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孩子能力越来越弱,抓住孩子智力关键期,遵循“天赋递减规律”

2022-02-17 03:19:37孕产
本文为作者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很多家长在孩子幼儿期的教育中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但是其实孩子在0-6岁期间,有一项能力在持续弱化,抓住关键时期进行教育培养才能不浪费了孩子的天赋。

本文为作者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很多家长在孩子幼儿期的教育中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但是其实孩子在0-6岁期间,有一项能力在持续弱化,抓住关键时期进行教育培养才能不浪费了孩子的天赋。

小伊从很小的时候就展露出了对钢琴的兴趣,不过妈妈担心孩子上学后无法兼顾学习和爱好,于是和小伊约定如果上了小学成绩能够保持优异就让她去学钢琴。

上了小学后小伊如愿能够去学钢琴了,但是小伊妈妈发现孩子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样有“天赋”,虽然兴趣十足,但是比起其他低龄的孩子,小伊在学钢琴上的进展缓慢。

于是小伊妈妈开始疑惑了,要说孩子没有天赋也有可能,但是小伊的学习进度普遍比低龄孩子慢,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天赋能力在幼儿时期最强,而往后会出现逐渐减弱的情况,这种规律又被称为“天赋递减规律”,错过了最佳的培养时期,再去学习就天赋而言已经没有优势了。

天赋递减规律

天赋递减规律是关于人的潜能的一种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天赋开始下降,教育的时间越晚,孩子与生俱来的潜能会逐渐降低,所展现出来的天赋属性也就越薄弱。因此对孩子的兴趣、技能学习其实应该尽早开始,不要错过了最佳的培养时期。

一个关于天赋递减规律的故事:在过去英国的一名伯爵带着幼儿时期的儿子出海,结果因为航行中遇险航船沉没,幸运的伯爵之子被海浪带到了荒岛上还被岛上的猩猩收留养育。

多年以后与猩猩一起生活的他被人发现,此时的他已经完美融入了猩猩群的生活,用四肢走路,在树上上下翻飞攀爬技能熟练。最终被人们带回去的他虽然回归了人类社会。

但是在学习人类生活方式的进程中却异常缓慢,用了十年时间改变习惯效果也很有限,想要从他口中听到一句连贯的句子并不容易。根据这位的经历后来有了人猿泰山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看过。

错过了最佳的语言学习期,天赋能力的衰弱让重返社会后的伯爵之子无法很好地融入人类社会。所以说重视天赋培养时期,对开展孩子教育活动来说至关重要。

蒙泰梭利曾提到:生命中最重要的时期,并非大学念书的阶段,而是人生最早期,它是智力形成的最重要时期。孩子从出生开始生俱来的潜力值最高,接下来潜力分数持续下降,因此尽早地开发孩子的优秀能力要更容易,孩子成长的过程也会变得更丰富多彩。

“天赋递减规律”不受重视的原因

在一项关于早教状况的调查中,只有38.1%的家长意识到孩子早教的主要阶段是在六岁之前,而在4-6岁家长人群的调查中,有67.2%的家长觉得让孩子去托儿机构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确实,将孩子送去托儿机构,家长们更多地还是考虑到孩子“独立性”的问题,比起天赋兴趣的培养,如何让孩子在家长外出工作的情况下学会独立似乎更具有“现实意义”。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绝大部分孩子的家长不光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他们同样需要在工作岗位上做的足够好。在各国人均工作时长的调查中,国人的年平均工作时长达到2000小时,在这项数据上我们排在全世界前三。

缺少精力来教育和陪伴孩子,于是兴趣培养自然无法获得较高的优先级,比起这个,对于工作繁忙的家长来说,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拥有更强的独立性。

除此之外,国内相关行业的匮乏也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不足。相比许多新兴的朝阳产业,教育行业虽然市场稳定而庞大,但是同样的投入需要更长的时间看到回报,收益慢投入大,久而久之在教育领域要想坚持下去也不那么容易,实际上在国内迫于营收状况不佳而被迫转型的教育公司不在少数。

遵循“天赋递减规律”开展教育的作用

1、开启天赋的潜移默化过程

对孩子某项技能的培养越早越好,教育家铃木镇一擅长用音乐来进行启蒙教育,他在长期的教学观察中发现十几岁的孩子学习某项技能往往很难掌握,而几岁大的孩子在学习新技能上则展现出了更强的天赋,也就是年龄越小,学习的效果就越好。

