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寄宿让孩子独立?专家:未必。看你和孩子的关系,安全依恋有3招

2022-01-02 09:48:59孕产
昨天,我和婆婆微信聊天,聊到亲戚家今年6岁的小豆上寄宿学校的事,婆婆说:“第一个星期还好,后来就越来越反感上学,一提到要上学就大哭,说不习惯住学校,不想上学,国庆后要去学校前也哭了,哄了好久才肯去……”这让我想到之前一个邻居妈妈和我分享的规划:等孩子到了可以上幼儿园的年纪,就送他

昨天,我和婆婆微信聊天,聊到亲戚家今年6岁的小豆上寄宿学校的事,婆婆说:“第一个星期还好,后来就越来越反感上学,一提到要上学就大哭,说不习惯住学校,不想上学,国庆后要去学校前也哭了,哄了好久才肯去……”

这让我想到之前一个邻居妈妈和我分享的规划:等孩子到了可以上幼儿园的年纪,就送他去上寄宿学校,周末接回家,这样她一周就有5天时间得以“解放”。

我当时就听呆了。想到要把那么小的孩子送寄宿学校,我心里是拒绝的。

据调查,不少家长认为,寄宿能让孩子独立,学会和他人相处,有利于培养责任心,所以从小学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就让孩子上寄宿学校。但其实,有不少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反对这种做法,因为孩子过早开始寄宿生活,会影响其与父母之间的安全依恋关系。教育专家尹建莉就曾直言:孩子在大学前都不该寄宿,因为宿舍没有家庭气氛,缺少与亲人的交流,孩子成年后会有性格缺陷。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倒吸一口气,嘀咕着:至于这么严重吗?不要危言耸听!

别急,先来看一个心理实验,了解“安全依恋关系”

60年前,美国心理学家哈里·哈洛教授用恒河猴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把一些恒河猴幼崽和母亲隔离开来,在笼子里安装了两个“假妈妈”。其中一个用铁丝做成,胸口上有奶瓶,另一个用绒布包裹,没有奶瓶。但小猴并不认有奶喝的“妈妈”,而是紧紧抱着“绒布妈妈”,只有饿了才到“铁丝妈妈”这吃奶。一吃完奶,就马上回到“绒布妈妈”身边。可见它们对温暖的依恋和需求超越了食物。

更惊人的是,这些恒河猴成年后,大多数性情冷漠,和其他恒河猴玩不到一块去,走路走不稳,甚至连叫声都不正常,处在“猴子阶层”的底层。即使通过人工办法让一些母猴怀孕,它们对小猴也是冷漠无情,虐待甚至咬死自己的孩子。

研究者深入研究后得到的结论是:人类遵循和动物相似的法则,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来自母亲的安全感,这种安全依恋关系是孩子身心健康的基本前提,无法被替代。

心理学家通过一系列实验测量依恋关系带给孩子的影响,并据此把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分为3种类型,举个例子,妈妈在幼儿园接送孩子时,不同依恋类型的孩子反应不同:

①安全型依恋:

妈妈送孩子到幼儿园,离开时,即使他会依依不舍,但妈妈走了也就走了。下午,见到妈妈接他,他非常高兴。

②回避型依恋:

妈妈走他无所谓,妈妈来了他也没表现出有多高兴。但心理学家在测试中发现回避型孩子在每次离开家长和见到家长时,心跳都会剧烈加速!孩子实际上有强烈感情变化,但是因为他跟家长关系疏远,他克制了自己的感情。

③焦虑型依恋:

离开妈妈的时候简直是难舍难分、强烈哭闹,再见到妈妈时也哭闹,根本没法哄,就好像极度地缺爱一样。

其中,①是亲子关系的理想状态,②和③都属于不安全依恋关系,是要避免和克服的。

你和孩子的关系,属于哪种依恋类型?

你可能不知道,安全感对孩子有多重要首先,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

台湾清华大学幼教系主任周育如说:

“童年时期的安全依恋关系,决定了孩子的人格基础。”

安全型依恋关系形成稳定的健康人格,回避型依恋容易形成回避型人格,焦虑型依恋容易形成焦虑型人格。

乐观、自信……这些积极美好的品格都能在健康的人格基础上自然形成,反之,不健全的人格会衍生出很多消极情绪,比如嫉妒、偏激、焦躁、悲观等等。被父母好好爱过的孩子,有着健康稳定的人格底色,不容易被社会污染,不会沾染恶习。

其次,为孩子的各种压力情境提供支持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伴随而来的会有挫败、焦虑……具有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孩子,和父母保持亲密联结,内心充盈。

他相信自己的需要会得到满足,并认为自己的需要是值得被满足的。因为孩子对生长环境有信心,对自己也会有信心。有时候他仅靠想象一下自己的父母,或者安慰自己,和其他同伴保持联结,就能积蓄力量得以对抗困境。他们在长大后,还可以通过学习新知识、发展兴趣等来积蓄探索世界的能量。一句话概括就是,他们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第二条路。

