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叛逆期,是为了走向独立的自己,作为父母的你该知道这几点
长期以来,无数中国父母最大的烦恼,就是自己的孩子不听话。无论这个孩子是几岁。
听话,这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核心。在日常生活中,中国父母夸孩子时,最常用的几个词,就是“听话”和“乖”。这种要求孩子听话的观念深入人心,以至于几乎没有人去想过一个问题,那就是,孩子听话,难道一定是个优点吗?
重点就是青少年的成长问题:一个孩子的成长必定伴随着一对矛盾的心理冲突:脱离对父母等亲人的心理依赖,走向独立的自己。
前者意味着丧失,是辞旧;后者意味着获得,是迎新。在这对矛盾当中,如果后者占据了主要地位,那么尽管不断地有莫名的忧伤袭来,我们仍然会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整体上是积极的、阳光的。相反,如果前者占据了主要地位,抑郁情绪就会成为我们的主导情绪。
但问题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喜欢好孩子。而好孩子的标准:在家里听父母的话,依赖父母;在学校听老师的话,依赖老师。换言之,我们不鼓励孩子的独立性,而是喜欢听话的好孩子。
这样一来,当孩子在躁动的成长中,他们独立的空间受到了挤压,孩子们会觉得自己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家长和老师而活着。于是许多孩子变得缺乏动力,他们会在家里很听话,让父母很放心;在学校也会出色地完成老师和父母交给他的任务,但她却表现得比较麻木,对很多事情都缺乏欲望和追求,其实是抑郁的一种体现,完全的自我封闭。
所以,那些听话的好孩子总是觉得,自己的人生不是自己的,而是父母的,他们是在为父母而活,他们学习、生活的动力来自父母的压力。
如果他们是“坏孩子”,他们就会走上叛逆之路,不理会父母的压力,甚至和父母对着干,父母让他们向东,他们非向西。这种“叛逆”,其实是青少年在争取自己的独立空间,试图成为他自己。这样看来,好孩子似乎比坏孩子更可取。
可是,从十四岁开始,一直到青春期的基本结束,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二个“叛逆期”(大概是三岁左右)。正常情况下,每个青春期的孩子都会表现出较强烈的叛逆心来,不听父母的话,什么事都要自己来。他们这样做,只是为了完成必须完成的任务:脱离对父母的依赖,走向独立的自己。
以正常的速度走完这个叛逆期之后,他们在十八岁左右形成一个完整的“自我”,他们开始基本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这也意味着他们终于成为一个成年人。有了这个“自我”,他们就会有较强烈的欲望,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从而不需要监督也能有很强的动机去追求一些人生目标。
然而,那些过于听话的“好孩子”,他们的父母控制欲望太强,一直让孩子按照他们的安排来学习和生活,而根本没有给孩子独立的空间,甚至严格抑制孩子的“叛逆”。这样的话,这些好孩子的青春期就没有一个正常的“叛逆期”。这将对孩子的伤害非常大,可能会造成两个后果:
01,叛逆期延迟
对于那些过于听话、没有经历青春“叛逆”行为的“好孩子”,这是成长中的一份缺憾。在他们成年后,必定会有意无意弥补这份缺憾。有些人,会到了大学才出现了强烈的叛逆心,故意和父母、老师对着干,故意不认真学习。
年少时的叛逆其实是可控的,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过来的,他们只是寻找独立的自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需要自己的空间和自由。可成年后的叛逆却非常可怕,因为谁都不知道他接下来会做些什么,可能就在某个时间点,他爆发出来,做出常人无法理解的事情。必须注意,叛逆或许会迟到,但早晚会安排出来时间。
02,欠缺生命力
太听话的“好孩子”,会有一种通病,即是对生命缺乏激情。因为,他们努力学习的目的,不是发自自己内心,而是为了满足父母及家人的期待。这是一种刻意的、强迫性的努力。他们对所有努力获得的结果,譬如好成绩、获得的奖赏等都没有太大的热情。
他们的口头禅常常是“随便”,仿佛什么都可以失去,什么事情都不能让他们兴奋。当一个人缺少对生命的激情时,也就对身边的事物失去了兴趣和爱好,这种状态积攒下来,最终会使他们失去对生活的欲望和动力。
在生活中,这种人很常见,比如宅男宅女,整天呆在家里,无所事事,偶尔看看电视,打打游戏,看看小说,对于人生没什么追求,得过且过,对于工作不怎么认真,随便应付。
03:孩子,你为什么不听话?因为孩子想要长大,他需要自由,他需要独立,他需要自己的生活。 成为你自己。其实,这不是一个哲学,这是活生生的人生,如果你成为了一个“个人”,你会生活得自在而饱满,若你没有成为一个“个人”,那么不管你外在条件怎么样,你还是会觉得痛苦、迷茫,并且总觉得人生严重地欠缺些什么。
在中国,没有人教你“成为你自己”,只会有人教“做好孩子”,“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或自私一点“做一个有脸面的人”。这体现在我们的教育上,要么是洗脑式的,洗去你身上的人性,要么是工具性的,只是为了“安身立命”
我们这个社会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压制孩子的自由。声称最重视孩子的中国父母,实际是最容易忽略孩子的。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它自动会指引孩子成长。
相关文章
- 孩子走向独立,第一步从一个人单独睡觉开始,逐渐减少对父母依赖
- 孩子开始“唱反调”?是到了“幼儿叛逆期”,根源主要在父母
- 孩子总说“我不会”,2岁是重要时期,父母用这几点让宝贝更自信
- 孩子成长的3个叛逆期,让孩子把话说完,是父母最好的修养
- 父母如何面对孩子的“叛逆期”?学会倾听,用沟通的方式引导
- 父母把握好孩子一生3个阶段叛逆期,比上北大清华更有成就感
- 父母的信赖,能换来孩子的“干劲”,期待鼓励帮孩子走向成功
- 2岁孩子有叛逆期?父母这几招可以让叛逆的两岁,变成优秀的两岁
- “不要你管!”叛逆期的孩子,能把父母气哭,明白3件事淡定当妈
- 【关注】孩子叛逆期做到这几点,比你吼一万句都管用!
- 让宠物代替唠叨的父母,七只猫治愈了叛逆期的孩子
- 青春期孩子怎么培养独立?心理学:父母也要考虑孩子的感受
- 面对叛逆期的孩子,父母要学会倾听,利用非暴力沟通进行引导
- 叛逆一定没出息?,孩子的“暴躁综合征”,却是父母的福气?
-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父母引发孩子叛逆情绪的十大原因
- 叛逆问题少年,逆袭成世界首富:好父母,决定了孩子的路
- 孩子为什么不和我亲?高控制父母:孩子疏离和叛逆前,你需要醒悟
- 孩子做错事父母别急着否定!做到这几点,坏事或许也能变好事
- 孩子叛逆不服管教?父母掌握这3种方法才能让孩子变乖
- 孩子叛逆?你误会了!她只是想帮父母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