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儿童的“对立违抗”,才能跟孩子有效交流,你做对了吗? 如何判定儿童有对立违抗
兔妈妈课堂,更多孕婴知识、育儿心得、儿童心理,请关注我。
#父母身旁孩子成长#
9月份,爸妈去上海旅游的那一个星期,是我生下两个孩子以后最崩溃的一个礼拜。3岁的女儿,10个月的儿子。两个同时感冒,咳嗽,发烧。
病情好转后的第三天晚上,我却爆发了一次自她出生以来,对她发过最大的火。没想到小小年龄的她居然如此叛逆,固执。
事情是这样的:那晚凌晨四点,女儿突然醒来,说要给外婆打电话,我安慰她外婆很快会回来的,并叮嘱她别哭,否则会把旁边睡着的弟弟吵醒。
她说要喝奶,婆婆说她来冲,可她偏要我去,冲好后,又要放凉水里冷却一下,说奶才不会热,我也顺从她的意思了。
到了可以喝的时候,还是不肯喝,说还热,这样来来回回劝了几次,终究把弟弟吵醒了。
她还在持续跟我僵持着闹脾气,一直压抑着的火终于按耐不住,动手打了她的屁股和手。可就这样,她依旧没有屈服,一副坚决反抗到底的姿态。
无论我怎么竭嘶底里,说什么都无济于事。最后,我把奶瓶放床底下,她说会被老鼠喝掉的,这才终于喝完奶,睡着了。
女儿在一岁多时是非常乖巧的,为什么最近会变得越来越叛逆呢?相信很多家长都曾经历或者正在经历类似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我找了很多儿童心理的书籍,并观察了13个小朋友得到了答案。
什么是“对立违抗“?违抗性障碍又称对立违抗性障碍,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主要表现为明显不服从、对抗、消极抵抗、易激惹或挑衅等令人厌烦的行为特征。
对立违抗性障碍的基本特征是违抗、敌意、对立、挑衅、粗野、不合作和破坏行为,常在童年早期出现,青春期达到高峰。这些特征决定了其对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其实,认真观察,在父母和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出现沟通困难的情况是正常的,因为“对立违抗”的表现就是孩子首先会将攻击面设定为他最亲近的人,所以家长首当其冲会成为孩子们攻击的对象。
“对立违抗”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在孩子的叛逆阶段,面对屡次犯错的孩子,作为父母的我们,经常想通过高高在上的“权威”来迫使孩子听话,比如经常听见有家长说“你再这么做我就要打你了”、“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你再不写作业我就马上关掉电视,以后都不许看。”等等。
类似的话,家长经常有意无意地脱口而出,包括我自己也说过好多次。但是这种暴力语言对孩子们根本没啥效果。
孩子长期在这种语言威胁下,自然而然会感到厌烦,久而久之,十有八九会使孩子的叛逆心理更加增强,因为时代在变化,孩子在成长,他们的叛逆始终是有根源的。
发火之后的第二天,我平心静气地与女儿聊天,试图了解她的想法,但她一言不发,好像不愿提起昨晚那件伤心事。那晚之后,我也后悔自己的“暴力行径”,同时也在不断反思自己过去的言行举止。
可能有些家长也像我一样意识到了,强权解决不了问题,更无法抚慰孩子的叛逆,可是却不知道怎么来应对。有些则以为跟孩子说了,孩子听了,就是沟通了,殊不知,这种错误的沟通方式,根本没从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家长们也不必过于担心,叛逆不是什么不可原谅的错误,也不是什么无法解决的难题。想真正达到跟孩子畅通交流,家长们可以尝试这样做:1、作为家长,首先要认识到,孩子跟家长的沟通困境是每个家长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很多家庭都存在。
2、 改进和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采用“问”的形式,设计问题的内容,运用技巧性的“问”,来了解更多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
