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一回生二回熟”,培养孩子兴趣,“多看效应”是个有效利器

2021-12-06 13:32:51孕产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每个人都有自身所喜欢的人或物,也有对某一活动的喜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兴趣"。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

每个人都有自身所喜欢的人或物,也有对某一活动的喜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兴趣"。越来越多的家长现在都开始注重对孩子兴趣的培养,不过他们更希望的是孩子能在学习方面更多一些兴趣,这也让很多辅助于学习的兴趣班如雨后春笋出现,例如:珠心算辅导班、奥数培训、英语写作与英语口语…

然而孩子们更多时候都是喜爱类似于文艺类的兴趣班,比如:美术、声乐,乐器等。

曾经就有一个家长向我询问,如何让孩子主动地对学习更感兴趣?

孩子、主动、学习、感兴趣。

这貌似是很多家长所希望的。

我这里还有过一个范例,也同样是一个希望孩子能对学习感情趣的家长,不过她的方法就有些强硬了:他家小儿子升入小学了,本着学习要从娃娃抓起的信念,这位家长做起了全职主妇,天天就在家看孩子学习。白天起床,她把孩子喊起来,提前准备好早餐放在桌子上凉着,等孩子吃早餐的时候还剩大概半个小时时间,他就让孩子开始背书或者是写自己买的练习册,然后是送孩子去学校,到了学校就有专门打过招呼对孩子多加上心的老师对孩子进行看管,等到孩子放学,到了家赶紧吃了饭,就赶回卧室里开始完成每天的作业,做完学校布置的作业再开始做自己买的练习册,睡觉之前要看有关于写作的优秀作文合集。

每个周末两天时间,每天两门兴趣班,分别是奥赛数学、珠心算、英语辅导、小提琴。

而且这位家长还给小孩规定了,每天放学都会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进行汇报、作业的完成正确率必须保持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学校的每周班级测试必须保持前五,每个月的年级测试必须保持前二十,每天只能看电视半个小时(新闻联播必须看),如果这些规定有完成不好的或者没有达成的,就面壁思过一个小时,或者是免去当天看电视的时间。

最后,我为什么会知道这件事情的呢?就是因为这个家长和我是一个小区的,她家孩子突然有一天"发疯"了,歇斯底里的哭出来,把书包扔到垃圾桶,把书本全部都撕坏,嚎啕大哭的在小区里乱跑,他的母亲就在后面也是哭着喊着追着。

后来是我去安抚了那位小男孩,也知道了他母亲对他过于高标准的严格要求,这让本才一年级的小孩子承担太大的压力。而那位母亲在和我交谈的时候,也是懊恼后悔的解释:我只是希望能培养他的兴趣,希望他的未来可以更好。

这样高强度的学习安排对于孩子来说是正确的么?这真的可以让孩子适应下来然后培养起浓烈的兴趣么?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因为家长没有循序渐进,更重要的是没有尊重孩子的想法。

强迫式的学习有什么弊端?

1.打击孩子对自我喜好的追求

家长对孩子强制安排,会打压孩子对自己兴趣爱好的追求,这会导致孩子在今后出现对自身喜欢事物没有勇气去追求的情况,压制自身的欲望和需求,容易造成孩子性格越来越孤僻。

2.造成心理压力负担大

在未询问孩子是否喜欢的情况下让孩子去接触学习一项陌生的活动,一开始孩子都是紧张慌神的,这会导致孩子学习效率低下,而如果学习进程又是偏于过快,就会让孩子容易跟不上学习进程,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这个这个时候如果家长再过多的表现出厚望,孩子的内心就会产生极大的负担,更加难以对所学项目产生兴趣。

3.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亲子关系出现裂缝

每个人都有自我想法,而想法的束缚与不被尊重感,会让孩子产生逆反的心理,孩子会想为什么我的父母会这样对我严格要求,为什么我无法像别的小孩一样选择自己喜欢的,此些想法的产生就会导致亲子间的关系越来越僵,出现裂缝。

强迫式的给予就像是对弹簧施加压力,你看似它体积在减小密度在充实,然而某天如果你松开管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爆发"。

那么当我们想有目的性的培养孩子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我们要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多看效应",这可是一个有效利器。

什么是"多看效应"?

对越熟悉的东西越看越喜欢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多看效应"。而"多看效应"不仅仅只是应用在心理学解释上,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出现这种现象。

有的时候我们刚认识一个人,可能这个人相貌平平甚至是相貌不加,给我们的印象过于平淡,而在经过多次接触后,我们对其进行了相处和一定时间的了解,就会发现其身上存在的闪光点,从而一改初次见面的认知,对其产生欣赏和好感。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查荣茨曾做过这么一项实验:他向参加实验的二十多个人展示了一些照片,而在今后的时间里,有的照片出现次数是二十多次,有的是出现七八次,还有的只出现一两次,等到实验结束的那一天,让二十多个人选择自己喜欢的照片,发现很多人都选择了出现二十多次的照片,占中比例约为百分之九十,这说明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

可见,若想增加对某人某物或者是某事的喜爱,就要频繁的增加对其的接触。

如何采用"多看效应"培养孩子兴趣

1.了解孩子对某件事物的可接受度

我们想要让孩子接受某项目学习前,要先提前观察孩子对这个项目的而接受度是多少,如果孩子对这个项目是非常抵触的,我们就要询问孩子了解原因。如果孩子是可以接受这个项目的,我们就要根据这个度来制定相关的计划来培养起孩子的兴趣。

2.循序渐进,让孩子慢慢接触了解

在了解了孩子的可接受度后,我们就可以有目的性的让孩子去接触某项目,举个例子,比如想让孩子学习钢琴,那么我们做家长的就可以让孩子在"不经意"间多看有关钢琴演奏的视频,也可以带着孩子去现场欣赏那样效果更佳,因为现场的气氛和氛围可以让孩子受到感染。也可以选择一个跟孩子年龄相当的钢琴演奏家,为孩子提供一个模范。在空闲时间时,也可以带着孩子去亲自尝试接触一下钢琴演奏,让孩子体验弹奏钢琴的美妙。

记住,"多看效应"虽然带有一定目的性和强迫性,但并不要力度太过大,太过于频繁会让孩子产生压力这样就不利于兴趣的培养。

3.时刻注意孩子的情绪

在培养孩子兴趣的过程中,主要还是以孩子的个人观点为主,当孩子表现对所安排项目产生不喜态度的时候,我们要了解原因,是学不会还是真的不适合,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因为路还是要孩子自己走的,我们只是一个提出建议者。

家长的态度很重要,你让孩子体会到被尊重,孩子就会理解家长的苦心,她也知道家长是为了自身的发展着想,所以说,耐下心和孩子沟通交流,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也会让这个培养过程更加顺利。

家长的初衷都是为了孩子未来更好的发展,我们都在努力,让我们关注孩子,关爱孩子,发现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解决,为孩子成长保驾护航。

我是小鹿妈咪,也是3岁宝宝的妈妈,每天记录和分享不同的育儿知识及经验,喜欢文章请关注我。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