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教育思维水平是如何影响孩子的教育结果的?
我们知道对于个体而言,成长是具有连贯性的,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成长内容方向基本是一致的,但每个人完成的时间只能是相对于个体自身的年龄而言的,并不能放在整个历史发展的时期内。这种客观事实就让我们能看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处于同一历史背景下的人类群体中总会有不同层级的人存在,不论是千年前的古人,还是当下活着的今人。所以这也就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在当下各种信息媒体技术发达的时代里,按理说科学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方法都是唾手可得的,但还是有很多父母的教育观念仍然停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普遍认知水平上。
这就是历史长河中的自然淘汰,淘汰的不只是能看得见的东西,更是看不见的却至关重要的大脑思维。在所有家庭都在想方设法帮助孩子获得教育成功的一致目标下,那些教育思维远远落后的家庭想要让孩子未来获得一个比较不错的人生真的是困难重重,甚至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有点异想天开。
新时代下父母教育思维落后的几点体现1、对于学习的认知
这里只谈对于学习内容方面的认知。对于视野狭窄、文化水平不高的父母们,一说“学习”二字大脑里首先出现的画面就是一个孩子端正地坐在书桌前认真地读书写字,除此之外的任何活动都不能被称作学习。我们总以为这种狭义的理解应该是上个世纪的父母们普遍持有的认知,但不幸的是在科技和信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仍然有很多父母保有这样的观念。对此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育研究者可能更多的是惋惜和无语。
因为但凡能够保持一种错误思想不作调整的人都是骨子里的固执和无知,有人说你永远叫不醒一只装睡的猫,可是这些父母已经不是在装睡了,而是真的睡着了没有醒过,似乎这几十年的变化丝毫没有在他们身上留有痕迹一样 ,不然怎么会如此固执和无知呢?无论是学校的教育也好,生活圈里的闲聊也好总是能接收到点新的讯息吧,比如阅读也是学习,陪孩子看部电影也是学习,带孩子去各种馆藏里面溜达一圈也是学习呀,可是这些活动怎么就入不了父母的眼和心呢?
不过即使是父母眼中的名师似乎也存在对于“学习内容”理解的重大偏差,这个问题在《小欢喜》中诠释地非常具体。英子的妈妈宋老师可谓是补习机构中的明星老师了,在她的思维概念里仍然固执地认为高中孩子的学习就应该围绕高考的科目进行,连女儿最热爱的天文和乐高都成了“不务正业和玩”。有这种观念的妈,不论是学霸还是学渣都得疯了,一点都不夸张。这样想来比宋老师水平差的普通父母也这样理解可能就不足为奇了吧。可是在孩子身上导致的结果都一样呀,要么成绩下滑,要么亲子关系断裂,要么就像丁一。
在很火爆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里拜访的那些国家中从老师到校长,从父母到教育系统中其它的参与者,似乎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都比国内的父母要更加宽泛而深刻。在芬兰小孩子们可以在森林里、老年康复服务中心、艺术博物馆里完成所学习课程的内容;在以色列那些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们能把过剩的生长激素释放在CEO的位置上和实验室工厂里;在英国不同年龄的孩子们都可以在运动中、艺术中、文学中进行学习。
中国父母看完后也表示很惊讶、很羡慕、很认同,但一问对于自己家孩子接下来的安排,父母们又自动回到了补习补习再补习中,这是什么可笑的逻辑呢?明知道什么是好的但还是会绕着走?只能说在很多父母的惯有思维中,那些好的教育模式从来就和自己家的孩子压根没什么关系,到底也不清楚是父母们认为自己的孩子不配拥有贵族般的教育方式呢还是觉得那些好的东西从来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呢?这才是家庭教育中最糟糕的——不相信。
其实在这些国家里,一直以来教育的模式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科学吗?当然不是,他们也是经过了多少痛苦地改革之后慢慢成为如今的样子的,他们比我们做得更好的是当教育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不是在向外看,抱怨国家的制度,抱怨政府的不作为,而是会先思考从自己这里可以先做点什么,哪怕我改变不了整个国家的教育形势,但最起码在我所管辖的学校可以先让我的学生们如何如何。这种思维和行为上的先行确实是让孩子们尽可能成为最早的受益者,因为教育改革这种事情可能对于一个国家迟个一两年没有什么,但对于每个孩子每个家庭来说时间是致命的。
同时他们的成功也离不开父母们的持续学习、成长和支持,因为即使学校有好的教育新举措也是需要父母群体的支持的,如果父母有辨别科学与否的能力和见识,他们就不会盲从或任性反对,一切都会回归到教育的本质和孩子教育的本身来作思考和判断。但我们的父母们呢?大多都很难做到能够一切以事实本质为行为准则,要么缺乏正确认知的一味跟风,要么明知不好还要委曲求全,因为大家耳朵边永远有个声音:大家都这样啊!
但我想说的是,别人家这样可能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即使孩子将来一辈子依靠上一代积累的财富也不会饿死,可能有自己的家族产业,即使孩子没有什么出息还可以勉强有个工作养着,可能有很硬的后台,有地方可以寄生。但想想自己家呢?如果父母们不去顶住压力勇敢地坚持走正确的教育之路,那孩子的未来呢?
