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该保持在哪个范围?一个复杂的问题 父母和孩子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文|温柔虎爸(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小欢喜》里英子与母亲的距离太近,让英子崩溃、抑郁;《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松子的爸爸与松子距离过远,导致松子的一生都蒙上了悲剧的色彩。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到底要保持多长才能产生亲情的“美”?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微妙关系:
1.一个想掌控,一个想逃离
父母倾尽了所有的爱在孩子的身上,为了避免孩子的人生轨道出现差错,父母就事事掌控,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给孩子最好的安排。从孩子的穿衣饮食,到未来择校工作,甚至是结婚对象,都要保证给孩子最好的条件,他们认为这才是父爱母爱的正确表达方式。
而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长大成人就要学会独立自主,只依靠自己。而父母的严格掌控,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孩子为了自己的自由,能够主导自己的人生,就会想方设法地逃离父母的身边,不愿再被操纵。
比如宋倩和英子,一个想逃离,一个却想为孩子计划好下半生。
2.一个“长不大”,一个想迫切长大
“长不大”的父母想让孩子随时得到快乐,于是放下自己权威的身份,让孩子把自己当成朋友,当成玩伴,这样的父母像是一个长不大的老小孩。而孩子迫切想要成为大人,想要抛弃幼稚获得成熟,则会嫌弃父母的“幼稚”,双方心理年龄对调。
事实上,控制型的父母也是自身的一种长不大。
但是在任何时候家长都只展示玩伴这样一个身份的话,孩子就没有高一级的精神支撑,他们不知道分寸的界限在哪里,对家长没有十分的信任感,家长得不到孩子的敬重。
3.一个“懒得管”,一个想被管
孩子一出生家长就要肩负起一个重担,至少在20年的人生里,他都要为孩子而忙活。当家长为家庭而忙碌的时候,难以兼顾到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长心里准备不充足,没有信心去对孩子进行真正的教育,所以就会在表面看起来是“懒得管”,比较放任孩子,让他无拘无束。
但孩子会渴望家长的管教,因为那是一种关注,孩子需要家长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对他有积极的回应,希望感受到家长对他的爱。彼此之间别扭又矛盾,关系忽远忽近。
▎ 这几种关系说明我们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是什么样的?
1.“负距离”——时间、空间的相互渗透
控制欲强的父母要求自己与孩子的时间、空间上必须要一致,即要掌控孩子的时间分配,他的自由,他的社交等等,严格控制孩子的一切。
这种控制让孩子与父母达到了一种“负距离”,正距离的方向是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大人,而负距离的方向是一个没有主见、只会依赖父母的“巨婴”。
2. “拉扯”——一来一回,相互挣扎
孩子从小就有一种依恋的心理,在早期的时候如果依恋没有得到家长的满足,就会形成一些性格障碍。到孩子成长到青春期,孩子认为自己已经发育成人,独立自主意识十分强烈,不愿再受父母的管教,但同时他们又因为经验不足而对父母依旧依赖,在这种矛盾心理下自我挣扎。
3.“可望不可即”——看似和平,实际上安全度为0
当家长忙于事业而忽视孩子的时候,不会有控制,不会有挣扎,看上去彼此之间的距离是稳定而安全的。但是实际上,彼此用来维系距离的亲情会容易坍塌,难以修复,最终会渐行渐远。
“家庭不单是身体的住所,也是心灵的寄托处”。
如果家长与孩子之间没有了交流沟通,孩子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全然消失。家对于孩子来说只是一个空房子,真正意义上的家是充满亲情的温暖和幸福,而不是家长的冷漠态度和亲情漠视。
▎ 无论是什么距离,家长的初衷是什么?
