,就喜欢推卸责任,从不反省自己。
克鲁普斯卡娅有一句说得好:“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02
我不管你过得好不好
但我觉得好才是真的好
我们这一代人,大多都赶上了独生子女政策。
于是,父母开始担心你从小孤苦伶仃,长大无依无靠,老年孤家寡人,死后孤魂野鬼。
你努力寻求精神上的独立,但这些在父母眼里都不重要。
他们关心的是,你毕业之前绝对不准早恋,但你最好一毕业就给他们生个二胎。
他们用“为你好”的神逻辑,将你视为和别人家孩子攀比的工具。
我有一个学姐大学毕业后打算出国继续深造。
父母哭天喊地,上纲上线地不准她继续读书,因为害怕我学姐毕业了嫁不出去。
“我不管你过得好不好,但我觉得好才是真的好。”
《奇葩说》中有一期的辩论话题是:如果可以为孩子一键定制完美人生,你会按下按钮吗?
一键定制之后,孩子就可以拥有高学历、高颜值、高智商,爱情事业双丰收,出任CEO,迎娶白富美,登上人生巅峰……
但,什么是完美?
黄执中在节目中说:“那就是在人生的时时刻刻,永远都尽可能地保有最多的选择权。”
是自己做自己的主角。
我可以不够美丽、不够聪明、不够优秀,但这就是我啊,是每一个经过自主选择后的我。
刘若英也在书中写到,每一个人都有他选择生活的方式,只要你觉得这样自在,就完美了。
相关文章
- 孩子不自信、遇困难就逃避?父母4个方法让孩子有“成长型思维”
- 孩子怕父母怎么办?尼叔有1个提醒,给小孩子的忠告
- 孩子沉迷手机和父母把尿有关 孩子的自制力被你这样一步步摧毁的
- 孩子聪明,父母要警惕,斯坦福教授:拥有成长型思维孩子更努力
- 孩子被惯得无法无天,是因为父母不敢给小孩设界线
- 孩子逻辑思维的“被动成长”,与父母一举一动息息相关,值得重视
- 小孩也会失眠?孩子要父母陪伴才能入睡,可能由“睡眠焦虑”引起
- 小孩固执不懂变通?培养孩子的“转向思维”事不宜迟,要重视了
- 小孩总粘着父母?不想孩子患“彼得潘综合征”,得给孩子“设限”
- 父母专注看“小孩坠井”新闻时酿下惨剧:孩子在一边溺亡
- 父母常不在小孩身边,只有爷爷奶奶在,怎么教育小孩子呢?
- 父母掌控家中的话语权?锻炼孩子思维能力,不如赋予他争论的权利
- 父母的“怕脏思维”限制了孩子“触觉学习”,讲卫生≠提高免疫
- 父母的教育思维水平是如何影响孩子的教育结果的?
- 父母的这种节俭,会毁了孩子的格局和思维,长大后差距明显
- “小孩子不能撒谎!”“那你为什么骗我?”这段话聊哭了无数父母
- “熊孩子”让父母抓狂时,用理性思维对待孩子,你会发现结果不同
- “高价值感”孩子的十个特征,优秀源于良好的思维惯性
-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父母应该抓紧儿童0-3岁大脑发育黄金期
- 你越急,孩子越笨!别让过度早教,摧毁孩子的思维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