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急,孩子越笨!别让过度早教,摧毁孩子的思维天赋!
小学数学好不好,关键在于数学早教是否到位!
不少孩子上小学后会面临“三年级效应”——虽然一二年级成绩不错,但上三年级后突然大幅退步,跟不上班里的学习进度。
甚至还有孩子就此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与信心,从此一蹶不振;而这一现象在数学这个科目中体现得尤其明显。
很多小学老师反映,往往是那些学前掌握了大量小学知识的孩子会面对“三年级效应”。
今天,我就来和各位家长谈谈超前学习的危害,以及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进行学前数学教育。
过早学习数学运算,其实毁了孩子
相信不少家长都听说过一些“小学霸”——四五岁就已经会做两位数的加减乘除、每天都要写五六十道算术练习……
我还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大学数学教授的女儿,3岁就会加减乘除,被大家誉为“神童”;
然而在她上小学之后,数学成绩却总是不及格,甚至考试交的都是白卷。
上面提到的这些学霸神童,掌握的算术其实只是机械记忆,并没有真正理解运算原理;
因此日后在接触更高深的数学时,他们很难理解,也不能像以前一样死记硬背,自然就跟不上了。
根据美国专家托尼•琳达的“大脑修剪理论”,长期进行单一的学习活动,会让那些不活跃的细胞被“修剪”掉;
这对脑神经细胞还未发育成熟的儿童来说后果极其严重,很可能耽误一生。
学前数学早教,更应该训练思维
虽然超前学习是不可取的,但完全不做数学早教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真正有效的数学早教,是在学前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在这里,我以认识奇偶数为例,教给家长究竟应该如何教孩子学数学。
比如,家长不要直接告诉孩子1、3、5、7、9是奇数,2、4、6、8、10是偶数,然后让他们记住,这样就陷入了机械性记忆数学知识的误区。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搭配实物进行讲解,比如准备5枚小狗贴纸和6枚小猫贴纸,先让孩子自己数清两种小动物的数量;
接下来,让孩子给小动物分组,要求两只相同的小动物为一组,比如把两只小狗归到一组;
孩子配对之后会发现,小狗单独剩下了一只,小猫则刚刚好都分了组。
这时候,家长就可以引入奇偶数的概念,告诉孩子能够两两配对的就是偶数,两两配对之后还有剩余的就是奇数,然后把其它的数字给孩子用实物演示一下。
虽然这个方法比较复杂
,但它能让孩子真正理解知识,在日后需要用到奇偶数原理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时能够轻松上手,而不只是暂时记住这个概念。
通过这个例子,相信各位家长对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意识已经心里有数了,为了孩子的日后学习,请一定不要盲目地让孩子超前接触过于复杂的数学知识,不然很可能贻害终生!
相关文章
- 孩子越长越笨?了解“天赋递减原则”,家长才不会焦虑
- 圣诞老人都是假的?用“成人思维”教育小孩,只会扼杀孩子天赋
- 我花钱买来孩子厌学:伪早教,正在摧毁我们的下一代
- 父母的这些惯性思维正在摧毁孩子,不抓紧,小孩就废掉了!
- 孩子做事三心二意常常想东想西?家长别急,孩子这是发散性思维
- 孩子天赋平平,怎么绽放也是一个普通人,无法成就卓越,怎么办呢
- 孩子学啥都慢,不是笨!是孩子的思维方式固态,需转变思维来破局
- 孩子怎么说都不听?专家: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让孩子越来越优秀
- 孩子能力越来越弱,抓住孩子智力关键期,遵循“天赋递减规律”
- 越早教孩子识字,成绩越差——是真的
- 专家有话说——孩子不是真的笨,只是和家长的思维方式不同
- 什么是天赋递减法则?正确引导孩子,发觉孩子潜能不可急于求成
- 别急着报班,孩子的思维训练,从日常生活做起
- 哄睡、安抚情绪、说话识字……这样的早教孩子越听越喜欢
- 爱发呆的孩子不是笨孩子,父母没发现,孩子在启动自己的思维机器
- 离开父母就不会生活?其实是孩子独立能力差,越早教育越受益
- 这些问题孩子经常答错,是笨吗?其实是“中心化”思维在捣鬼
- 遇上难题别着急,父母的这3种方法,教孩子用批判性思维打破瓶颈
- 孩子“脑洞”打不开、缺乏创造力!想培养,需从“思维韧性”入手
- 孩子一岁前,家长教孩子8招培养思维能力,孩子智商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