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老师中班数学教案《礼物送给好妈妈》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数字7的实际意义,理解数字和数量的意义,用勾画的方式表现礼物的外型。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礼物卡片,统计表。数字1——7
活动过程:
我给妈妈送礼物 ——将礼物事先放在教室的周围桌子上 ——展示7种礼物卡,幼儿说出礼物卡上的内容,数数一共有几种礼物。 ——猜猜妈妈会喜欢那种礼物,并选择一种最想送给妈妈的礼物 统计礼物的数量 ——手那相同礼物统计表的幼儿围在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几个人 ——教师出示统计表,请每组派一名幼儿早统计表上画上相应数量的符号 ——数一数那组人数最多,那组人数最少,请个别幼儿分别用相应的数字表示我把礼物包起来 ——选择一件礼物,教师示范包礼物,即用彩笔根据礼物的外形勾画轮廓 ——幼儿选择一张礼物卡包装礼物,边包装边说“妈妈我爱你”,最后说 说一共包了几层。
课后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课,没有纯粹的数学内容,每个课题都以一定的情景、游戏或故事等出现。
比如:《礼物送给好妈妈》,课堂的主体内容是让中班孩子感知数字7的实际意义,理解数字和数量的关系。但是,却以《礼物送给好妈妈》作为课题。为什么呢?原因很多。
首先,跟主题有关系,因为主题是“我有多爱你”。
其次,让数学学习生活化,将数学融入孩子们的生活,让孩子的学习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再则,让孩子的学习带着某种情感因素,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让孩子学得忘我。那么,在《礼物送给好妈妈》课堂上,孩子的学习是否达到预设的效果呢?
《礼物送给好妈妈》中的妈妈是幼儿最亲近的人,送妈妈礼物也是孩子热衷于做的事,这些都没有问题。那就要看老师具体创设的情景是否引起孩子的强烈反应。老师在具体设计情节、导语、过渡语的时候是否让孩子觉得真实?是否让孩子感兴趣去做这件事?是否让孩子觉得做这件事非常有意义?从而使孩子在课堂中始终带着一个目的、任务,有意识、饶有兴致地在做某件事?老师创设的情景只有让孩子深切感受到与自己的关系,觉得有意义,才会有所反应。
相关文章
- 屈老师小班数学教案:感知3以内的数量
- 屈老师小班数学教案:红黄绿分一分
- 屈老师小班科学教案:小松鼠的礼物
- 屈老师中班主题教案《大鞋小鞋》
- 屈老师中班健康教案《吃蔬菜》
- 屈老师大班安全教案:被蜜蜂蜇了怎么办
- 屈老师大班科学教案:种子在哪里
- 屈老师小班社会教案:书本的对话
- 屈老师小班音乐教案《小花狗》
- 屈老师小班音乐教案《扭扭虫跳舞》
- 教师节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老师:我太难了
- 数学老师总结:考试总会遇上的26易错点,你家孩子中招了吗?
- 老师布置中秋节手抄报,妈妈想出“妙招”,网友:同款妈妈
- 幼儿园大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哪张牌不见了》
- 妈妈去开家长会,看到儿子孤零零站在教室外,老师:忘记了
- 妈妈和老师教育孩子谁重要,两者作用不一样,妈妈的角色很关键
- 妈妈把孩子从大班调到中班,真正明智的父母,允许孩子慢慢来
- 妈妈的办法让孩子成绩逐渐提高,老师却摇头连连摇头称不可取
- 妈妈被孩子写作业气到脑梗,老师教你治病三招
- 礼物清单|送妈妈什么生日礼物比较好?实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