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孩子总是不听话?4个原则,教你有效沟通,改善亲子关系

2022-02-03 11:24:25孕产
做父母的人,从来不怀疑自己对孩子的爱,但很多人却痛苦的发现,孩子不仅没有“被爱”的感觉,在某些时候还成了一种压抑和折磨。这是为什么呢?就是父母跟孩子之间的沟通出现了问题,是爱而不得法的体现。1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多少父母感叹生命的神奇。
做父母的人,从来不怀疑自己对孩子的爱,但很多人却痛苦的发现,孩子不仅没有“被爱”的感觉,在某些时候还成了一种压抑和折磨。这是为什么呢?就是父母跟孩子之间的沟通出现了问题,是爱而不得法的体现。

1

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多少父母感叹生命的神奇。看着孩子可爱的脸庞,父母想把全世界的爱都送给孩子。可随着孩子的成长,一切预期的美好都变了模样。

明明这件事情做错了,孩子却不承认,还无理取闹的大哭大叫;明明吃饭睡觉是自己的事情,没有父母的监督,孩子就不能自觉地完成;明明打人是不对的,说了很多次,他还是我行我素......

气急败坏的父母,终于爆发了跟孩子之间的战争,孩子妥协了。

等到父母冷静下来,又会莫名的涌上一股负罪感。然而下一次跟孩子的交锋,又开始了同样的循环,就是在这样相爱相杀的过程里,亲子关系开始渐行渐远。

为什么孩子总是不听父母的话呢?难道真的是孩子天性如此?在读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样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以后,我才恍然大悟,不是孩子的问题,是我们跟孩子的沟通出现了问题!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样听孩子才肯说》的作者,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是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她们的著作深受家长的欢迎,也得到了专业权威人士的认可。这本书销售量超过300万本,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关于这本书的教材和录像带,被全球20多万个亲子团体所使用。

作者说:孩子每一个情绪的背后都有一种语言,他需要理解尊重,需要父母感受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一味的批评和指正。

本书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孩子情绪的真相,还通过场景的模拟,让我们学习到切实可行的沟通方法。

2

接下来,我们通过四个部分走进这本书,学习一下有效的沟通技巧。

一、孩子情绪的真相是什么?

当孩子哭闹不开心,发脾气的时候,孩子们想要我们了解他的感受,而并非解决的方法。

 昨天,孩子买了一套食玩,在玩的过程中不小心打翻了,他非常懊恼,委屈的哭个不停。

我说,咱们再买一个不就好了吗?但是没有用!

孩子在情绪迸发的那一刻,他根本不听你说。后来,我把他抱过来,轻轻的拍了下他的背,很委屈的看着他,跟他一样难过。这时,他的情绪逐渐的稳定了下来。

我想这大概就是共情吧,他希望我们在此时此刻是理解他的。任何一个解决的方法,都像是在说,你太小题大做了!

孩子不喜欢这样被忽视的感觉,让孩子安静下来的第一步,就是要接纳他的感受!

可以抱抱他,静静的倾听他,说个“嗯”或者“哦”。还可以帮把他糟糕的情绪说出来,这样就会让他的情绪得到最大的释放,不一会他就安静下来了。

二、怎样让孩子听话呢?

关于这个话题还可以这样来表达:如何向孩子寻求帮助?

既然是“寻求帮助”,我们就要做到有礼貌,做到尊重对方。就像我们向陌生人寻求帮助一样,如果用指责,恐吓,命令的方式,一定会让对方暴怒。

而孩子不会暴怒,但他也会毫不留情的拒绝我们。

 举个生活里最常见的例子,玩具散落在客厅的各个角落里,妈妈希望孩子在睡觉前把它收好。

我们可以这样来表达:

1,用词来提醒:客厅,玩具!

2,描述现象:客厅里到处是玩具。

3,给孩子提示:玩具要收好哦,不然它会找不到小主人哒。

4,给孩子选择:你是现在收玩具还是过一会收呢?

