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读书不是完成任务”:关于亲子阅读,你过去的理解都错了 亲子活动不能陪孩子的说说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不久前,跟老同学一起聚会,席间说起孩子读书的事情。在我讲着陪儿子阅读的趣事时,一位朋友有些烦躁的开口了:
“嗨,孩子跟孩子就是不一样,我家那小子就一点都不喜欢看书。”
这下,我们把视线都转向了他,我忍不住问道:“怎么个不喜欢法呢?”
“他妈一边给他读书,他就不停的手里鼓捣这个鼓捣那个,甚至有时候注意力全在电视上,根本就不听。幼儿园老师要求每天亲子阅读,经常就是做个样子拍张照片了事。你们说现在孩子事儿也太多了,大人工作一天够累了,还得搞什么亲子阅读!”
我说:“你们陪孩子读书,还开着电视啊?”
他回答:“我在外面忙一天,回家就只想看看电视放松放松。”
然后大家默契的结束了这个话题,转而去说别的事了。
但是我心里在想,这种大人根本不享受、不营造环境,不想去付出任何心力的“应付式亲子阅读”,怎么可能教出一个爱阅读的孩子呢?
01 真正的亲子阅读是什么?亲子阅读,就是以书为媒介,以阅读为纽带,家长和孩子一起用多种方式读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家长和孩子共同享受书籍的美好,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认知的锻炼、脑部发育都有着莫大的好处。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所有那些有教养、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枕的爱心的家庭。
亲子阅读,是高质量陪伴的最好方式之一。
我有一个朋友,她家6岁的女儿是个出了名的小书虫,只要妈妈陪着读书,就能一本又一本不厌其烦的读下去。
有一次,我们开玩笑的问她:“你为什么那么喜欢读书啊”
小姑娘认真回答:“因为读书的时候,妈妈陪我最用心”。
亲子阅读,一定是亲子在前,阅读在后。孩子在与父母一起读书的过程中,感受到父母的爱意,书本的趣味。从而与家长形成深刻的情感联结,并把阅读同这种情感感受连接在一起,这才是亲子阅读最大的意义。
阅读习惯,是父母送给孩子一生最好的礼物。
最近,全国教育改革有了一项历史性变革。
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国所有中小学生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
全科目考题阅读量大大增加,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表示:现在阅读的要求远远高出了语文教学平时教的水平。将有15%的孩子都可能看不完题!
孩子的阅读能力提升到了空前重要的位置,而阅读习惯,一定要是从小培养的。
美国伊诺斯大学的研究者德多金教授,曾对205名具有较强阅读理解能力的儿童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这些儿童在学龄前就已经具备了相对独立的阅读能力,他们的共同之处是:从很小的时候起,父母就使他们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
而培养孩子爱读书的好习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亲子阅读。
孩子和父母共同徜徉的书籍的世界中,一起听书、讲书、玩书、甚至唱书,这种愉快的记忆会一生留存在孩子的脑海。成为孩子阅读最原始的动力。
有人就这样说过:我为什么爱读书呢?因为看到书,我就感觉很快乐。
02 陪孩子读书,这三种心态千万不能有。目前,有很多家长都意识到了亲子阅读的重要性,也知道应该同孩子一起做亲子阅读,可是行动上却总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导致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家长朋友们要注意,陪孩子读书,这三种心态千万不能有。
一、急功近利,追求表面成果。
常常能听到有家长这样说:亲子阅读好长时间了,怎么孩子说话还是不利索啊?怎么孩子语文成绩还是没提高啊?怎么合上书问孩子,一个问题也回答不上来啊?
