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当付出变为“病态”,需要治疗不仅仅是孩子,还有父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治疗首选

2022-03-07 08:46:24孕产
文|温柔虎爸(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人们常说:世界上最无私的爱就是父母对于孩子的爱,这是一种不计成本,不求回报的爱。特别是对于中国的父母而言,对于孩子付出的要更多。

文|温柔虎爸(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人们常说:世界上最无私的爱就是父母对于孩子的爱,这是一种不计成本,不求回报的爱。

特别是对于中国的父母而言,对于孩子付出的要更多。很多家庭的生活都是完全以孩子为中心的,夫妻二人倾之所有为孩子创造最好的教育环境,生活环境,要在孩子身上付出无数的时间和金钱。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父母付出都能获得回报的,很多父母收获的是孩子的叛逆,以及与自己想法截然相反的孩子的成长轨迹。

当付出变为“病态”,需要治疗不仅仅是孩子,还有父母

究其原因,是因为父母的付出是一种“病态”的付出。

那么什么是病态的付出呢?病态付出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小宇的爸爸妈妈对于他有些十分高的期待,妈妈辞掉了银行的工作专职照顾小宇的生活。每天小宇没起妈妈就起了,小宇睡下妈妈才睡下,小宇写作业时妈妈一直陪在旁边端茶递水。为了不干扰小宇的学习,家里电脑电视都没有,周末也都是妈妈陪着小宇在家学习,只是偶尔会带小宇逛逛街。

小宇十分羡慕别的小朋友,因为他们都知道各种好看的动画片,周末都能到游乐场去。

小宇也央求过妈妈,可妈妈总是回答:“为了你,我班都不上了,我都没要出去玩,你玩什么?”从此,小宇再也没提过这种要求,只是越来越沉默了。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治疗首选

小宇的妈妈就是一种“病态”的付出。

▎ 家长的付出为什么会演变成一种“病态付出”?

1.专制独断的方式遇上自由烂漫的天性

不可否认,很多家长的不明智行为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为了孩子能更优秀。然而,家长们却用错了方法,他们用专制独断的方式去要求孩子,这种态度成人都未必能接受,更何况是天性自由烂漫的孩子呢?

大四时期我在做家教的时候曾经教过一个孩子——同同,她的房间里没有任何的玩具或是玩偶,只有书架上一摞摞的名著。

事实上,我觉得她其实看不懂,字都没认全的孩子,我不奢望她能够看得懂《红楼梦》或是《莎士比亚诗集》,我觉得她应该看的是《小王子》或是《喜羊羊与灰太狼》。

可我不是她的父母。

当时,我的背包上挂着一只轻松熊的小玩偶,她看到后很惊喜地问我:老师,你能偷偷送给我吗?我说:你为什么不让爸爸妈妈给你买?我其实算不上一个好人,因为我自己也很喜欢这只轻松熊,不想让出去。她当时就沉默了。

我突然觉得,她有一股成熟的劲儿,毕竟在那个年纪的我,碰上这样的可爱的东西,哭闹着是一定要拿到手才罢休的,我家小老头还为此苦恼了很久。

我是后来才注意到,她的爸爸妈妈对我这个“小老师”很好,对女儿却是感觉在对待一个“犯人”,每天吃什么、学什么、做什么,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我有一回去校门口接她的时候,她那个滑轮的书包我甚至都差点拉不动。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治疗首选

对了,我的学生的父母,也就是她的家长,还是某所大学的教授。

2.无尽头施压碰上无出口的减负欲望

很多家长其实都和小宇的妈妈一样,给孩子无尽头的施压,无时无刻不盯着孩子学习,并且不给孩子任何放松的机会。在他们看来,一刻的放松都会给无数个人超过自己孩子的机会。这样一来,本来就压力巨大的孩子,有没有减轻负担的放松方式,自然会有心态变化。

我记得我第一天去做她的家教的时候,她妈妈说:同同就拜托你了!我们平时忙课业,你比较懂小孩的心思,你来教我们很放心。

但是我后来发现事情不是这个样子,家教一次是3个小时,中间我可以休息半个小时,但是同同的妈妈平均每20分钟就要进一次房间,问我教到哪里、同同有什么反应,我经常被打断并为此而苦恼了很久,可是又无法直接说明。

同同每次都说,还行,我能跟得上老师,我当时只觉得,这样下去我这个课程是上不完的了。

同同说,那半小时是她每天最开心的时段之一,因为我可以陪她玩一会儿,她也可以玩我的轻松熊。

每天就只有这一点点时间属于自己,多可怜啊!所以我后来毕业不能做家教的时候还是偷偷送礼她一只轻松熊,我觉得她的父母应该会同意的。

3.“我以为”的理念撞上“我想要”的诉求

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都是懵懂无知的,而自己却是经验丰富的。所以孩子的想法理所应当没有家长的全面和正确。所以家长就会凭借自己所认为的事实去帮孩子做一些事情,去给孩子付出自己认为应该的努力。可现实往往是家长所付出的并不是孩子想要的,孩子想要的诉求并不是家长所以为的理念。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治疗首选

比如说,同同可能想要的是一只轻松熊,可是她的父母只会把她的书架填得满满当当;同同可能想要的是和父母一起去公园放个风筝,可是她的父母只会把她丢给我,然后自己去做自己的研究。

我觉得,我那时候比他们更像是同同的家长。

▎ 家长的付出变成一种“病态”,说明什么问题?

1.家长和孩子本质上无法处在同一个轨道上

虽然说家长和孩子应该是平等的,但事实上家长和孩子并不是属于同一阶级的。本身就不是同一阶级的双方又如何能把所有的付出和需求完美契合到一起呢?

