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三流的父母,培养不出一流的孩子,努力的父母才能让孩子出类拔萃 什么样的父母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2022-03-11 09:39:37孕产
每一个孩子都是经由父母来到这个世上,最先接触的世界就是父母为他们打造的小世界。如果父母展现给孩子的,是温柔的世界,美丽的星空,善良的人群,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那等他长大的时候,就有足够的胸怀忍受各种无趣的生活。

每一个孩子都是经由父母来到这个世上,最先接触的世界就是父母为他们打造的小世界。如果父母展现给孩子的,是温柔的世界,美丽的星空,善良的人群,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那等他长大的时候,就有足够的胸怀忍受各种无趣的生活。如果父母展现给孩子的,是世俗的生活,灰暗的黑夜,残忍的同伴,消极、被动的人生态度,那等他长大的时候,就会选择性忽视掉世界的美与善。

父母看待事情的方式,会影响孩子的生活态度。

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父母看待事情的方式会影响孩子的性格,继而影响生活态度,等到最后,也许就影响了整个人生。如果你自己都在混日子,你有什么底气,要求孩子有抱负?如果你自己轻易就被生活打垮,你又怎能要求,孩子不放弃?孩子是最敏锐的观察者,她在用眼睛注视,用耳朵倾听,用行为模仿。

什么样的父母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三流的父母,培养不出一流的孩子,努力的父母才能让孩子出类拔萃

所有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当有一天发现从孩子口中说出一句话,是那么似曾相识,不正是自己曾经说的吗,才会明白为人父母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

父母的三观里,决定着孩子的未来

孩子的成长,往往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对象不是别人,恰恰是自己的父母。央视曾经拍过一部纪录片《镜子》,记录了三个家庭的情感故事。

什么样的父母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其中有个孩子,对着镜头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地相似。”三观正的父母,孩子自然也歪不了;三观不正的父母,孩子就注定要走很多弯路,才能明白究竟哪一条路是对的。

只是,往往都是等到穷途末路无药可救时,才明白问题也许不是出在孩子身上,而是从父母开始,就已经错了。父母的三观,从来都是一个家庭的三观,它会彼此传染,会对孩子言传身教。每一个孩子,在成年后,都会或多或少变成你的样子。父母三观正确,不仅是家庭的福音,更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助力。

俞敏洪曾讲过母亲的故事。

有一次大雨欲来,他家和邻居家都晒了稻谷,可邻居家里没人。母亲带着他先把邻居家的谷子收完,然后才收自家的。 俞敏洪就问母亲:“为什么不先收自己家的?” 母亲回答:“远亲不如近邻。”正是受母亲乐于助人的影响,上北大后,俞敏洪每天都为同学打开水,一打就是四年。有时他忘了打水,同学还会说“俞敏洪怎么还不去打水?”他也不以为意。

什么样的父母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后来,俞敏洪做新东方,到国外找原来那些同学。同学们回来了,可原因却让他意外。他们说:“俞敏洪,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我们知道,你有这样的一种精神,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所以让我们一起回中国,共同干新东方吧。”正是母亲乐于助人、吃亏是福的人生观,最终成就了俞敏洪的成功。

古人云:遗子万金不如教子一经。家族血脉的传承,不是财富的传承,也不是官职的传承,而是文化与观念的传承。留下的财富再多也是会用尽的,只有人的三观,可以润泽久远,世代绵延,陪伴孩子走完充实的一生。

父母的价值观,塑造着孩子的价值观,并影响着孩子未来发展的方向。根深蒂固的偏颇观念,便会造成孩子无法逃避的人生困局。专栏作家李月亮讲过一个故事:

她有一位同学D,父母都是公务员,对当官有着谜一样的信仰,所以一心想让孩子走这条路。D在童年时,父母就经常带他出入官场饭局,学习官场礼仪,还经常给D讲述官场成功案例,父母谈论的话题,总是“谁谁又升了,真了不起”。

在这种观念的熏陶下,D只有一个观念:当官才有出息。他往这个方向努力,从小到大,学习都非常好。硕士毕业后,虽然有机会考博,他却一心想考公务员,足足考了四年,才终于考进体制内。

可是,D的性格并不适合当官: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他根本搞不懂;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他根本玩不转。所以他工作8年,依然在底层,爸妈很不满,每次回家都要追问“怎么还不升”?从工作中,D得不到任何成就感和自我认可;在父母那里,D又得不到宽慰和疏导,长期的失落与压力,让他不堪重负。

什么样的父母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偏巧,后来有个同事升职,此人与他同年考上,还比他年轻两岁。D一下受到了极大刺激,精神崩溃,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必须常年吃药调理。

D本可以走一条完全不同的路。他的性格特质,放在官场上很不合适,但若是在学术界,却很有用武之地。可惜的是,父母给他树立了让他痛苦一生的价值观——他明明没有当官的本事,却认定只有当官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应了法国学者波达斯的一句话:“人的观念、标准,深受家长影响,并根植于脑海。”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父母端正自己的观念,培养出来的孩子,才能鹤立于人群之中。”

犹记得今年年初,那个“与父母断绝关系,12年没有回家过年”的王猛同学。在外人眼里,王猛符合所有“别人家孩子”特征:生长在美满的家庭、从小成绩数一数二、父母文化程度高、考上名校,还出了国……看似优秀的王猛之所以与父母反目成仇,完全是因为父母对其无边界的控制:从小被母亲当成女孩来打扮,几乎所有衣服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来置办;社交受限,因为父母认为“外面的世界很复杂”;被迫参加“毕业旅行”,却全程被当成教育成果被父母“炫耀”……

无论外人看来有多光鲜,只有王猛自己知道,被当成傀儡操纵,被当成商品炫耀,却又被忽视了个人的感受与追求,是怎样一种绝望。孩子对世界,有自己的看法;对人生,有自己的规划;对价值,有自己的认知。

所以,父母要做的,不是让孩子去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而是根据孩子本来的模样、自身的理想、天生的热情,陪伴他去寻找合适的航向。

马克·扎克伯格在小时候就对电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不但没有被制止,反而被父亲重视了起来,还为他请来电脑工程师传授专业的知识。扎克伯格学得很快,不久就能够独立完成较为复杂的编程。在上大学期间,他就创立了风靡全球的Facebook。26岁时,扎克伯格以40亿美元的身价,成为福布斯资产榜上最年轻的入榜人。

扎克伯格出生在犹太家庭。孩子们以后能否像犹太人的前辈马克思、爱因斯坦、卡夫卡等人那样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一直是扎克伯格的父母所思虑的问题。他们和很多对世界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犹太人一样,怀着对全人类的爱心,这种大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扎克伯格家的四个孩子。

谈起如何教育出这么成功的儿女,父亲爱德华说:“我有很成功的孩子们,人们总是想仿效你的模式,但事实上,我们并没有什么方式。父母的确可以为子女安排生活,但这不一定是他们想要的。父母应该鼓励他们追逐自己的梦想。

三流的父母,培养不出一流的孩子。努力的父母,才能让孩子出类拔萃。最好的亲子关系,不是让孩子独自起跑,而是你们共同上进,彼此成就。如果你还是孩子,就要活出自己的人生,而不是父母用自己的格局、三观、思维模式给规划的人生。

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希望你能多读书,提升自己的素质,完善自己的格局、三观及思维模式,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千万别让自己的愚蠢、保守、短见,毁了孩子一生。哲学家卢梭曾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