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我跟你不熟”,一句话说透中国父子关系的真实现状
都说“父爱如山”,但在孩子的留学路上,总是能看到妈妈们在倾尽全力,为孩子担心受怕的也都是妈妈们,爸爸这个角色似乎总是被忽略的。
好像在中国“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下,照顾家庭、陪伴孩子是妈妈承担的角色,爸爸的任务就是挣钱养家。
而在美国,父亲更像是一个年长的玩伴,父亲的角色扮演得更丰富、生动,与中国式父亲全然不同。
今天就带大家来看看中美父亲在亲子关系中为何差距这么大?
当代青少年父子关系图鉴在中国家庭中,父亲的角色具体是怎样的?人民日报曾推出过这样一段主题叫“男人如何用一个词描述父亲?”的视频,视频里不同年龄段的男性用“耐心、智慧、引导、安慰、爱、伟大”等美好的词语形容自己的父亲。
但评论却成了大型翻车现场,网友纷纷吐槽自己的父亲:脾气大、自以为是、霸道跋扈,令人绝望、沉默……
在年轻人眼中,父亲这个角色是有多么令人失望。
“父爱如刀”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父母流行唱黑白脸,而通常唱黑脸的就是父亲,常常扮演一个严肃的批评教育者的角色,久而久之,就衍变成一种“打击式教育”。
很多中国式爸爸都有点大男子主义,会用“父权”逼迫孩子服从自己的指令“我说怎么做,就怎么做”“你必须听我的”。
而青春期的孩子都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有时可能会和爸爸的想法差距太远,甚至给爸爸一种“不务正业”的感觉,这个时候矛盾就诞生了。
主持人马丁曾说过:“中国式的父亲,我觉得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打骂,最大的问题在三个字:不认同”。
有很多传统的中国爸爸用自己固执的想法约束孩子,在遇上他们不认可的“兴趣爱好”时,常常对孩子施行打击式的强行更改行为。
这样的爸爸,父亲与子女之间的隔阂很大,父亲居高临下,孩子弱小无助。成长中要么充满抗争,要么满是胆怯,导致的结果则更多的是逆反。
沉默的父子平日互不搭理、基本没有交流、一旦沟通就上纲上线,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父子关系的写照。
在大多数人印象里,他们的父亲严厉,很少笑,话不多,不容易亲近,他们擅长隐瞒情绪,选择忍耐,从不夸奖孩子,也不出口说爱,和孩子永远有一条鸿沟。
在《一路成年》的亲子综艺里,信是五个爸爸中最年轻的一个,也是跟孩子关系最疏远陌生的一个。在被问到和爸爸的关系时,女儿小丸子说“我们不熟,所以没有矛盾”不禁让人心酸。
很多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都经历了与父亲的沉默、对抗、和解,也许最后的对抗有幸能够促成沟通而达成和解,但在这其中,孩子所经历的痛苦、挣扎和抗争是无法磨灭的。
而且长期缺乏与父亲沟通的孩子,长大会容易出现缺乏自信心、沉默寡言、冲动易怒、自律性极差、缺乏规则意识等行为表现。
儿童心理学家杜布森在《养育女儿》一书中说:“孩子的自我价值和自信,都和他与父亲的关系直接相关”,而在我们的家庭中,父亲的教育地位却被忽略了。
“你现在想起来管我了?”
中国式教育有一个误区就是:以为努力赚钱,给孩子创造最好的学习条件就是合格的父亲。
有项调查表明,74%的父亲认为自己为了家庭忙于工作,承担着养家的任务,教育孩子的事,由母亲一人来承担也没什么问题。
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的参与往往比较少,而当他们意识到问题想起来要陪伴孩子的时候,却已经错过了孩子最好的成长期。
一档叫《女儿们的男朋友》的真人秀综艺里,父女张潮和张晔子的关系就是这样。
因为父母离异,张晔子被父亲忽视多年,被迫独立、勇敢,自己摸索着学会处理生活和情感。
但长大后的她,因为父爱的缺失,内心仍有创伤,“你会发现心里就是会空一块,缺失的那部分无法弥补。”
相关文章
- 中国式亲子关系,彻底交付“信任”有多难?哄骗从不是教育手段
- 华裔女孩发帖哭诉中国式亲子关系:过度管教还要阻碍多少孩子成长
- 爸爸妈妈,我想买你们一天的时间陪陪我,可以吗?亲子关系要重视
- “爸爸,我能说话吗?”让孩子说一句,比父母教育100句更有效
- 亲子关系中最大的伤害,就是父母说“为你好”?
- 只因别人的这一句话,准爸爸说什么也不想生女儿了
- 孩子不听话陷“死循环”,“第三人效应”有良效,亲子关系是关键
- 孩子不听话?走出四个误区,运用四种方法,助你构建和谐亲子关系
- 孩子在家如果有这4点表现,说明你们的亲子关系是很密切的
- 孩子总是不听话?4个原则,教你有效沟通,改善亲子关系
- 放下父母的身份,给孩子说声对不起,将带来别样的亲子关系
- 父母怎样改善亲子关系 教您10句话轻松搞定
- 一句话点破为人父母的真相?来看看李玫瑾又说了什么
- 一句话看出武翰祥的教育方式!带着爸爸去留学:直面原生家庭痛点
- 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
- 中国式家庭教育,好的关系才有好的教育
- 中国月子中心市场规模与需求现状分析「组图」
- 关系大于教育,孩子出问题,试试从重建亲子关系开始
- 爸爸,你还爱我吗?孩子的一句话戳痛你的心,值得反思
- "该不该给孩子吃零食"爸爸一句话瞬间点燃妈妈怒火,吵架解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