这样的家长,就是进入了一个急功近利的误区。亲子阅读是一个缓慢浸润的过程,最重要的地方在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而不是一味强调孩子吸收了多少,能说出来多少,成绩有没有进步。
二、读书像上课,要求太过严格。
有很多家长觉得,读书就要认认真真的,正襟危坐,从头读到尾,然后从学到东西。确实,阅读能起到教育的作用,但是对于早期的幼儿亲子阅读来说,阅读是游戏,绘本是玩具。
每个孩子在最初,都一定是喜欢读书的,因为图画好漂亮,故事好有趣。
可如果在阅读的过程中,爸爸妈妈不是以和孩子一起玩的心态来玩阅读,而是刻板机械的利用绘本来教育孩子,那么这个不愉快的过程一定会激发孩子的抵触心理,造成孩子对书本的排斥。亲子阅读,反而起到了反效果。
三、流于形式,无法真正沉浸其中。
希望孩子喜欢阅读,,可是有很多父母,自己却并不喜欢读书。每天机械性的给孩子讲几本绘本,自己心不在焉,或者一边讲一边不停的拿起手机处理事务。
这都属于:机械性阅读。
孩子是非常敏锐的生物,他能准确的感知出爸爸妈妈对一件事是兴趣缺缺还是饱含热情。亲子阅读,应该是全身心的与孩子交流、互动,父母子女双方都非常享受的一段时光。也只有这样的亲子阅读,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那么,想要高质量的亲子阅读,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03 四个方法,点燃阅读兴趣,提高亲子阅读质量。一、打造愉悦的家庭阅读环境。
有一位老师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班上有一位学习比较困难的后进同学,孩子也不是不学习,就是成绩始终不太好。他就到这位同学的家里去家访。
孩子爸爸热情的接待了他,并带他参观了新装修的大房子,但是看完一圈,他疑惑的问:“孩子的书架在哪里呢?”
孩子的爸爸只能看着空空的博物装饰架目瞪口呆。
一个家里连书架都没有孩子,如何爱上阅读?
亲自阅读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在家中给孩子布置一个或多个阅读角,打造一个处处是书,处处都能读的环境,这样,读书自然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而重要。
所有的墙角,都能是孩子读书的乐园。
绘本封面朝外,能显著增加孩子的阅读兴趣。
柜子的侧边,也可以成为小小书架。
阅读角一定要温馨又舒适。
育儿大V米粒妈说过:“世界上没有比设一个阅读角更简单的事了,有书,有坐下来的地方,就是一个阅读角。”
二、让孩子自由选择书籍和读书的方式。
儿童文学作家沈石溪曾说过:“要相信孩子的审美,引导孩子养成阅读习惯,首先就要在保证内容健康的前提下,放手让他们读自己想读的内容。”
相信每个家长都经历过这样的亲子阅读难题,自己觉得很有意义的书,孩子兴趣缺缺。自己觉得不知所云的绘本,孩子却看的哈哈大笑,津津有味。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一定要符合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现状,而最懂孩子的,一定是孩子自己。大人不要人为的去限制孩子的选择,随着年龄的成长,孩子的精神审美也一定会逐步提高起来。
而家长要做的,就是大量的提供书籍,发掘孩子的兴趣,然后和孩子一起愉快的阅读就可以了。
过分担心孩子的文学审美会因阅读的题材而受到影响,强迫他们阅读超过年龄阅历理解范围的“大部头”书籍,反而容易产生拔苗助长的反作用。
三、给孩子表达的空间,家长只做引导者。
一本书读完,很多家长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喜欢絮絮叨叨给孩子延伸“大道理”。当孩子接收不到家长的意思时,还会反复说,就是想说服孩子。
关于这一点,著名作家黎戈说:“家长想要说服孩子,这其实是在孩子身上找存在感。一个优秀的家长,越是爱孩子,就越应该把自己从孩子身上拉开,不要把自己强加给孩子”。
对这一点,我自己也深有体会,有一次,我给儿子讲龟兔赛跑的故事,讲完后,我忍不住提起来:“你看,小乌龟都跑到终点了,小兔子还在这里睡大觉呢”。
我的本意当然是想提醒他,你看小乌龟坚持到底所以赢得了胜利,小兔子中途偷懒导致输了比赛。
可是两岁半的儿子指着躺在石头上的兔子咯咯笑了起来:“这个小兔子睡得呼呼的,你看它还做了一个美美的梦呢”。
我啼笑亦非,收回了嘴边的大道理,和孩子笑倒在了一起。
每到这种时候都觉得,和孩子一起读书的这一幕,是我生命里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千万不要讲大道理,如果说家长一定要说些什么、做些什么,那么家长最好的职责,就是做好一个引导者。
在孩子稍微大一点了以后,在读一些熟悉的书时,我会有意识的提问题:“诶呀,波波这是怎么了啊。”
儿子认真回答:“他哭了,你看他流眼泪呢。”
“啊,他哭了,他有点伤心是不是,那他为什么哭了呀?”
