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孩子不自信、遇困难就逃避?父母4个方法让孩子有“成长型思维”

2022-01-28 06:13:39孕产
作者|梅见雪闺蜜娟子家有两个孩子,大女儿刚上三年级,小儿子刚上一年级。平时出去玩接触过,挺懂事乖巧的俩孩子,有礼貌,平时成绩也是班级前十,听说还主动上台竞选班干部,当上了副班长。哪怕不是学霸级,也绝对不是需要父母渐崩式辅导作业的糟心娃。

作者|梅见雪

闺蜜娟子家有两个孩子,大女儿刚上三年级,小儿子刚上一年级。平时出去玩接触过,挺懂事乖巧的俩孩子,有礼貌,平时成绩也是班级前十,听说还主动上台竞选班干部,当上了副班长。

哪怕不是学霸级,也绝对不是需要父母渐崩式辅导作业的糟心娃。可是娟子最近却犯了愁:俩孩子表面看着一切都挺正常的,跟其他小朋友交往也没问题,但内心极度不自信。

姐姐才刚上3年级,就不止一次跟娟子提到:

“妈妈,我这学期想当正班长,但我知道我肯定当不了的”

“妈妈,听说3年级很重要,学得越来越难的,这学期语数英我肯定得不了100分,最多80分”

弟弟才刚上1年级,刚开始写字和学英语,问题也是一箩筐;

“英语教了一遍后,让弟弟尝试自己读课文,直接一句我不会,立马愁眉苦脸眼看眼泪就要掉下来了”

“更要命的是语文写生字,一笔一划,每写一笔就看一眼妈妈,妈妈点头才写下一笔”

两个孩子都一样的问题:连尝试都还没尝试,还没付出过一丝一毫的努力,就直接否定自己。

比起当不了正班长、考不了满分、课文读不好等等,孩子们遇到困难直接采用“鸵鸟政策”视而不见,回避挑战,相信大家都能明白,后者的问题更严峻。

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可能就像一个小小的开关,一旦打开将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把孩子们的人生一步步引向低谷。

01

还记得去年佛山市某小学四年级老师,为让学生学“亿”后有个概念,布置一份家庭作业:“今晚数学作业,是数1亿颗米粒,辛苦家长督促孩子完成。”

同样的作业,有的孩子立刻向家长告状,用指责、嘲讽老师布置作业不科学的方式来逃避,就连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心思都不愿付出;有的孩子则兴奋得很,把作业当作有趣的挑战,还主动向父母求助,解决问题。

为什么同样的作业、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孩子作出的反应会呈现天壤之别呢?

有的孩子不问结果,尝试了失败了,还照样勇往直前,继续挑战;但有的孩子连尝试都不曾迈出一步,就直接否定了自己。

其实这都源于孩子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支配着孩子的“行为”,思维方式改变孩子的行为方式。

关于思维方式,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展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曾经率领团队,耗时10年对纽约20所学校的400名学生开展了实验,得出结论:人的思维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固定型思维,另一种就是成长型思维。

卡罗尔教授为了研究“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两种思维的差异,找了一批10岁左右的孩子来做调研,将一些困难和挑战摆到他们面前,看孩子做出的反应。

研究结果发现,拥有固定型思维的孩子,在面对困难时选择了逃避,没有投入,大脑几乎一动不动;而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他们积极地应对挑战,从大大小小的错误中学习,大脑一直在高速运转。

毋庸置疑,孩子在未来的学习中,乃至整个人生中,走得更高更远的,肯定是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

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导致了完全不同的行为模式,不难发现娟子家的两个孩子目前所处的状态更符合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行为特征。

幸运的是,思维模式是可以后天养成的。孩子越大,表面上看起来好像越来越不听父母的话,但不难发现,其实每个孩子的底层思维模式其实都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

所以说,孩子最好的成长型思维培训导师,就是父母本身。

成长型思维最重要的培育环境是我们的家庭,不是学校、也不是培训机构。

02

那么,作为父母的我们又该如何引导孩子养成成长型的思维模式呢?只需要掌握着4个日常沟通法则!

第一、 家庭日常沟通常用3种句式

不仅仅只是针对孩子,还包括全家人的语言体系有意识地进行改变调整,办法非常简单,常用以下3种句式对话就行。

凡是当我们想要说出“不能”、“不会”、“不行”、“不”的时候,巧用这3种句式回应孩子:①现在还……,② 如果……就……,③但是……

比如孩子说:妈妈,我英语不会。

我们可以说:宝贝,英语是现在还不会。

比如孩子说: 妈妈,我肯定不行的。

我们可以说:宝贝,是现在还不行,如果我们先尝试一下,找出问题点再解决它,就肯定可以,妈妈相信你可以做得到。

或者可以说:宝贝,现在还不行,但不代表以后不行,我们先努力尝试一次。

随着家庭语言体系的改变,日积月累地坚持,总有一天在孩子身上会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化学反应。