在一次启蒙教学中,铃木镇一给刚出生的孩子听古典乐,这一过程一直到孩子5个月大才停止。往后他将其他陌生的音乐加入曲库。

虽然孩子只有五个月大,但是对音乐的差异却有明显的感知。当听到陌生音乐时孩子会出现异样表现,而当听到熟悉音乐时候孩子会表现地自然而愉悦,身体也会随着音乐律动。

等这些孩子再长大一些,在进行音乐相关技能学习的时候,孩子的学习进度和效率也要比同龄而没有接受过音乐启蒙的孩子要顺利,天赋的作用在这时候得到了体现。合理的启蒙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开启孩子的天赋,这些天赋在孩子之后学习相关技能的时候帮助很大,比起同龄人更出色,效率也要更高。

2、早期教育是为了给未来省下时间

早期教育中有了某项天赋技能的基础,在未来学习中效率会更高,从而花费更少的时间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大多数孩子学习课业外内容的时间集中在小学期间,而一旦升学到了初高中,留给课业外技能学习的时间就少了,不少学生会放下此前学习的兴趣转而专心学业。

考虑到培养兴趣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受影响,兴趣的学习只能被迫中断。当然对于一些游刃有余的学生来说其实完全可以兼顾兴趣和课业学习。

如果在早期教育中某项天赋有了坚实的基础,再往后的学习中则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于是这份兴趣得以延续,这时候早期天赋教育的效果就显现出来了。

3、天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复制”

成功经验的复制不难理解,比如一些人在某个领域取得过成功,那么当他涉及其他领域的时候,过去的成功经验对他在新领域发展是能够起到促进作用的,这就是成功的复制现象。

实际上很多大型公司在招牌员工的时候也喜欢招聘在某方面拥有成功经验的人,成功的经验可以复制并非是表面理解上的照搬,而是在成功过程中的一些特质存在共通性,它可以帮助你实现另一个成功。

在天赋上,复制的情况也同样存在。比如某个人对一门外语十分精通,于是他想要学习另一门外语的难度不会太高。虽然语言的基础知识不同,但是在学习方法上的经验是可以复制的,这方面的突出能力就是语言天赋的体现。

遵循“天赋递减规律”培养天赋

遵循天赋递减规律来培养孩子就是要抓住关键的天赋敏感期来教学和培养,在这一阶段学习的效果也是最好的。抓住时机是一方面,方法同样重要,“刻意练习”的方法能让培养更高效。

所谓的“刻意练习”是心理学家K. Anders Ericsson提出的一种学习方法,让受训者进行一系列略高于自己水平的训练内容,刻意练习的四个内容分别是预备、计划、行动、检查与反馈。

预备即搜寻准备好受训者需要进行的一系列任务内容,以培养孩子绘画能力为例,

1.准备好不同风格的画作让孩子观赏并尝试模仿;

2.在模仿之前需要准备的是不同类型绘画所需要的工具,包括纸,颜料和画笔等等;

3.绘画除了画面的了解,对作品背后的故事也要进行深入了解,带孩子参观画展,了解作品及其背后的故事;

4.具体的绘画过程的学习,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视频教学也是不错的选择。

第二点,计划。计划的内容是在预备的基础上更具体地内容布置,任务内容由浅及深,从最简单的观察开始,在带领孩子参加画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孩子细致观察绘画作品并了解背后的故事。接下来难度一步步提升,从绘画的初尝试到之后的画作模仿等等。

行动,学习过程虽然是为了让孩子掌握技能,但是不要让孩子“孤军奋战”,家长陪伴同样很有必要。

在孩子完成任务的时候给予鼓励,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在长期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下充实过程,让学习的热情始终保持高涨是坚持的关键。

检查与反馈,学习的进展需要经过阶段性检验,这样的学习目的更明确,进步也会通过检测有更直观的体现。鼓励虽然很重要,但是家长在检查之后不能盲目夸赞,比如孩子画画作品有好有坏,那么客观的评价有助于孩子认清不足进行弥补,这样未来才有改进和提升的空间。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曾说:“ 从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已经晚了两天。”

天赋的培养要重视,在天赋敏感期的能力拓展会成为未来发展竞争力中的有力环节,当然在这过程中也少不了家长的陪伴。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