“因为他的玩具朋友不想跟他玩了,走了,去找新朋友了。”
就是这样很日常的小问答,却可以全面的锻炼孩子的观察力,思考力,共情能力,表达能力等等多项技能。两岁的时候,儿子已经能拿着最喜欢的绘本,把里面的故事从头到尾的讲下来。到现在,甚至还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编故事了。
家长少说,孩子多说,才是正确的引导方式。
四、固定时间,长期坚持。
这是最简单,无须任何技巧的一条,同时也是最难的一条。
2016年,深圳启动了一项针对针对学龄前儿童及其家庭的早期阅读教育公益项目——“阅芽计划”,该项目由深圳市爱阅公益基金会和多家政府部门联合发起,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大型的汉语儿童早期阅读干预项目。
一年多来,由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研究员陈思、终身教授凯瑟琳·斯诺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对阅芽计划进行了跟踪评估研究,而在作为研究样本的1044个家庭中,能够做到每天陪孩子阅读的家庭只有9%。
而在英语国家同样类型的研究中,哪怕是低收入家庭家长,每天保证和孩子一起阅读的都能占到50%。
坚持陪孩子一起读书吧,是午后也好,是睡前也好,选一个自己和孩子都比较放松的时间,每天陪孩子读上哪怕10分钟的书,也许就能改变孩子的整个人生。
《朗读手册》里讲过一个叫艾琳的小姑娘的故事,她妈妈从她出生的第一天就开始给她读书。
在艾琳10个月大时,妈妈开始固定在三餐的餐后给她读书,在妈妈的日记里经常有这样的记录:
“2月4日,早餐后9本书,午餐后10本书、4首诗,晚餐后7本书。”
就在这样长期而稳定的坚持下,艾琳24个月时,已经知道上千个词;4岁时,就可以听长达100页的长篇故事;《朗读手册》的作者吉姆崔利斯给了她这样的评价:
“她表现得既热情,又泰然自若,充满天赋,而且口才极佳,是我见过的最出众的年轻女士之一。”
在美国的一项研究中,中产阶级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在发展中产生的差异大概为33%。而这33%由社会经济地位带来的差异中,有20%都可以通过家庭亲子阅读来弥补。
亲子阅读,我们的目的不是孩子在5、6岁时能懂得多少知识,有多么大的阅读量。而是为了孩子在30岁,甚至40岁之后,都还能饱含对书籍的热爱,对知识的热情。
现在就拿起书来,跟孩子亲亲热热的靠在一起,为他读上一小段吧!
相关文章
- 亲子阅读:没时间陪孩子读书?试试这样做吧
- 聪明孩子读书多,亲子阅读怎样让30元的绘本发挥3000元的价值?
- 陪孩子读书,可以培养3大能力,家长不要忽视了“亲子共读”
- 为什么孩子不爱读书?因为父母错过了黄金阅读期
- 想要有效的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这五大方法不容错过
- 每天要求孩子在家读书,书目不限、时间不限,主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这样做真的错了吗?为什么?
- 每天要求孩子在家读书,书目不限、时间不限,主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这样做真的错了吗?为什么?
- 亲子沟通第一步,我们也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尊重,理解孩子
- 亲子阅读时该怎么问孩子问题?
- 亲子阅读:孩子不识字,如何进行阅读
- 孩子不爱读书?教你几招培养爱阅读的孩子
- 孩子不爱读书?父母别把孩子的黄金时间,浪费在没有深度的阅读上
- 孩子气质不同,决定家长不同的教育方式,互相理解亲子关系才融洽
- 孩子越早开始阅读越好,读书晚了容易变笨,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 阅读,才是最好的“补课”!告诉孩子,多多读书吧
- 18个月就要求开始亲子阅读!父母开杠:孩子又听不懂,白念吗
- 5岁男孩阅读量已超百万:父母这样做,孩子不爱读书都很难
- 与孩子亲子阅读绘本300多本后,会有什么变化?
- 两三岁的孩子,亲子阅读读完了就忘完了?真的吗?
- 为什么建议孩子多读书?因为阅读对大脑有着不可思议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