茱莉亚•罗伯茨说:“人有两种,一种是有翅膀的,一种是没有翅膀的。”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运用语言的魅力,为孩子赋予隐形的翅膀,让孩子发自内心相信“我可以”,相信孩子有朝一日一定能展翅翱翔。

第二、 换种说法、换种思维

台湾作家曾写过一篇报道小偷作案的文章,有感于小偷思维之缜密,作案手法之细腻,情不自禁地在文章最后发出感叹:像思维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

不曾想到这无心插柳的一句话,竟然影响了这位小偷的一生青年。20年后,当年的小偷己经脱胎换骨,成了一名小有名气的企业家!在一次与林清玄的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点亮了我生活的盲点,它使我想到,除了做小偷,我还可以做正经事!”

哪怕是对小偷作案的报道,用了一种积极的描述方式,哪怕可能只是随口的一句话,却有着改变别人一生的力量。

换一种说法,就已经是换了一种思维方式,等同于向孩子展现不一样的思考角度。

比如孩子说:妈妈,我钢琴肯定没XXX厉害,她练得比我久,好几次比赛都得奖了

我们可以说:宝贝,是的,我们现在起步得比较晚,但没关系,妈妈发现你每次练都特别认真,老师也说你音律掌握得特别好,只要多花些时间和精力练下去,肯定会超越很多小朋友的。

每当孩子想要给自己画上句号的时候,我们及时引导孩子换一种角度,变句号为逗号,给未来延展更大的空间。

第三、 科学地表扬孩子,赞扬思考能力,鼓励动脑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人的表扬和肯定,是3-6岁幼儿行动和探究动力的主要来源。正确并善于运用表扬,对孩子行为及性格的塑造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电影《银河补习班》中的桥梁工程师马皓文是个很会表扬儿子的爸爸,他成功地把儿子马飞从学渣表扬成了航天员。

马皓文因故入狱7年错过了儿子的成长,叛逆的儿子成了学渣。老师讽刺马飞“煤球再怎么洗,永远变不成钻石”,同学笑他“缺根弦”,就连妈妈都说他“长了张笨蛋的脸,这辈子没救了”。

但是马皓文一直对儿子赞不绝口,当众夸赞“他会是这个学校最出色的孩子”;甚至当马飞考了63分,马皓文照样表扬:“这么短的时间,你就从全班倒数第一名到了倒数第五名,我就说了,你是天才。”

现在赞赏式教育其实已经受到很多家长的追捧,但表扬的语言技巧可能还停留在浅层阶段,例如动不动就对孩子说“你真乖”、“你真棒”、“你真厉害”之类。

空洞的表扬容易让孩子养成固定的僵化思维,让孩子误以为自己本身就有与生俱来优势,反而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用具体的、清晰的语言将孩子努力的过程、进步的地方说出来,既能让对做得好的地方有明确认知,还能让孩子更清晰找准努力方向。

例如,不要只是简单告诉孩子跳舞跳得好看,而是告诉孩子“这一次跳舞手举得特别平,身体挺拔特别美,转身的动作完成得特别舒展”。

表扬孩子越具体,孩子越能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好的观念,越容易养成成长型思维。

四、允许孩子犯错,鼓励孩子从失败中得到成长

BBC纪录片《交换学校:阶级划分》中,私立学校沃明斯特校长马克说过:“我们鼓励孩子害怕,他们去尝试,去失败,从中学会成长。”

演员吴尊在鼓励女儿neinei看待失败这件事情的处理方式就跟马克校长的原则一致,neinei从3岁开始练习芭蕾,为了第一次亚洲比赛没日没夜地苦练,但想赢的希望依旧破灭了,看看neinei伤心地苦,吴尊也很难受,但吴尊更愿意孩子能从中感受到失败的感觉,让女儿明白过程会比结果更重要。

父母不可能为子女护航一辈子,孩子总会有展翅翱翔的一天,鼓励孩子的每一次尝试,让孩子经历失败,并从失败中成长,让孩子拥有对抗真实生活的盔甲。

03

我们要有理性地停止去用孩子眼前短暂的成功来定义孩子未来的人生,比如说孩子眼前的100分,比如说孩子考进了理想的大学。孩子眼前所取得的表面上的成功,还能否持续在四五十岁,甚至七八十岁还能保持张力呢?

心理学研究表明: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做事不轻言放弃,更乐于从不断尝试的过程中享受到乐趣,更容易寻求帮助,复原力更强,更加坚毅。

人生不是一次短跑,不顾一次冲向终点,有可能一旦失败就一蹶不振,没有退路。把人生看作一次长跑马拉松,让成长型思维为孩子赋能,跑赢全程。

本文由梅见雪首发原创,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我是梅见雪,二宝职场妈妈,家庭教育践行者,专注教育、亲子阅读、女性成长。欢迎您关注我,成长路上您我同行。个人公众号:梅见雪 meijianxue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