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一句话点破为人父母的真相?来看看李玫瑾又说了什么

2019-11-26 20:52:04孕产
​最近,教育类节目《圆桌派》的一段视频上了热搜。视频中,嘉宾窦文涛提到一个现象:有些孩子过早地有了攀比心,比如经常说别的小朋友家有什么样的房子,有多好的车......话题一出,长期研究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李玫瑾教授一针见血:这话不是小孩的,这话一定是孩子听了大人的。

​最近,教育类节目《圆桌派》的一段视频上了热搜。

视频中,嘉宾窦文涛提到一个现象:有些孩子过早地有了攀比心,比如经常说别的小朋友家有什么样的房子,有多好的车......

话题一出,长期研究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李玫瑾教授一针见血:这话不是小孩的,这话一定是孩子听了大人的。

紧接着,李玫瑾教授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观点:孩子的表现,折射出父母的水准。

为人父母,最大的期望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孩子长大成才。这份望子成龙的心情,放在古今中外,都是人之常情。

但李玫瑾教授的话,无疑给了我们一个重磅提醒:

家庭教育是一场模仿游戏,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身教大于言传。

比起一味对孩子施加期望,更值得父母们去做的事还有很多。

1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我们都看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小男孩透过门缝,看到自己的妈妈蹲在地上给家里的老人洗脚。

小男孩若有所思,学着妈妈的样子端来了一盆水,要为妈妈洗脚。

曾有人在日本的地铁上采访一对正在看书的父子,问这位父亲如何让孩子养成看书的好习惯。

那位父亲的回答很简单:家长爱看书即可,因为孩子天生就会模仿。

永远不要小看孩子的模仿,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性格和三观,乃至未来的每一步。

乌克兰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教训孩子、命令孩子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是在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在价值观、行为习惯养成期相处时间最多的人。

孩子的潜意识会认同自己的父母,会在不知不觉中模仿自己的父母,把父母的举动真实地复印出来。

所以才会有那句话——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你见过哪些父母惊艳到你的教育?

高赞回答是一个很简单的小故事:

一位父亲带着孩子去吃早餐,孩子不小心把豆浆洒了,弄脏了早餐店的地板。 父亲没有责备,也没有为孩子找借口,而是带着孩子先去服务员那里道了歉。尽管服务员说没关系,他们可以处理,但父亲仍然坚持借了拖把和抹布去处理污渍。孩子见状也自觉地拿起工具,和父亲一起把地板擦干净。没有指责说教,只有以身作则。这位父亲的教育方式,惊艳了在场的很多人。

为人父母,是一门需要用心的学问,因为一个小小的行为,或许会影响孩子一生。

做好这门学问,没有捷径。

只有身体力行,把自己作为孩子的镜子,勤擦拭,常自省。

2

比起对孩子严格,更应该对自己严格


前不久,黄磊的大女儿多多首次参演话剧的消息登上了热搜。导演赖声川对她的表演大加赞赏,表示非常惊喜。

多多的优秀是有目共睹的,她写英文剧本、钢琴拿奖、会画画会做手工,堪称全才少女。如今小小年纪,又登上了话剧《暗恋桃花源》的舞台。

网友们都说,羡慕这样的孩子,一出生就是人生赢家。

但事实上,拥有黄磊孙莉这样的父母,才是人生赢家。

黄磊曾在访谈中提到,他从未逼迫孩子去学什么。只是在他和孙莉排话剧、写剧本的时候,多多耳濡目染,自己就喜欢上了这些。

在黄磊的教育理念中,所谓的做“严父”、“严母”,不是指对孩子多严格,而是父母对自己严格。

今年高考放榜后,诗词才女武亦姝和730分高考状元杨晨煜横空出世。

一个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是每临大事有静气。

一时间,“生女当如武亦姝,生子当如杨晨煜”成为无数家庭的教育理想。

殊不知,两个孩子折射出来的,是他们从小接受的优质家庭教育。

武亦姝的爸爸四点半关闭手机,陪孩子读诗词、聊人生;

杨晨煜的妈妈也表示,监督孩子时家长自己也要自律,不能把孩子丢一边自己玩手机。

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流的父母当保姆,二流的父母当教练,一流的父母当榜样。

比起苦口婆心地要求孩子努力,不如先让孩子看到父母的上进。

想让孩子成为理想中的孩子,不如我们首先成为优质的父母。

3

父母要学会放手,允许孩子做自己

还记得北大高材生王猛的万言控诉信吗?