3、 创造多元化的沟通交流渠道,沟通不仅仅限制于语言,还有动作,行为等,比如当孩子在和你“对立违抗”时,通常会表现得一言不发,或惊恐,或者眼睛直直地望着你,甚至仇视着你时。
这种情况下,你可能正在气头上,你和孩子的心是隔得很远的,如果我们换个方式,抱着他,跟他说:“你这样做,妈妈很生气,很难过”反而孩子会更容易理解你。同时孩子也不会感觉父母在以压迫式的方式教育他,强迫他接受。
4、将沟通的问题具体化。孩子的思想是很单纯的,因此我们在跟孩子沟通时最好是直截了当,把存在的问题简单明了的告诉他,甚至具体到怎么做。避免语重心长式、空洞式交流。
比如”你要好好学习,你再这么任性,没人喜欢和你玩“这种空洞式的语言不但没有沟通成效,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
5、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安全感。细心的父母可能发现,孩子是很缺乏安全感的,特别是孩子犯错,父母发脾气的时候,虽然你在骂他,可孩子还是想要我们抱他,此时孩子的心里潜意识害怕被抛弃,或者是已经认错在撒娇。
可是在气头上的父母,对孩子的求抱,要么置之不理,要么直接走开,要么大声苛责,孩子就越是闹脾气。
案例:上周末,跟家人逛超市时,看到玩具区有个小男孩坐在地上打滚,原因是因为想他买奥特曼,而家长表示家里已经非常多了,而且他想买的那个价格比较昂贵,起初小男孩是不说话,但也不肯走,母亲过来骂他,无济于事,奶奶也过来骂他,开始哭闹,两个大人一起数落他,想必孩子此时的内心是崩溃的。
最后爸爸过来抱起他,说回去把家里所有的奥特曼摆出来,看看有没有一样的,如果没有就买,这才肯回家。看!孩子最无理取闹的时候,往往也是他最需要爱的时候。谁抱起他,他便会觉得谁理解他,爱护他。
教育孩子是一门任重道远的课程,父母如果与孩子在沟通上有障碍,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在面对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作为父母的我们有必要放低姿态,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用心去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多支持、鼓励,少苛责、谩骂。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心理,听取孩子内心的想法。
因此,作为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应多注意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努力改进沟通技巧,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这里是兔妈妈课堂,更多孕婴知识、育儿心得、儿童心理,请关注我。
相关文章
- 孩子又乖又懂事?家长要开始警惕了,小心“儿童亲职化”现象
- 孩子喜欢宅在家,从不出去玩?警惕孩子成为下一个“塑料儿童”
- 孩子经常出现消极情绪?要警惕“儿童情绪障碍”,别不当回事
- 孩子莫名受伤?警惕儿童自残行为,离“抑郁倾向”仅一步之遥
- 孩子做事摇摆不定?父母要警惕“布利丹效应”,培养孩子决绝果断
- 孩子做错事,家长对孩子骂“你怎么这么笨”,警惕“贴标签效应”
- 孩子做错事,父母对孩子吼“你怎么这么笨”,警惕“贴标签效应”
- 孩子关键时刻就掉链子,越想要的越做不好?警惕“瓦伦达效应”
- 孩子特别难带,警惕过度养育,父母做到这几点轻松带好娃
- 让孩子喜欢和你交流从自己做起
- 儿童节送给孩子的短信
- 孩子“人来疯”?要警惕是“表演型人格”,聪明家长会这样引导
- 孩子“熊猫眼”警惕过敏性鼻炎
- 孩子不和您交流怎么办?怎么才能让孩子和您说说心里话?
- 孩子不愿与人交流,可能得了自闭症,家长要及早巧用亲子游戏防御
- 孩子不愿交流、没朋友,想摆脱“社交恐惧症”,家长尝试这个方法
- 孩子不愿意和自己交流,家长要知道,如何进行亲密的谈天很重要
- 孩子不能成为夫妻感情交流的阻碍
- 孩子什么都不想要?家长要警惕,你的孩子很可能过度“自我压抑”
- 孩子从小争强好胜爱慕虚荣?要警惕“孔雀心态”,4招化解嫉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