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孩子这么好,可他为什么不领情?一位父亲的反思
很多父母爱孩子胜过一切,可是,为什么你有时会感到自己已经付出了这么多,孩子就是不领情呢?青榄教育专栏作者张宏涛爸爸借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为我们讲述爱的正确姿势。张宏涛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河南作家协会会员,曾在《读者》等平台发表文章。
下面这个小故事,你可能已经听说过。
一名少年因为成绩不好,被妈妈大骂一顿。他忍不住和妈妈顶嘴,结果被妈妈赶出了家门。
少年在外面转了一天,又急又饿。当闻到路边饭店飘来的香味时,他口水都流出来了,可是他身无分文。饭店老板看他久久不肯离去,就问道:“小孩,你是不是想吃饭?”
少年点点头,又低着头说自己没有钱。
老板热心地说:“没关系,这顿饭我请你吃!”
一会儿,老板端来饭和菜。少年吃着吃着,眼泪掉了下来,对老板说:“我们素不相识,可是你却对我这么好,我太感激了!可是……我自己的妈妈,跟她吵架,把我赶了出来,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板听了,反问道:“你想一想,我不过给你一顿饭,你就这么感激我,你妈妈做了十多年的饭给你,你怎么不感激呢?怎么可以吵架呢?”
在这里,我们姑且不谈孩子是否应该向父母感恩的话题,重点来思考一下,为什么这个少年会感激饭店老板,却不认同母亲?难道真是因为他没良心吗?
设身处地想一想,只怕我们遇到少年这样的事情,都同样会感激饭店老板,并且对母亲有意见。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饭店老板给他的是无条件的爱,给的是没有交换条件的一碗关爱的饭。他母亲给的却不是无条件的爱,是需要他用“听话”和“好成绩”来交换的。一旦他不听话或成绩不好,就会咒骂他,甚至让他滚。这饭和嗟来之食是差不多的。这就是少年不感激母亲的的原因。
假如饭店老板在给他饭之前嘲笑他:“你考了第几名?你怎么这么笨?你以后要听话,不然饿死你这个小兔崽子!”说不定这孩子宁可饿死,也不吃这碗饭了。即便勉强吃了,也绝不会感激他,因为对方给的不是无条件的爱,是伤害了他的自尊心。
上面虽然是故事,但现实生活中却并不罕见。很多父母以爱为砝码来要挟孩子,只有在孩子满足他们的条件时,才给孩子笑脸,给孩子温暖的爱;否则就对孩子冷酷无情。他们认为成绩不好或者不听话的孩子,根本不值得爱。
这样的做法导致很多孩子从小就学会察言观色,从小就学会压抑自己的情绪和自我,去做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从而得到一点有条件的爱。
一个孩子如果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无条件的爱,就会在缺爱的环境下长大,不再相信会有无条件的爱,只相信利益交换,将来也很难有能力给爱人和孩子无条件的爱。他们连对自己都很苛刻,自然也不会无条件地爱孩子,于是形成恶性循环,一代传一代。
新浪育儿名博博主王人平说:“父母有条件的爱,让孩子时刻生活在被爱遗弃的恐惧中。”这句话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有个朋友,她小时候想帮妈妈做家务,结果被妈妈赶到书房写作业。她花了两天多时间,给妈妈做了个生日礼物,可妈妈并没有收下,反而严肃地对她说:“我要的是你的成绩,不是你的礼物!家里什么都不用你做,只要你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就行了。”每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她都会很恐惧,妈妈总会这样骂她:“你这成绩对得起我和你爸吗?我们辛辛苦苦起早贪黑为了什么?你就这样报答我们……”
如今,她说她有时候想和父母亲近,却亲近不起来,回首往事,父母似乎从来没有真正在意过她,父母在意的永远都只是她的考试成绩。考得好了,要什么有什么;考得不好,就是一顿打骂……
还有个朋友,也和父母亲近不起来。她不到一岁就被送到乡下奶奶家,六岁以后才被父母接回家,自然与父母有些隔阂。她爸爸为了让她能跟自己亲近,就常买些零食回家,然后让她大声叫“爸爸”,还要跳着叫,叫得越欢越响,给的就越多。她很不情愿但又不敢不叫“爸爸”,看着爸爸得意的模样,她觉得自己就像一条摇尾巴的小狗。妈妈也总是要她听话,稍有不听话,妈妈就会说:“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把你送回到乡下。”她丝毫感觉不到父母的爱……
无条件的爱与有条件的爱相对,指不期望,也不计较对方回报,不是因为对方做了什么才给予爱,而是不论对方做什么,都会一如既往地给予爱的一种恒定的感情。
父母无条件的爱,奠定孩子一生的安全感,这样的孩子会自信、自立、自强,会积极勇敢地探索广大未知的世界。愿天下的父母都能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我是青榄君,一个教育行业工作者,关注家庭教育和孩子的学习。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转发或者收藏,同时我准备了一份语数外的学习课程,可免费送给需要的朋友。需要的可以私信我或者直接评论留言。
点击“了解更多”可查看更多好物/找客服咨询详情
相关文章
- 家长总是买各种玩具孩子却不领情,用这3招,让孩子玩出新境界
- 同样是老人带娃,为啥有的子女感激,有的却毫不领情?错不在子女
- 男士羡慕三八节 女同胞为何不领情
- 一位好父亲教育孩子的十八招!本文非常值得学习,可传导子孙
- 一位父亲给孩子的九条人生忠告
- 为什么很多孩子对父亲爱搭不理,对母亲撒娇卖萌,家长要反思
- 四年级是情绪管理关键期,一位心理学家父亲的反思与建议
- 跟孩子说声抱歉:一位自闭症孩童父亲的自白
- 一位6岁孩子的话戳疼所有父母:爸妈别自卑,你们也可以不如别人
- 一位初中家长的反思:小升初学习真的太重要
- 一位北大心理学博士的自白:我如何跟孩子解释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 一位妈妈对学校“小红花”奖励制度的痛诉,或许真的会毁了孩子
- 一位妈妈用这招,一年级孩子作业总被老师当范本,我该不该学她?
- 一位妈妈的心里话:“孩子,妈妈真的太累了!干不动了!”
- 一位妈妈的自白:为什么在陪孩子时会惹得“鸡飞狗跳”?
- 一位妈妈给孩子的道歉信,让人心酸:工作和孩子到底该怎么平衡
- 一位年轻母亲的深夜崩溃:我的孩子完了
- 一位心理治疗师妈妈发誓:我永远不会打我的孩子
- 一位怨妇妈妈的蜕变历程:你的幸福观决定孩子的幸福感
- 一位教师妈妈的肺腑之言:家长不管多累,都别把负能量传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