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发万字长文控诉父母的控制欲。谁都想不到,这个一贯听话顺从的孩子,会做出这样极端的行为。

15000余字的长信,记录了他从小学到出国,与父母之间的种种经历:

父母一直倾向于把他关在家里,按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几乎没有一次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选择的。

王猛从小就是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高考状元,北大高材生,后来又成为美国排名前50大学的研究生。

王猛的父母难以接受,自己倾尽一切培养出的孩子,到头来居然要和这个家庭决裂。

可只有王猛自己知道,这些年只不过是困在一个看不见的模具中,活成了父母想要的样子。

最近大热的电影《哪吒》中,有一句台词发人深省。李靖对哪吒说:孩子,你是谁,你自己说了才算。

电影振聋发聩,而现实中更多时候却是——“是我生了你,我说了才算。”

最近广受关注的家庭教育题材电视剧《小欢喜》中,就上演了这样一幕:

陶虹饰演一位控制欲极强的单亲妈妈,她将所有心力倾注在女儿身上,将女儿视作唯一的希望。

在这种高压的教育方式下,控制欲成为了亲子关系的杀手,妈妈焦头烂额,孩子怨气冲天。

一向乖巧听话的女儿,现在视她为敌人:

“我讨厌按照你的想法活着!”

“我恨你!”

于是,这位妈妈使出了杀手锏:“我为了你放弃了多少我自己想做的事,你知道吗!我一切都是为了你!”

听了妈妈的话,女儿泪流满面,却无力再多说一句,只是痛苦地抓着头发,默默哭泣。

马薇薇曾在《奇葩说》里谈到父母角色时这样说道:

“父母为孩子牺牲一辈子,没有自我,但他们却要容忍自己的孩子,忽然有了自我。”

这是一个极大的教育误区。因为控制欲如同一道鸿沟,将爱和付出隔离在外,让孩子只能感受到强迫和压力。

学会放手,允许孩子成为他们想要的自己,才是智慧的父母。

4

成功的教育,从来都是双赢的。


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

深以为然。

教育孩子的过程,何尝不是父母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过程。

今年4月份,新华社报道了一则非常励志的新闻:

49岁的原梦园,是上海交通大学的一名宿管阿姨。她连续3年旁听交大的专业课程,每天坚持背单词,最终考上了广西大学的在职研究生。

更励志的是,她原本是陪儿子考研的,没想到今年和儿子成为了同一届研究生。

其实在学习上,原梦园阿姨的一家人都像“开了挂”。

她的丈夫本是技校生,结婚后先读了电大大专、自学考本科,2002年考取了郑州大学硕士,2005年又考取上海交大博士。

在孩子的教育上,夫妻二人从来没有给孩子设限,支持孩子的自我发展。

后来,儿子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上海交大的研究生,潜心研究自己喜欢的专业。

阿姨在采访中谈到:“只有我们自己以身作则,为他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他前进。而且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作为父母不应该强加干涉。”

不仅以身作则,而且懂得放手。这个家庭的教育方式,引发了无数家长的反思。

父母的言谈举止,就是一本贯穿孩子一生的教科书。

如果这本书里充满了努力和奋斗,那么孩子便能学着勇敢拼搏;

如果这本书里遍布着消极和懈怠,又如何激发孩子的正能量?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将这本“教科书”装进行囊,外面的世界终究还是需要孩子们自己去闯。

就像原阿姨一家,孩子心中有帆,父母陪着他奋力划桨,向着理想的未来乘风破浪。

成功的教育,从来都是双赢的。

希望父母们对孩子少一些苛责,对自身多一些要求,挖掘出更好的自己;

也给孩子给出自我发展的空间,学会放手,让孩子蜕变成更好的自己。

共勉。

©作者简介: 小玉老师,有道精品课特邀家庭教育讲师,知乎亲子类文章高赞作者。

本文首发于有道精品课旗下公众号【初中伴学站】,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