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不起作用?教会孩子自我激励,拥有乐观情绪的人更易成功
周末和亲戚们逛公园,迎面遇到两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表姐见状赶紧捅了捅旁边刚上小学的儿子,小声说:“你去和两位外国姐姐打个招呼吧,顺便练习一下你的口语。”小侄子脸刷的红了,扭捏的躲在了表姐身后,捂着脸说什么也不肯往前迈一步。
趁两位外国美女坐在湖边的椅子上休息,表姐耐心的给小侄子做思想工作,又是鼓励,又是奖品激励,又是安抚情绪,可是胆小害羞的小侄子就是没法突破自己的心里防线,依旧害怕的低着头。
表姐叹了口气对我说:“鼓励孩子有时也不管用,还是得他自己愿意,自发的想去做,才能克服心理障。”
的确,孩子成长的路上,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仅需要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更重要的是开发孩子自我激励的潜能。
塞利格曼教授提出“想获得成功,乐观情绪非常重要。”
从内心深处爆发出来的力量才是支撑我们突破自我的终极武器。帮助孩子从小养成乐观情绪,比被动的等待父母鼓励更重要。
1、什么是乐观情绪
心理学研究证明:如果我们想的都是快乐的念头,我们就会快乐;如果我们想的都是悲伤的事情,我们就会悲伤;如果我们想着成功,就会成功。
我们的命运完全是由心态决定的。正如艾默生所说:“一个人就是他整天所想的那些,他就是他所想象的那种人。”
乐观情绪有助于帮助我们处于轻松、自信的状态,情绪平稳,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更重要的是拥有乐观情绪的人遇到难题会将它归结于自己可以改变的事情,而不是他们束手无策的事情。因此,他们会更努力的改变现状,争取成功。
2、为什么拥有乐观情绪的人更容易成功
《自控力》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毕昂迪在1988年代表美国参加奥运会。他被认为最有希望夺得7连冠的选手。然而在第一项200米自由泳中竟然落居第三名,第二项100米蝶泳中仅获得第二名。
大家都认为开门的两项比赛都与金牌失之交臂,肯定会影响毕昂迪的发挥,没想到后面的五项比赛中竟然连连夺冠。
对此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教授马丁塞利格曼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他曾为毕昂迪做过乐观影响实验。
实验中,毕昂迪没有因为第一场比赛成绩不理想而对后续的比赛有任何影响。
毕昂迪就是一位拥有乐观情绪的运动员。在面对挫折困境时,不会情绪低落,联想到不好的情况,而是仍然坚定局势会改变,一定会成功。
拥有乐观情绪的人所拥有的特质是能自我激励,努力寻求解决方法。遇到困境时,心态平稳,可以有效的自我安慰。
因此,一个拥有乐观情绪的人更容易克服困难,挑战自我,即使失败,也不会觉得天塌了,依然有勇气再接再厉。
3、拥有乐观情绪比强大的实力更重要
心理专家塞利格曼曾对宾夕法尼亚大学500名新生做过实验,通过判断学生是否有乐观情绪,判断他们第一年的成绩。得出结论,用乐观情绪判断比入学考试更加准确。
塞格利曼指出,入学考试考察的是一个人的能力。而乐观情绪可以知道他是否容易放弃。
成功一定是实力加上永不言弃的精神,而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并不能通过考试卷的成绩来判断。智力水平相当的人,取得的成绩不仅与实力相关,更重要的是承受失败的的能力。
销售行业的佼佼者同样是拥有乐观情绪的人,因为他们在面对客户的拒绝甚至刁难后,依然可以满面春风的面对下一个客户。而悲观的人,面对一连串拒绝后很容易就滋生出自我否定的情绪,不愿意继续尝试了。
有时候父母会发现再怎么鼓励孩子,孩子都停滞不前,不愿意向前一步,其原因不是父母的鼓励不到位,很有可能是孩子养成了自我否定的思维模式。
如果自己就不想去做,害怕做不好,那么外在的鼓励再多,也是无济于事。
4、怎么做可以培养孩子的乐观情绪
让孩子拥有乐观情绪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从小帮助孩子养成乐观积极向上的好心态,让孩子可以随时自我激励,对于成长非常有必要。
1)不给自己贴标签