1.远离伤害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所以他们预先铺了一条完美的人生之路,希望孩子在自己的指引下,远离一切的伤害。无论是外部的威胁到生命的伤害,还是内部心理上面的伤害,他们都尽力替孩子规避,保驾护航。
但是因为太过于小心翼翼,过度保护,孩子反而不能体会到亲情的可贵,越是束缚就越是挣扎,甚至因为父母的爱而产生怨恨,造成了一出亲情的悲剧。
父母要适当地注意保持亲情的距离,让孩子在适当的范围内体会到父母的爱,学会感恩。而且,人生不能总是一帆风顺的,只有体会了挫折才能享受成功。父母不必时刻为了孩子思虑,放手让孩子扬帆起航,他比自己想象中的更加强大。
2.有所建树
人生来是要实现自己价值的,家长希望孩子可以在他们的帮助下,能够有所成就,才能不辜负他们的付出。
像幼鹰学会展翅飞翔,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把他们推下悬崖,而在平地上悠闲的幼鹰学不会飞翔。
虽然方法残酷,但是道理是基本一致的——孩子要学会独立自主,需要经受挫折的考验,才能算得上健康地成长。
家长想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于是刻意不去关注孩子,让他依赖父母的心理能够消除,变成一个能够承担责任、独当一面的人。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孩子才能去勇敢追求自己的事业,有所建树。
但是在现实中,对孩子不管不顾是一种冷暴力,孩子的心灵会受到严重的伤害,在情绪保持低落的情况下,没有办法去实现自己的价值,他甚至会怀疑和贬低自我价值。
家长可以通过挫折教育来帮助孩子体验挫折、困难,教育他们去独立自主。
3. 靠近幸福
家长希望通过亲情,能够让孩子有充足的幸福感。在幸福氛围里长大的孩子,他会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他对挫折、困难的免疫力,勇敢而自信地去改变逆境,获得成功。当孩子有自己家庭的时候,他也同样会把在家庭里保留和延续这份幸福感,一生都快乐健康。
幸福感会因为家长与孩子的距离而有所增减,所以距离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即对孩子有管教但不会强行控制,让孩子独立自主但不会忽视孩子,才会对孩子和家长都有益处。
父母与孩子的距离能对彼此的亲情有所影响,距离要恰当,亲情的松弛程度才会最合适、最舒服。
今日互动话题:你与孩子的距离是哪一种程度?你要怎么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呢?欢迎留言分享。
————————
我是一名三岁宝宝的爸爸,育儿是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宝宝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更细致的关怀。大家在育儿过程中遇到问题都可以来找我共同探讨,一起解决。
我是温柔虎爸,每天在带娃养娃中与宝宝一起成长。
每天分享育儿经验,欢迎各位宝爸宝妈与我共同分享养娃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相关文章
- 一个不懂放手的父母,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陶行知:教育孩子,父母统一战线很重要
- 一个扮黑脸,一个扮白脸,父母教育方式不统一,孩子越来越难管
- 孩子“压抑式的成长”,就在家长不经意之间,父母您中招了没?
- 孩子和父母不在一个频道上?看看是不是没有面对他的感受
- 孩子对不起,我不愿看你卑微的成年,我必须做一个狠心的父母
- 孩子要穷养?一个整天“哭穷”的父母,只能养出“心穷”的孩子
- 孩子走向独立,第一步从一个人单独睡觉开始,逐渐减少对父母依赖
- 孩子:想和父母们谈谈,为什么我不想当一个聪明的孩子
- 父母与孩子沟通出现误解,是因为因果关系错误,不在同一个频道上
- 父母偏爱,会给孩子多的家庭造成什么影响?一个故事告诉你答案
- 父母和孩子能成为朋友还是敌人?结果取决于你们之间的“博弈”
- 父母应该教第一个孩子做的10件事,使他们成为年幼孩子的好榜样
- 父母怕孩子走丢,在娃身上绑一个氢气球,不料把人贩子给乐坏了
- 父母要知道的——孩子们的拖延症和情绪之间的关系
- 父母该不该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这则小故事让你醒悟
- 父母适当的扮弱,让孩子成为一个“小大人”,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 父母,欠孩子一个道歉,这份尊重你得还给他
- #智慧父母指南#如果不想养出一个叛逆的孩子,一定要让他吃三种苦
- ''如何说''''怎么听''|父母切记:沟通方式,决定孩子与你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