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孩子非理性决策与大脑认知模式有关,归因理论可提升理性分析能力

2022-02-17 14:19:40孕产
本文为作者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曾经有两兄弟,在他们两个人中,一个心态好到爆棚,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特别的乐观,而另一个则一直都保持着特别悲观的心态去对待任何问题。对此他们父母想让两个孩子的性格能够中和一下。

本文为作者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曾经有两兄弟,在他们两个人中,一个心态好到爆棚,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特别的乐观,而另一个则一直都保持着特别悲观的心态去对待任何问题。对此他们父母想让两个孩子的性格能够中和一下。

于是便心生妙计,让过于悲观的孩子进入到了一个充满着玩具的房间内,而过于乐观的孩子则是让他去到了一所堆满了马粪的屋子中。

一个小时之后,当父母将那个悲观孩子的房间门打开后愕然的发现,悲观的孩子还是一样的悲观,他由于怕自己不小心把玩具弄坏而遭到父母的责骂,所以坐在一旁哭天抹泪。

父母转过头来到堆满了马粪的屋子时,也是表现出了一脸的惊讶,因为那个原本乐观的孩子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悲观,他正在用铲子兴奋地铲着马粪,而且还将散乱在门口的马粪也一同给铲干净了。

正干的起劲的他抬头看到父母时,惊喜的说到:“有这么多的马粪都堆在这,那在这附近一定会有一匹小马驹的,我要清理出一块干净的地方给它。”故事中这个乐观的孩子就是大名鼎鼎的美国总统里根。

上诉故事中的两兄弟之所以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来,就是因为在他们两个人之间,从小所形成的认知不同,悲观的孩子从小形成的是无论遇到任何事都要从悲观的角度去看待,而乐观的孩子则是无论遇到任何问题,都要从乐观的方向去解决它。以上这两种认知,无论哪一种都和大脑的认知模式有关。

大脑的两种认知模式

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卡尼曼在他的著作《思考,快与慢》中提出,在我们人类的大脑中存在有两种认知模式,模式1还有模式2。模式1就好像是系统对某一程序自动运行一样,而模式2则是需要我们认为来控制。

模式1:由于大脑的运转需要消耗掉大量的能量,而由于大脑的惰性以及要节省能耗的缘故,所以在遇到一些问题时,我们大脑会自动启用模式1来对问题做出决策,此时无需刻意去进行思考,几乎是条件反射一样,而且所消耗的能量低。例如当有人问1+1等于几的时候,你可以不假思索的就给出等于2的答案。

模式2:对于要去处理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且运用模式1无法解决时,那么我们的大脑就会开始启用模式2来对问题进行解决。此时需要大脑去做一些比较复杂的运算,难度比较大,所以对于问题的决策速度也会相对较慢,同时需要保证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且会消耗掉较多的能量。

举个例子,在我们陪孩子做作业时会发现,如果所做的是一些比较简单的题,而且是已经被孩子所掌握的知识点,那么孩子做题的速度就会很快。反之,如果孩子所做的作业题相对要比较难,而且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还没有被掌握扎实,那么相应的孩子的做题速度也就会慢下来,因为在做题时他们需要对每道题进行思考。

每天在面对各种信息各种问题时,我们的大脑所需的能量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无法对其进行一一处理,因此大脑会在处理问题时启用模式1来节省能耗的同时,对于其他各种繁杂的信息也会相应的进行取舍,而在取舍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就会选择去“抄近路”,所以也就是说我们的大脑在对问题进行处理时,要更倾向于将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单化。

大脑所进行的三种便捷式判断

社会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在其所著的《社会心理学》中指出:大脑会去采取便捷式的判断来将问题简化,而这样一种方式无需经过思考,只要去选择相对应的规则即可,即便是所选的规则并非正确。大脑通常会选择的便捷式判断,有以下三种。

1、代表性便捷式判断:这种便捷式判断所指的是大脑会对一部分信息进行忽略处理,而只会去根据认知对象的某一特点来对此进行判断。

例如,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如果在某一次的考试中他取得了高分,我们就会下意识的去判断他是由于抄袭而拿到的高分。我们经常会忽略掉某件事物或人的其他一些特征,而是仅用少数的一个或几个特征来对其以偏概全。

