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好的父母胆子都大,敢于看着孩子犯错,才能引领孩子走向未来 孩子胆小懦弱皆因父母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2022-03-15 01:41:42孕产
01周末带着孩子在小区里和年纪相仿的小朋友玩沙坑。小朋友玩沙子的时候,大概是妈妈们最轻松的时候了,当妈妈们凑在一起吐槽孩子的时候,有一个妈妈却一直紧张地盯着自己的孩子。

01

周末带着孩子在小区里和年纪相仿的小朋友玩沙坑。小朋友玩沙子的时候,大概是妈妈们最轻松的时候了,当妈妈们凑在一起吐槽孩子的时候,有一个妈妈却一直紧张地盯着自己的孩子。

孩子拿铲子的方法错了,她要说一下;孩子走路蹦蹦跳跳,她也要批评孩子这样不对;孩子游戏的方式稍微跟她规定的不一样,她就要把孩子叫过来讲道理。

可孩子才5岁,在他看来,什么样的玩法都是新鲜的,越不常规的游戏方法才越有趣。而妈妈却不这样认为,她说:“就是想从每一件小事开始纠正孩子,这样他的成长过程中才不会容易犯错误。”

好的父母胆子都大,敢于看着孩子犯错,才能引领孩子走向未来

孩子天生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这里想摸摸、那里想看看,同样的事情会想用不同的做法都去试一次。如果父母不懂保护,非要分明对错,只会扼杀了孩子的天性,掐灭了孩子的创造力。

哲学家萨特说过,“人如果能倒着活,至少可以少犯一般的错误”。怕的并不是做错事情的孩子,而是不会引导的家长。

02

会犯错的孩子更会动脑筋

孩子胆小懦弱皆因父母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2018年10月底,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在大会结束后接受记者访问时,说了这样的话:

“家长不可能代替孩子去成长,要放手让孩子去做事,去犯错。人从失败当中学到的,要比从成功当中学到的更多。创新是教不出来的,但可以引导得来,方法就在于鼓励孩子大胆地犯错。”

闺蜜家的儿子“三四岁、狗都嫌”的年纪,把家里能拆的东西全都拆了,A车的轮子安在B车上,家里的鞋子被他一只只拿出来做配对。

大家说,带这样的男孩子最累了,他一刻也不停,家长一分钟也不能松懈,一不小心就“撕家”了。

可闺蜜说,这样的男孩才是最好带的,因为他自己的心里有主意,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想玩什么,反而不用时刻盯着,只要告诉他基本的规矩,他自己能玩出各种花样。

今年年初,闺蜜老公拼了个飞机模型,没两天就被儿子卸掉了机翼。孩子把机翼卸掉之后,又学着爸爸的样子,左比比、又拼拼,实在没有拼回原样,他又拿着强力胶像模像样地给胶上了。

有一次,闺蜜带着孩子去商场选购扫地机器人,她正跟售货员了解情况,儿子突然力推往地上一躺,开始转圈圈。闺蜜见状头疼得厉害,但她还是耐着性子蹲下来问孩子,为什么要赖地?

孩子说:“我在扫地呀。”原来是孩子看见了扫地机器人工作的样子,便模仿了起来。

孩子胆小懦弱皆因父母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拆家”的孩子,可能有着很棒的动手能力;爱赖地的孩子,也许拥有超强的模仿能力。他们在家长眼里的每一次“犯错”,其实都是对自己能力的提升。

孩子只有在“犯错”后,才会动脑筋想办法去补救自己的“错误”,给孩子犯错的机会,同样也是给他们动脑经的机会。

03

孩子的成长是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知乎上有一个答主聊到了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试错法:

“小时候爸爸说千万不要喝他的药,但看着那碗奇怪的东西,确实很想试试,于是爸爸就给我一小碗,结果一进口就全部吐出来了,再也没和爸爸抢过药喝……”

孩子和成年人不一样,他们的头脑里本是没有对错的,他们的对错观念都是大人给予的。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说,一件事情是对是错,一定要做了才会清楚。

教育专家朱永新在他的书《让孩子创造自己》中提到过,“试错”的过程。孩子的心灵像稚嫩的幼芽,很容易收到伤害。如果做错一件事,就受到父母的严厉批评,以后就再也不敢说、不敢做了,这些都会阻碍孩子的成长。

孩子胆小懦弱皆因父母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收起自己的情绪,给孩子更多试错的机会,他们在所收获的会比我们用语言教授多得多。

演员陶虹在《@所有人》中,提到了她和女儿的故事。有一次她要出门时,女儿不小心将一杯牛奶洒到了地上,她冲上去大声斥责:“你怎么回事?”