最后,让孩子独立,从容应对未来

有人说,被爱的孩子更独立。确实,只要仔细观察一下,你就能发现,较早独立的孩子,并不是那些早期跟父母脱离,跟父母疏离的孩子,而是早年家庭温暖,跟父母有紧密情感连结的孩子。

当孩子心里有一个安全的确信,他就能较早展开探索行为,也较早独立。而处于不安全依恋关系的孩子,他们的情感需求从幼年开始就得不到满足,很可能会在将来的人生中,不断地在各种关系中,追寻心中始终没有被填满的情感空缺。即便他们的外表和行为独立了,心理上却一直无法独立。

周育如说:

“如果你希望孩子早一点在身心方面都能够真正的成熟独立,其实你要给他爱的满足,而不是剥夺他爱的需要。”

《纽约时报》编辑保罗·塔夫,同时也是儿童教育专家,他从长期关注教育和儿童发展的实践中总结出:

安全和有归属感的环境才能让孩子产生学习动机,才是带孩子走向成功的关键。成功的定义是让孩子有选择的自由。应对未来的能力,无法从考试中测量,也很难去教,最好的方式是给孩子创造出舒服与安全的环境,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学习。

所以,在孩子和父母之间尚未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前,让孩子过早过寄宿生活,其实对孩子无益,反而有害第一,影响安全依恋关系质量

心理学家通过对青少年和成人的追踪访谈发现,如果父母对孩子采取积极关注的养育模式,有些孩子能从不安全依恋变为安全型依恋。相反,在压力重重的低收入家庭,或者过早和父母分离,儿童通常会从安全型依恋变为不安全依恋,或者从一种不安全依恋类型变成另一种不安全依恋类型。

让孩子早上寄宿学校,特别是在孩子心理上还渴望家庭温暖,需要父母的时候,就等于狠心地推开他,容易导致孩子对父母情感疏离,因而使孩子从安全型依恋转变为不安全依恋。

尹建莉老师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不该寄宿,初中也不该,等孩子到了高中阶段,寄宿制对他的负面影响会相对要小。”因为否定寄宿的程度是随孩子年龄增长以及和父母间亲密度的增加而递减的。

她还拿自己女儿圆圆初中时上寄宿学校的事为例,反思当时的选择。

“把一个年仅10岁的孩子抛到学校,一周才回一次家,现在想来真是后悔。它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尽管我女儿是个可以主动化解问题的孩子,可那三年是我在教育上感觉最力不从心、自己做得最糟糕且我女儿状态最不佳的三年。”

演员陈学冬从小父母离异,在大姨家长大,他的大姨在综艺节目《我家那小子》中提到,

“小时候因为工作不得不把送冬冬去寄宿幼儿园,可怜的冬冬边哭边说你们大人不要我了。”

说的时候,大姨眼圈微红,称自己觉得很愧疚,由于童年极度缺少安全感的寄养生活,让陈学冬以为只有自己对别人好,别人才不会不要自己。网友弹幕直呼:好心酸!

第二,分离压力可能引发早熟

科学家们曾做过这样的实验:

他们把一部分小老鼠和母亲分开,给小老鼠制造分离焦虑。这些焦虑使小老鼠产生了压力,实验结果是,有压力的小老鼠比没有压力的小老鼠迅速发育。这种“压力小鼠”在青少年时期,已经发育得和成年鼠看起来差不多了。

压力导致的发育提前,在人类身上也能看到。

有研究发现,在孤儿院成长的孤儿,他们大脑中的脑神经回路会较早地发展,特别是支配恐惧和焦虑的那部分脑回路。比如女孩的月经要比正常女孩早一年到来,会提早进入青春期。

这种被迫的“成熟”,会让孩子发生什么变化呢?

科学家发现,在幼年被迫和母亲分开,承受压力的小老鼠,会更有“勇气”去探索世界。挫折和压力能激发它们的学习潜能,使它们拥有更好的学习能力。

但同时,实验追踪反馈,这些早熟的小老鼠,到成年以后,变得有点“弱智”,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早年的被迫成熟让它们被生存本能逼迫着去探索,才能在离开母亲的庇佑下存活下来,而长大后,这些小老鼠主动放弃了学习和探索,只会重复之前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早当家”未必是好事。

第三,可能造成孩子神经功能颓废

过早过寄宿生活,容易使孩子形成回避型或焦虑型的人格,一方面出于自我保护目的,有些孩子会选择尽量躲避他人,成年后依然如此,另一方面,孩子小时候过集体生活,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相对不多,和父母的关系忽近忽远,这容易让孩子感觉到焦虑,成年后在和他人的交往中,也很容易神经质。

有研究者对福利院中6个月~3岁的孩子进行过调查,发现他们经过盛怒和恐惧这些强烈的情感震荡后,会以一种新的模式“建立社会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中,他们呈现出什么面貌呢?