2、易得性便捷式判断:这种便捷式判断所指的是大脑更倾向于去利用最先被我们想到的一些事例,从而去对某一事物或人进行判断。愿望和误会往往都是以这种方式而出现。

例如,在班级上看到有同学趴在课桌上哭,我们就会联想到上次某个孩子被某个同学欺负,然后将这次的时间也强加到他的身上。因为印象深刻,就越容易对其提取信息,从而会影响到判断。

3、态度便捷式判断:这种便捷式判断所指的是我们往往会去根据我们自己对于某件事物或人的态度,以对其的态度来进行判断。例如,有些老师对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小缺点,会选择视而不见,而对成绩差的学生则会将他的所有缺点进行严厉批评,而对于差生的好处却有可能会选择视而不见。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于去利用大脑的这三种便捷式判断,那么无论是工作还是平时的生活、社交等,都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而且以这样的方式也要更加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所以以上三种判断均为归因错误,而为了避免孩子会出现便捷式判断,家长就需要了解到正确的归因理论。

什么是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所指的是对人们活动的因果关系进行说明及分析的理论,人们往往会用它来对相关环境进行解释、控制以及预测,还有会跟随环境而出现的某些行为,所以它也被称之为“认知理论”。

归因理论是以美国心理学家海德的社会认知理论还有人际关系理论为基础,经过学者们一系列的研究后,最终由韦纳通过一系列分析后确定了其三个维度:

1) 原因源:所指的是原因是行动者自身原因还是外部环境的原因。例如孩子对知识点没恩能够掌握,外部原因是知识超纲,内部原因是个人能力不足;

2) 可控性:所指的是原因是否能够收到行动者主观意志的控制。例如,对于考试而言,自身付诸努力的可控性高,而个人能力以及靠运气的可控性就比较低;

3) 稳定性:所指的是原因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例如,在面对考试时,靠运气来掌握自己的分数极其不稳定,而在考前认真努力复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则就会更加稳定。

通过三点,可以提高孩子的能力

我们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高级动机——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无论是在大人还是孩子身上,在其整个学习行为中都有着特别重要的动力作用。因此,家长们可以从以下三点来完成对孩子学习动机的激发工作。

1、家长要学会让孩子对自我有个正确的认知:在一次考试中,如果孩子取得了一个好的成绩,那么他们会更倾向于把“功劳”归结于自身,但如果考试失利的话,他们则会更倾向于把失利的原因归结于考题太难或同学们太过强大。

所以家长们平时对于孩子的优缺点,几不要过于赞美、也不要过于贬低,而是要去对他们进行客观的评价,让孩子能够保证去基于他人的客观评价而对自我有个正确的认知。

2、家长要学会去帮助孩子进行积极归因,以便能够形成有效的学习动机:积极归因就是能够起到对学习积极性进行调动的归因方式。失败归因于稳定的、内部的以及可控制的原因,它不会去弱化活动动机,甚至还会对此起到强化作用。

成功归因于稳定的、内部的以及可控制的原因,将会进一步的去强化成就动机;相反,如若成功归因于不稳定的、外部的以及不可控制的原因,那么它就无助于强化活动动机,甚至还对对其进行弱化。例如,在学习中有一些孩子所产生的厌学状态,就是因为他们在失败的状态下因为不合适的归因而产生的。

3、家长要懂得去帮助孩子对目标进行明确,让孩子体验到成功,增强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例如,很多孩子在学习上都会存在有偏科的情况,可能数学成绩会特别好,但英语成绩特别差,那么家长就可以从孩子最擅长的数学为起点,以此来增强孩子的自信,通过制定提升数学成绩的目标,来逐步去攻破英语难学的难题。

大脑本能的便捷式判断会让孩子陷入到错误归因之中,而家长如果能够了解、懂得正确的归因理论后,就能够去对孩子进行正面的引导。我们要去引导孩子去避免便捷式判断,而我们作为孩子的父母,更需要懂得让我们自身也避免陷入于便捷式判断,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去正确的引导孩子。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