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孩子与孩子的差距,让我来安慰安慰你
有一天,我的育儿群里,一位妈妈谈起自家孩子和别人家孩子的差距。她特别焦虑,觉得已经发现的差距必须得尽快消灭掉,要不然就“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了。
说实话,“差距”这个词,对我来说还是挺陌生、挺新鲜的,因为养孩子十几年,我几乎根本不去想它。
想看差距,放眼四顾,差距到处都是。比如大人,别人住大三居,你住小两居,别人家是学区房,你家不是学区房,别人月薪3万,自己月薪5千,别人假期境外游,自己假期农家乐,别人家孩子让爸妈又省心又骄傲,自家孩子做个作业恨不得能气死人……如果只看这些,估计人人都得抑郁。
但生活不是这么看的,决定一个人过得好不好的,不是这些,是你自己的幸福感、满足感,还有——有没有在为更好的生活努力。
比如孩子,别人家孩子画画特别棒,自家孩子只会涂鸦;别人家孩子英语吧啦吧啦,自家孩子还一点英语课都没上;别人家孩子乐器都考到了多少多少级,自家这个练个琴都还得费劲催;别人家孩子回回考试班级最高分,自家孩子总得这里那里出点小错,差上那么几分,别人家孩子酷爱运动,自家这只“宅”得不行……
想找孩子的差距,不用出门,坐在沙发上想想,也能想出个百八十条。即便不跟别人家孩子比较,你也很可能发现,孩子离你自己的目标,差距也很大。如果只看这些,哪个爸妈都免不了焦虑。
但孩子不是这么看的。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来发展他自己,不是跟别人比高下的。他的任务是成长,不是消除他和别人的差距。
你不是天才,孩子也不是;你不完美,孩子也不是完美小孩;你不全能,孩子也不全能。每个人的天赋、成长环境、成长经历等因素,也必然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接受这些,我们就能接受那些所谓的差距,一定会永远存在,即便父母和孩子努力消灭了一个两个三个,一定还有四个五个六个在后面等着。
有些差距是真的差距,比如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有的孩子连及格都困难;
有的差距只是不同,比如有的孩子更感兴趣英语,有的孩子更感兴趣中文;
有些差距可能完全是父母因为种种局限的错认,比如,一些爸妈看别人家孩子总是那么乖那么听话,而自家孩子什么都有自己的主张,就认为是差距。其实有差距的并不是自家孩子,而是别人家那个乖娃娃,因为他只知道服从,并没有自我。
咱们可以打一个比方,只看差距,就好象站在一个圆的圆心,往哪边看都是差距,哪个差距都想消除,于是就四面八方地努力,结果是,往这边走一点,一回头发现离那边更远了,最后根本就不知道该往哪边走、先往哪边走,只好困在原地干着急。
不少特别焦虑的父母,其实都是这种情况。不停“鸡娃”,不停驱赶着孩子追逐,总想着我和孩子足够努力了,那些差距就会消失,但往往做得越多,发现的差距也越多,人也越来越焦虑。
把目光从别人家孩子身上收回来,专注于自己的孩子,把他的出生看成一个起点,把他的成长看成一条无限延伸的线,这条路上没有别人,孩子是否在成长,只跟自己比较,不需要和别人比较。孩子要做的,只是站在这个点,超着未来的方向走,你知道,他每走一步,都前进了一点,这样,做父母就会很有成就感。
看差距,你感知到的永远是落后的状态,还会不自觉地把这个信息传递给孩子,孩子由此真的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永远落后的孩子。这是个恶性循环。
看成长,你感知到的一直都是孩子在进步,就更容易用赞许的目光看待他,给他正面期许,由此你对孩子的满意度、孩子在家庭中的处境,都会大大改善。
孩子总是接收到父母赞许、肯定的信息,也会认为自己是一个一直在进步的孩子,他的成长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好。这是个积极的、建设性的机制。
习惯看成长的父母,头脑中是没有差距这个词的,因此孩子的生活中,也没有这个词。大家都很确定,我不需要不停地看别人,只要尽我所能、做好自己就好。这会让你和孩子都甩掉沉重的“差距”包袱,轻松前行。
作者简介:
真心爸妈(徐智明、高志宏):一对真实的爸爸妈妈,本科均毕业于北京大学,真心妈妈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育有两子,一个生于2002年,一个生于2006年。我们在这个专栏中所分享的,都是自己亲身经验、思考所得,所有文章均为原创,欢迎转发分享、评论、讨论、提问。(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真心爸妈已出版的育儿书:养育是不控制孩子,也不懈怠自己。 《育儿基本(1)》分享真心爸妈实现孩子自主生活、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情感的基本教养法则;《育儿基本(2)》,分享真心爸妈与孩子合作的理念和方法。
相关文章
- 妈妈不怨你!家长真的知道如何安慰孩子吗?说这些话只会适得其反
- 安抚孩子说“别怕”?不如用“替代性学习”引导,让安慰更强效
- 谁说养孩子要顺其自然?这就是差距!父母都应该看看
- 孩子5岁前是否看电视,对其影响其实挺大,有3方面的差距
- 孩子伤心的时候,需要的是妈妈的安慰,而不是一盆冷水
- 孩子因为胖而被嘲笑?比安慰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自我认同”
- 孩子在短跑比赛中的结果不理想,为此失去信心,你要怎么 安慰他?
- 孩子是上午生孩子还是下午生,原来差距这么大,宝妈还不知道?
- 孩子智力的“贫富差距”最大影响因素就在身边
- 孩子被“嘲笑”父母不要急于安慰,让孩子明白这些道理,远离伤害
- 孩子被别人嘲笑,别急着安慰,你得这样做才对
- 孩子被嘲笑怎么办?心理学:与其安慰和介入,不如这么做
- 孩子语言差距的形成,不在小学、中学、大学,而在3岁前
- 25岁生孩子跟35岁生孩子有什么差距
- 3岁半孩子哭起来没完是要安慰还是让孩子哭发泄完情绪?
- 3岁半孩子哭起来没完是要安慰还是让孩子哭发泄完情绪?
- 3条日本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中国妈妈忍不了,这就是差距
- “早生”孩子,和“晚生”孩子,宝妈的差距一眼能看出
- 《菲菲生气了》能治愈孩子的不仅有他人的安慰,还有广阔的大自然
- 「七田真小课堂」孩子大哭时,父母这7句话才最能安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