什么是贴标签呢,就是如果孩子无法完成某件事情达不到父母对他的预期,父母不要当着他的面否定他。比如“你就是胆子小不敢和陌生人打招呼”“你就是马虎,永远都检查不出来错题。”
在孩子自我意识没有形成的时候,如果父母强行为孩子贴上做不到的标签,孩子会有认同感,那么很有可能这件事情永远都无法改变,久而久之,孩子会形成悲观的思维模式。
当孩子遇到挫折,打退堂鼓时,父母也要启发孩子不要给自己贴标签,觉得自己就是不擅长做这个事情。告诉他困难总会克服的,引导他肯定自己。
美国航天基地的圆柱上刻着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能想到,就一定可以做到。
让孩子不要从小就进行自我设限,如果一个人想要成功,就要打破心理壁垒。
2)让孩子多做积极的心理暗示
心理学家艾克曼认为:一个人总想象自己进入某种情境,感受某种情绪,结果这种情绪十有八九真的会到来。
这个研究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乐观情绪的方法,就是“心想事成”。
当孩子遇到自己无法克服的困难时,父母可以启发孩子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比如孩子不敢和外国人用英语沟通,妈妈可以这样引导,让孩子自己想象和外国人开心聊天的场景,想象他们都聊了哪些愉快的话题,外国人有没有夸赞他的英语讲的很流利。
这样积极的心理暗示后,孩子就会发现其实和外国人聊天没有那么可怕,这样他不需要大人的鼓励,自己就可以勇敢的上前对话了。
心理专家研究表明,经常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让积极的自我暗示自动的进入潜意识中。只有潜意识改变了,才会形成习惯。
从小帮助孩子养成凡事积极正面思考,这样遇到困难,才不会前怕狼后怕虎的停滞不前。
3)鼓励孩子多和快乐的人相处
想摆脱悲伤的情绪,使自己积极的思考问题,我们可以尽可能的和乐观豁达的人交往。
情绪是会传染的,如果和一个悲观厌世的人一起,很容易感受到低气压。而和一个乐观积极的人一起,你会觉得事事如意。
告诉孩子这个心理学小常识,让孩子在与同学相处中,尽量多和开朗乐观的同学相处,感受他们快乐的情绪,让自己也能和他们一样拥有不受外界影响的好心情。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或大或小的困难,外界的鼓励永远只能当作拐杖,治标不治本。
让孩子从小养成积极乐观的思维模式,让他学会自我激励,战胜心理阴影,是非常重要的,拥有这样的乐观思维会让他受益终生。
作者:偷心猫,90后资深工科女,爱思考,爱读书。
相关文章
- 机会教育对孩子不起作用?家长应注意这几个问题
- 孩子因为胖而被嘲笑?比安慰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自我认同”
- 孩子的负面情绪无法释放时,他们只能用“生理反馈法”,自我伤害
- 孩子脾气大,讲道理行不通?高情商的父母更易养出情绪稳定的孩子
- 孩子被人贩子抱起就跑,路上说了四个字成功自救,家长要教会孩子
- 情绪揭秘 | 自我认知越差的孩子,越偏激
- 拥有思考力才能立足于未来,4个锻炼孩子思考力,家长一定教会
- 拥有这些好品质的孩子,就算成绩不好将来也会很成功
- 你这辈子最大的成功,也许是有能力培养一个拥有幸福感的孩子
- 儿童抑郁症让孩子坠入“深渊”,负面情绪无法释放,只能自我伤害
- 内心孤独的孩子,父母更要帮TA学会自我情绪管理与心理调适
- 别再用“你真棒”来鼓励孩子了,没效果反而有副作用,试试这几招
- 坏情绪会传染,暴脾气、爱抱怨的家长教不出乐观的孩子
- 如何帮助孩子渡过青春期,实现自我管理与成功独立生活?
- 小孩子也有大情绪!让孩子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为消极遭遇找台阶下
- 怎样教育孩子,才能让孩子更成功?这四点教会孩子,幸福一辈子
- 教是为了不教!成功的教育模式,在于开启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
- 教育孩子就是自我教育。只要我们心理、情绪健康,宝宝一定健康
- 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为什么会情绪失控?自我反思,不再情绪失控
- 父母应帮娃建立自信,鼓励娃敢想敢做,不把畏惧情绪传递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