学习从来都不是正襟端坐、摇头晃脑,只要是孩子感兴趣愿意花时间、精力甚至是缩减外出玩耍的时间都愿意投入其中的内容都值得父母鼓励和支持;学习也从来不只限于书本,大自然中、社会角落里、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都会进入孩子的大脑引起思考。很多儿时被父母定性为“就知道玩”“不务正业”的孩子还偏偏在未来的人生中是仅凭儿时对于某一点的热情而大放异彩的。
我们总在说,没有任何一个孩子未来是没出息的,只是那条通往出息的路早已在上学期间就被狭隘的成人堵死了,而这种教育模式下长大的孩子不仅在自己这代难以跨越阶层,更会代代相传。所以父母们的认知水平、视野认知都在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孩子们对于未来、对于自己的憧憬,不要在孩子两眼放光时没眼力劲地往孩子头上浇盆冷水,浇灭了孩子内心的渴望,更浇灭了家庭未来的幸福可能性。
2、对于家庭经济状况的认知
不知从何时起,成人们的大脑里就把经济条件的好坏和教育是否成功建立了对等关系,这个固有观念不知残害了多少穷人家的孩子。这可能就是人们生活层面的围城论吧,没有钱的家庭总是认为只要有了钱自己就幸福了,有钱的家庭又总是认为需要有更多的钱自己才会幸福,而真正有了巨额财富的家庭又会想着宁愿什么都不要能和家人在一起过着平凡的日子。可以看出无论生活在哪个现实的层面,都充满了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但又很少能够意识到幸福从来不是外在环境决定的,向外求永远都会是求而不得。
很多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教育失败是因为没有进入名校导致的,是没有足够的钱来支付那些优质的教育资源导致的,是运气不好没有碰到最好的老师导致的,甚至会归结为因为父母自己没本事赚钱供不起孩子上更好的大学导致的。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父母们难免会活得唉声叹气、怨天尤人、自卑自责,孩子们也同样会在这种极其负面的环境中扭曲地长大。
一方面他们也学会了遇到任何不顺就给自己找借口找理由,或者运气不好,或者自卑到认为自己不配;另一方面也会在原本紧张的亲子关系上再涂一层阴影。孩子们总是学不会只有不断地努力奋斗才能达到自己期望的结果,也学不会能够体谅父母们的不易和局限,更加包容和理解。事实上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即使有一天通过不懈的努力收获了事业上的成功,但对于幸福人生的追求始终是难以到达的,可这种向上的追求是必然的,只可惜到了那个时候才会明白那道鸿沟即使再努力都是难以跨越的。
所以无论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只要父母不作不科学的假设,只要父母乐观积极地努力,只要父母依然活得骄傲自信,那么即使生活是温饱的,都不妨碍孩子们未来能够自信地、极具力量地、勇敢地挑战自己,创造幸福人生,无论他们遇到任何困难,都依然会想起父母对于生活持有的精气神,这才是孩子们在未来世界中最硬的无敌铠甲。
3、对于孩子未来人生规划的认知
对于很多父母同样很难意识到或者在自己的生活中做到: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比如学习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事,考哪所大学报考什么专业也应该是孩子自己的意愿,未来从事什么职业以及如何规划自己的一生也是孩子自己的事。但现实中却是无论父母是否有干预的能力总是会至始至终横插一杠子。
比如说孩子的学习,很多父母都在头疼如何辅导孩子写作业才能不鸡飞狗跳。但退一步讲本身这个事情就已经过界了,因为写作业和学习都是孩子自己的事,从一开始如果孩子就没有这样的概念,那以后也不会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未来任何事情亲子之间就会在相爱相杀中拉锯着。父母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之所以能辅导了小学的内容是因为那些知识相对于现代的父母比较容易了,但您能保证中学的内容也能搞定吗?那假设您没有上过学孩子又将如何呢?而且据了解,辅导小学生完成作业的父母大多也只是辅导了作业内容而已,并没有能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方法、学会学习习惯、学会独立思考和承担责任,那肤浅地完成作业到底对于孩子们有什么价值呢?
而对于未来的大学专业以及职业的选择,很多父母就更喜欢不懂装懂瞎指挥了。父母们有没有想过在不久的将来很多现在的职业工种都会被AI替代,学校的专业也会根据社会的发展而进行更新替代,未来未到,我们都无法可以准确预测未来的世界呢?很少父母可以在这种思考下放松对于孩子专业和职业选择的执念。就连樊登的父亲都在担心樊登现在没有工作,而不担心樊登已经退休的姐姐未来的生计,这个现实还真让现代很多奋斗中的成人无语又无奈呀。
结语我想说的是,父母们不要总停留在自己的那一亩三地里看孩子、看世界,也不要总是那么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没见识过的就是不存在的,没有发生在自己这一代身上的事就不会发生在孩子身上。虽然父母们不易,但作为这些不易的父母们的孩子们则更是不易。所以在他们面临繁重的课业压力和未来复杂的世界时,父母们就不要添乱了,除非您确定自己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沿,教育水平已经趋向于科学化,否则先安静地学习提升再去评估下自己现有的教育水平到底是能真正帮助孩子呢还是在拖后腿呢?只要孩子的想法不触犯法律,那就去相信他支持他吧,这才是父母们最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