儿童心理学家用了“神经功能颓废”的症状来描述,比如,他们通常会用尖锐的言辞,甚至攻击性的态度来否定别人的立场;总感觉自己受到了亏待,容易心灰意冷,消极被动;他们还缺乏自制力和抵抗力,容易染上毒品、偷盗、抢劫这些恶习,甚至会丧失良知;他们也没有能力热爱别人,不能和其他人建立感情。可以说,孩子觉得自己得到的爱越少,这些症状表现得越厉害,越容易恶化,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脑科学家还发现这些孩子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产生了脑神经回路改变和情绪管理失调等问题,增加了患病理性精神疾病的风险。

要让孩子走向独立和成功,你首先要做的,是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那么,如何和孩子建立并维持安全型依恋关系?首先,父母相爱,家庭温暖

亲子专家林文采博士说:

孩子安全感的根本来源,主要取决于妈妈或者主要养育人的情绪是否稳定,以及爸爸妈妈的关系是否融洽、稳定、安全。这两点做得越好,孩子吸收安全感越快、越多。

一般来说,当爸爸妈妈关系很好时,孩子的安全感基本就是够的。在这个前提下,如果妈妈又能很温和地对待孩子,那么他的安全感就会更充足。

周育如说:

如果你真的爱你的孩子,你这辈子可以给孩子第一个而且是最重要的一个礼物,不是拼命送他去上培训班或送去做潜能开发,而是要先给他一对相爱的父母跟一个温暖的家庭。

科学家研究发现,长期目睹家暴以及在冷漠家庭氛围总长大的孩子,脑部会受损,影响他的注意力和学习力以及成人后的亲密关系。比如,在孩童时没能体验到被爱的孩子,成人后可能无法把爱传递给伴侣和下一代。

演员徐静蕾就曾在《鲁豫有约》中提到,

小的时候,父母之间的关系很不好,经常的吵架,吵架还吵得特别凶。所以在组建家庭的时候我会有一种非常大的阴影,一想到童年时父母之间的吵架,便不想结婚了,这是最大的障碍。

演员徐静蕾

其次,做建造型父母,提供关注性养育

建造型父母意味着我们要给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持,关注性养育要求我们积极回应孩子。

我们常喜欢为孩子做我们“认为”最好的事情,而实际上,一个稳定平和的妈妈只要做到陪在孩子身边,观察孩子需要什么,然后满足他,这就是孩子安全感的最好来源。

美国著名的临床精神医学博士塔玛·琼斯基在《让孩子远离焦虑》中说:

要让孩子有掌控的感受,决定自己从哪一步开始,孩子享有的掌控感受越多越好。不要强迫孩子面对恐惧,要记住孩子是在安全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而不是在恐惧的环境中。

孩子通过“内化”与家长的关系来学习成长的。内化到孩子心里去的,其实不是父母的行为,而是和父母的情感关系。比如,如果想让孩子养成“独立”的性格,不是说从小训练他独立,而是要积极回应他,满足他的需求。如果家长对孩子的需求积极回应,尽全力满足了,孩子就会觉得他是有依靠的,那他长大之后就会比较自信,能够独自去探索世界。

但如果你从小训练孩子独立,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孩子可能一辈子都会有一种无助和不安全感,不断地寻找依恋和满足,就没有能量去自我实现了。

孩子的自我信念很大程度上建立于重要的人对待他的方式。作为父母,对孩子的需要给予回应,也就是为他的自我价值信念以及他做事的能力奠定了基础。

所以,经常拥抱孩子,敏感地回应孩子的需求,用你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对待你的孩子。这样有助于孩子相信自己是重要的,值得被爱和被尊重的。

最后,融入孩子的世界

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老师童利菁说:

你不必拥有一个能预见未来的水晶球。没有人能够掌握未来,会知道未来发生什么事情。可是不论孩子的反应如何,你要相信自己正在做某件很重要、很有价值的事情。

这件事就是和孩子打成一片,了解他。

我们可以通过聊天、游戏保持亲密,这种心理上的联结会让亲子间的依恋关系越来越趋于稳定,偶尔出现分离也不会影响这种情感联结,就像一些大孩子很爱父母,但不需要每时每刻都去黏着父母。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最好的方式就是融入孩子的生活,走心陪伴。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深谙父母陪伴孩子成长带来的安全感无可替代,他曾说自己最骄傲的一件事是,即使在长达21个月的总统选战中,也从来没有缺席一次女儿的家长会。

奥巴马和他的两个女儿

所以,别急着让孩子上寄宿幼儿园、寄宿小学,我们还能拥有孩子多少年?西尔斯说:“对我而言,人生是一次旅行,而不是一场赛跑,我希望我的孩子们享受一路上的每一步。”我则希望,享受和孩子的亲密时光,不错过孩子成长路上的每一刻,直到我们不得不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