就像是购物时的买方和卖方一样,卖方永远都会认为买方有一些过分的不合理的要求,而买方同样认为卖方的很多设计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孩子和家长本质上就无法处在同一轨道上。

比如,同同在他们的眼里,只有7岁,什么都不懂的年纪,所以他们事无巨细地打算好;可是他们也忘了,同同是个孩子。

2.双方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恋型人格”

当家长的付出变成一种“病态”时,往往并不只是家长一方面的问题。双方可能都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了。

家长往往看中的是:“我都为你付出那么多了,做出了那么多的牺牲,你为什么就不能听话、懂事一些呢?”而孩子往往想的是:“我每天都被你管的那么严了,怎么就不允许我放松一下自己呢?”

同同偷偷和我说过,她想溜出去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特别是当她把作业都完成得很好的时候,她觉得自己有理由,爸爸妈妈会让自己出去玩个一两个小时;可是,同同的爸爸妈妈却总是觉得她还可以有进步的空间,不要浪费这些时间。

就是在这种“我觉得”的想法中,同同每天只能和我玩半个小时。

3.缺乏理智、有效的沟通方式

如果说父母的付出成为一种病态时,那么往往伴随而来的是父母与孩子直接的有效交流减少,争吵变多。也可以说是,因为双方一直缺乏理智、有效的沟通方式,才会让父母感觉到孩子不理解自己,不体会自己的付出,才会造成父母“病态”的付出。

同同虽然没和父母哭闹过(至少在我面前没有,她家教很好),但是我不知道她再长大一些会不会也能继续接受这样的家庭教育方式,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总有着很多的意外和可能。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治疗首选

▎ 这种“病态”的付出,结果会如何?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治疗首选

1.父母的抑郁

我们能看到很多类似的电视桥段,父母含辛茹苦的把孩子养大,为了孩子节衣缩食,让孩子吃的更好,穿的更好。然而换来的却不是孩子的成材,甚至很多都没有真正成人,于是父母痛哭流涕。他们哭的是对于孩子的失望,也是对于自己这么多付出的不甘与不值。

我记得当时学校里有一个高三学生(老师的孩子)跳楼的事件,据说是考试压力太大受不住所以抑郁休学了半年,终于选择了这样的方式。他走后,据说爷爷也跟着走了,妈妈陷入了抑郁。

2.孩子的叛逆

《小欢喜》中的宋倩就是一个典型的“病态”付出的代表,为了英子她几乎是倾尽所有,全身心的扑在了女儿的身上。但这种付出让英子感觉到了沉重,沉重到自己几乎就要背不动了。于是品学兼优的英子开始离家出走,开始对妈妈大吼大叫,甚至想要去自杀。

这就是孩子在承受了父母这种“病态”的付出之后会出现的叛逆。

3.双方关系的破裂

并不是播种就一定有收获,“病态”的付出就像是给禾苗施多了肥料,可能会让禾苗变得枯萎,变得脆弱。这种状态下的孩子会不愿和父母沟通,会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而这样的行为也宣告着父母与子女双方关系的破裂。

我可以这么说,假如同同和她的爸爸妈妈之间一直都是这样的相处模式的话,抑郁跳楼事件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我相信同同,她是个懂事又理智的孩子。

​▎ “健康的付出”应该具备什么特征?

1.不会让孩子感觉到压力

无论是什么人相处,都要保有一定的安全距离,父母和孩子也不例外,孩子需要适度的空间,不应该时时刻刻有被监控、被掌控的感觉。父母只有把自己的付出保持在一个适度的量,能让孩子感觉到舒服而没有压力,这种付出才是良性的付出。

我家小老头一直都是“放养”我,一个初三的小女孩大半夜自己坐大巴车去深圳,半夜自己在车站等人,我现在想想都觉得后怕,可自己当时就是这么勇敢的一个人,因为能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所以做什么都充满了一腔热血。

2.与孩子能有效的沟通

很多九零后的童年回忆《家有儿女》中,夏东海和刘梅是一对模范夫妻,也是育儿专家。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们的家庭氛围特别活跃,每个家庭成员都有发言的权利。

无论是品学兼优的小雪,还是调皮捣蛋的刘星,或者懵懂无知的小雨,他们都积极的和父母进行很多有效的沟通,让父母知道自己都需要什么。所以刘梅和夏东海的付出从来都会让孩子感觉到舒适。

3.能够感受到孩子的回报

《家有儿女》中的小雨扮演者尤浩然曾经出演过一则名为《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令很多人动容。

其实每个孩子都像小雨一样,他们能看得到父母的付出,他们一样懂得回报父母。所以一旦父母对孩子有了健康的付出,是能够在生活的点滴中看到孩子的回报的。

一个好的父母不一定能够教育出好的孩子,但是爱孩子的心孩子肯定是能够感觉得到的。希望每一个父母能在照顾好孩子的同时也过好自己的人生,不要因为自己的“病态”付出而伤害了孩子和自己。谨以此文献给家长,共勉!

今日互动话题:你是否曾经对孩子有过病态的付出呢?看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启示吗?欢迎下方留言交流。

————————

我是一名三岁宝宝的爸爸,育儿是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宝宝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更细致的关怀。大家在育儿过程中遇到问题都可以来找我共同探讨,一起解决。

我是温柔虎爸,每天在带娃养娃中与宝宝一起成长。

每天分享育儿经验,欢迎各位宝爸宝妈与我共同分享养娃过程中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