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会玩,是一个缺失 孩子不会自己玩
文丨鱼爸 图片来源网络
1
孩不会玩,是一个缺失。
席慕蓉说,如果一个孩子在他的生活里没接触过大自然,譬如摸过树的皮、踩过干而脆的落叶,她就没办法教他美术。
因为,他没第一手接触过美。
这个我深表赞同。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一直带孩子去大自然的怀里行走。
在他很小的时候,我就经常陪他在乡下的天地里玩。
看路边的小草小花。
捡回河道边的石头。
教他分辨蒲公英和其他野草的区别。
也让他去抓一切可以抓的东西。
所以他摸到的是一个真真切切的世界。
很多的父母给孩子在游乐场办了卡。
玩海盗船、云中飞船、碰碰车等。
这是一种玩乐,只是让孩子得到刺激。
但是真正能够让孩子的感官得到充分发展的方式还是去大自然。
我一直在着力推广亲子阅读,希望更多的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
而读书更需实践,所以千万不要让阅读占用户外活动的时间。
孩子是需要去户外的,和好朋友一起玩耍,看看云,听听风,摇摇树。
都是非常好的。
心理学家阿德勒提醒我们:“用累积知识来获得优越感的方式并不可取,因为这种方式跟一些孩子搜集玩具、物品的倾向以及哗众取巧的习惯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当时看到这个观点,让我感到很惶恐,因为我们有的父母正在强化孩子在这方面的优越感,而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养。
父母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孩子平衡地把握阅读时间和户外活动的时间。
阅读这件事应该成为孩子自觉自发的一件平常行为。
而不要将它看得过重,甚至让他觉得这件事可以让他去瞧不起其他人的行为。
比如“我看的书多,你会做一个机器人模型算什么!”
如果孩子有这样的心理,那就要注意了。
2
最有力量的教育是:给孩子真实的生命体验!
每个人生下来对世界都是茫然的,是井底之蛙。
学习提问是每一个孩子每天做的最多的事,因为孩子想变得更加好,这是一个生命对自身成长的需求与渴望。
要想让孩子了解这个世界,就必须增加孩子的见识,让他去更远的地方旅行,去感受真实的生命体验。
当然,旅行不是说去坐着车来去,中间一顿海吃海喝,买一堆小工艺品,拍一些相片那么简单。
我们需要让孩子体会到更多的东西。
比如有一次带儿子去岳麓书院。
一座千年书院,从里到外透出一种古韵书香。
孩子指着孔子的雕塑问是谁。
我说是孔子。
他就问孔子是谁。
那其中的故事就多了,我们可以随便拣几个跟孩子讲一讲孔子的故事。
这样的旅行孩子就受益了。
而门口的那些小玩意,对他来说,把玩一下终是无益的。
如果孩子大了,那旅行和读书结合起来是最好的学习。
比如有一个朋友的儿子,非常喜欢水浒传,他就一直希望爸爸带他去水泊梁山看看。
爸爸爽口答应,两个人开始对梁山那个地方展开资料搜索。到了那个地方再一一验证。孩子神奇地发现:原来读书能让自己了解更多的历史人文知识。
这样的发现就是受益,是启发智慧。
还有一个孩子,非常喜欢岳阳楼记,每次朗诵起来总是充满了向往之情。
后来他跟着班上的同学一起去了洞庭湖,登山岳阳楼,那“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景象真正的展现在眼前时,那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不同的人站在同样的一处景物面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认知,会产生不一样的感受。
你看山是山,看水只是水。
但是另外一个人可能就看到了山山水水背后的故事。
旅行(不是“旅游”)不仅仅让我们的身体处于山水的包裹之下,更让我们的心灵和头脑穿越千年和古人相通。让我们得到滋养,变得机敏博学,增长眼界,变得谦逊。
3
当然,如果你没有机会去旅行,那就将玩的权力还给孩子。