当她回过头看女儿时,看到的是一个没有哭,到眼神充满了恐惧的女儿。她说,那一刻她自己都打了哆嗦,瞬间觉得自己做错了。

节目中,陶虹哽咽地说:“如果妈妈都不能包容孩子犯错,那这个世界上谁会包容孩子。”这一杯撒掉的牛奶,也许是孩子第一次尝试自己倒牛奶,也许是孩子想要倒给最爱的妈妈。

心理学家哈塞尔顿和列托发表过一个观点:人类是以不断犯错的方式,来适应世界的美不允许孩子犯错,意味着在谋杀孩子的生命力。

小时候有一个邻居哥哥,从小被人夸聪明,都说是高知的父母养出来的聪明孩子。后来上学了,父母在邻居哥哥的教育上越发用心了,他的每一次作业,父母都守在旁边看着他做完。

家长们都佩服邻居哥哥的父母有这么好的耐心,可我们却经常听到邻居哥哥生气的声音“你会做你做呀。”“我就是不会做这题。”“为什么一定要按照老师讲的方法做,我不能换一个做法吗?”

父母不愿意他在学习中犯错,总是把最正确的解题方式都告诉他,要他按照步骤来做。久而久之,邻居哥哥在学习上、考试中,出错的几率越来越小,而他也越来越不那么“聪明”,遇到事情也不再爱动脑筋了。

犯错是孩子在成长中必然的经历,只有放手让他错,他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04

用yes代替no,开启孩子人生的无限可能

有一次,演员孙俪在微博上晒出一张等等和小花在新房的墙上乱涂乱画的照片,她说以前她也试图想要阻止孩子,可爸爸邓超会阻止她,说别影响了他们的创作,墙纸可以换,可是灵感被抹杀掉就没有了。

这样的情况,在有孩子的家庭中再常见不过了,怕孩子把墙壁画脏,就阻止孩子拿画笔;怕孩子把自己弄脏,就不让孩子玩泥巴……

孩子胆小懦弱皆因父母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曾说:“幼儿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在孩子们伸出双手想要了解这个世界时,家长的一句“no”,就等于切断了他们与这个世界的联系,掐断了他们的创造灵感。

用yes代替no,告诉孩子不用害怕做错,开启他们人生的无限可能。

孩子胆小懦弱皆因父母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有一部泰国的公益短片,讲述了一个贫穷的妈妈和女儿努力种豆芽的故事。

女儿陪妈妈在菜市场卖菜时,看到了隔壁豆芽摊子的生意特别好,于是她问妈妈:“我们能种豆芽来卖吗?”

妈妈说:“让我们试试看”。

妈妈的“试试看”,让她们母女俩在从未做过的事情上,尝试了各种方法。第一次种豆芽失败,妈妈说“我们可以再试一次”。她们从书上看了豆芽的习性,按照书上的方法又种了一次。

第二次按照书上的方法也失败了,偏偏还碰上下雨家里漏水,妈妈的账上也只剩下了500元。但妈妈并没有因此对女儿说“no”,而是又说出了那句“我们试试看”。

这一次的豆芽终于成功了,小女孩看到种出来的豆芽,笑容格外灿烂。妈妈看到女孩的笑容对她说,“这次,我们试试种点别的东西吧。”

短片的最后揭秘了小女孩的身份——奈娜帕蕯利博士,长大后的她获得了泰国的sarnrak计划奖学金,直到她获得了学士学位,短片拍摄时,她正在瑞士进行学术研究。

她在短片里说:“我们可以试试看”就像是神奇的肥料一样,让我的好奇之根成长茁壮,让我的知识之树无限成长。

就像短片所说的那样,家庭能启发学习的无限可能。而学习,往往都是从错误中获取知识,从做错的事情中掌握各种经验。

没有谁的成长是一帆风顺不会犯错的,从孩子迈出的第一步、喊出的第一个音,他们都是在尝试着做,尝试着错;我们都在鼓励他们错,只要他们做。

不被允许做错的孩子,失去了成长的资格;敢于看着孩子犯错的父母,才懂得引领他们走向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