所有的表达方式都是围绕着“尊重”来进行的,当我们目光平视的跟他交流时,他的自尊心得到满足。

在这样的氛围里,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就会很认真的帮助我们了。

这种相处方式,不仅有利于完善的人格,也会让他明白,“尊重”是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三、有效的惩罚方式是怎样的?

1,孩子到底该不该惩罚?

很多父母觉得约束孩子不当行为的方法就是惩罚,但大多数惩罚,给孩子会带来的是嫉恨,逃避和自我认知变差。只有正确的惩罚方法,才能激励孩子做事情的时候有担当。

2,怎样惩罚更有效?

惩罚不是目的,让孩子改正错误,变得更好才是目的。

举一个生活里最常见的例子:吃过晚饭后,哥哥再一次把妹妹推倒在地,妹妹大哭了起来。这已经是第三次了,父母也非常生气。

父母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倾听孩子,并且回应孩子的感受和需要。

任何情绪的背后都是一种需求,要了解他就要倾听他,并鼓励他把感受全都说出来。

哥哥情急之下打了妹妹,原是妹妹总是打扰哥哥玩玩具,哥哥很恼怒,警告不听,才做出这样的动作。

说出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一定要平和的说出我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哥哥把妹妹打哭了,我也有点不开心.......


发现问题,跟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哥哥玩玩具时,怎样做才不会被妹妹打扰?跟孩子一起集思广益,把所有的办法都写下来,不要评价好与坏。在这个过程里,还会让孩子学会思考。

跟孩子一起找到可执行的方法,去实施。

在这一步,我们跟孩子一起努力,把这些方法付诸于实际行动中。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方法,可以教会孩子,遇事不要急躁,不要抱怨,寻求解决方法,把问题解决掉才能改变现状,才可以变得更好。

而从小养成这样的习惯,长大后面对纷繁的社会,才能应付自如。


四、你对孩子的赞赏方式是正确的吗?

有时候我们对孩子的赞赏,会让孩子感觉更差。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用了“评价式赞赏”而不是“描述性”赞赏。

孩子放学后没有看电视,主动走进卧室看书,画画。不一会,孩子拿着自己的图画,高兴地走到我面前,想要得到我的夸赞。

1,评价式赞赏。

 我说:宝贝太棒了,你真的是一个小画家啊。

而这时,我的心思仍然在手机上,甚至没有看清孩子画了什么!孩子感觉差极了!

这就是“评价式赞赏”,它是用一些宽泛的评价之词,例如“太完美,太棒了,漂亮,美极了”来评价孩子的行为。

孩子感受不到自己好在哪里?而过高的赞美,还会让他觉得自己都那么棒了,不需要努力了,甚至下次会变糟,就得不到这样的评价了。

2,描述性赞赏。

换一种评价方式:你放学后没有沉迷电视,而是直接进书房看书画画,这种行为值得提倡哦。

把我们看到的和我们的感受,通过语言描述出来,来肯定孩子们的努力。还要让孩子知道自己哪个地方做的好,哪个地方需要改进,这样的赞赏就是“描述性赞赏”。

关于赞赏还要注意的一点是,无论孩子多么糟糕,我们都要找出孩子值得赞扬的那一面。

描述性赞赏,是培养孩子自信心,强有力的法宝!会给他继续前进的勇气和动力,让他们养成坚持不懈的品格。

3

改变自己,让亲子关系更亲密

通过《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样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我们清楚的知道了。孩子情绪背后的真相,也了解了怎样的沟通才有效。只有亲自尝试,我们才能感受到有效沟通的魅力。

改变我们固有的说话方式不太容易,尤其是当我们身体劳累,压力大,沮丧,疲惫的时候。但只要试着去学习,去改变,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通过这本书,我们还发现这样一个真相:孩子虽然年纪不大,但他同样的也是一个有灵魂,有独立思想的个体,他们需要的是认可,而不是指导。

当我们把他当做朋友一样来尊重的时候,沟通起来就顺畅多了。

教养孩子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事情,不仅仅是为了建立一个和谐的亲子关系,更希望正确的教导会让孩子养成独立,自信,勇敢的人格。

这样再将来面对风风雨雨的时候,我们才更放心的让孩子去闯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