不要想着控制孩子的人生。
建议大家看看电影《楚门的世界》:孩子的生命是独一无二的,你应该做的是引导和守望。
当他跑到危险的“悬崖”的时候,你应该出手。其他的时间,让他自由地安排吧。
我们不难想象,孩子的生命体验必须是丰富多彩的。孩子需要真实的生命体验,需要自己去真实的生活中获取养料和经验。
无论思考还是交往,都有成败或者被接纳、被拒绝的结果。不同的结果背后是不同的生命体验。
有积极的,如自我认同、自豪、兴奋、喜悦和满足。
也有消极的,如自我否定、沮丧、愤怒、内疚和自责等等。
那些像直升机一样24小时盘旋在孩子上空的父母需要反思。
龙应台曾在一篇文章提到作家沈从文的故事:
“我觉得他的文学魅力来自他小时的逃学经历——到街上看杀猪屠狗、打铁磨刀的小贩,看革命军杀人、农民头颅滚地……这给他呈现的是人生百态。在街上撒野给予他的成熟和智慧可能远超过课堂里的背诵。”
其实还真是这样,只是我们这个时代,生活趋于安稳。
很多父母本身就是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每天觉得自己无聊透了。
这种人生态度也会影响到孩子。
其实生活的很多精彩只是你没有发现。
你要做的是一点点改变。
需要一种接纳不确定性的勇气。
不要什么都做出规定,那只会让你的生活沉闷而没有朝气。
比如,我们可以带孩子去自己做手工,而不是买一堆的玩具。
鼓励孩子画画,只要准备一块几十块钱的小黑板就可以。
让孩子一起做择菜,做点家务。
一起去户外散步,不要怕无聊,其实走着走着就会有发现。
可以一起去放风筝,去捡回一堆的树叶。
也可以去乡下一起种几棵小树,然后看着它长大。
也可以跟孩子一起去图书馆,去看一场电影
……
能做的事很多。
关键是你得去做。
很多父母说孩子写不好作文,希望能够有办法。
千万不要参加那些“新八股文”形式的培训,告诉你所谓的写作技巧。
没有思想和感悟能力,没有生活的经验支撑,写不出好作文的。
而最重要的两个法宝:
通过阅读获取间接的经验、增加词汇和语感以及从生活获取直接的经验。
而后者的作用和效果往往比前者还要好。
能够二者都做好的孩子,作文和学业一定不会差的。
父母就要把握住“阅读”和“体验”这两个重点。
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它们如同两条腿一样,缺一不可。
不要怕孩子弄脏,也不要怕孩子搞砸,更不要将孩子的童年安排满培训、培训、培训。
从某一个角度来说。玩,真的是天地之间学问的根本。
相关文章
- 一个“童年”疑惑:再障患儿能跟健康孩子一样「玩耍」吗?
- 孩子喜欢宅在家,从不出去玩?警惕孩子成为下一个“塑料儿童”
- 孩子在饭店玩被汤锅烫伤,家教的缺失,让孩子自食恶果
- 孩子总喜欢一个人玩是孤独症吗?
- 一天一个不重样,31个超有趣的律动小游戏,带孩子一起玩儿吧
- 七个锻炼孩子一一对应思维的游戏,从游戏中玩出一个未来学霸来
- 儿子和班上的一个小朋友很好,可同学的妈妈有意无意之中不想让两个小孩玩,孩子难受,我需要干预吗?
- 北大教授:一个孩子不爱玩儿,比不爱读书更糟糕
- 当孩子想要一个价格高昂的玩具,你是一口答应还是拒绝?
- 怎么带孩子玩镜子成像游戏?玩不是目的,目的是玩出一个好的思维
- 每日游戏分享|制作一个玩偶:帮你读懂孩子的心
- 用废旧纸盒和一个瓶盖,给孩子做了一个玩具,DIY小相机附教程
- 蒙特梭利理念是好是坏?孩子可以一个人玩两个小时,却不懂还手
- 一个不懂放手的父母,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 一个个聪明的孩子,一上学为什么就变笨了呢?
- 一个二胎妈妈的愧疚:“努力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不再打孩子”
- 一个人全职在家带孩子,真的没时间做饭做家务吗?
- 一个人全职在家带孩子,真的没时间做饭做家务吗?
- 一个人带娃,怎么让孩子少看手机、电视?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 一个人带孩子,你觉得最难的事情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