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有多坚强孩子就有多坚强,父母的坚强,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父母的坚持就是孩子的坚持才能成功
我平时喜欢看女排,但凡是女排的比赛我都会看,特别喜欢朱婷,看朱婷比赛赏心悦目,有一次看到网友评论说,“每次赢得比赛,队员们都喜极而泣,只有朱婷笑得最灿烂。”这么一说,真还提醒了我,朱婷确实很少哭,只记得在2015年,取得世界杯冠军的时候,朱婷哭得稀里哗啦。除此之外,好像无论输赢,朱婷都没有落过泪。
一个人能在人生低谷或者人生高潮的时候,都能露出从容、自信的微笑,恐怕只有内心足够强大的人,才能拥有这样的胸怀与气度吧。
苦难,有可能是财富,也有可能是灾难有人说苦难是财富,有人说苦难是灾难,每个人对苦难的态度和处理方式都不同,所以,苦难作用于一个人身上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读大学时,和我同寝室的一个老乡小A每天都不开心,总是紧锁着眉头,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还时不时地去外面喝酒,喝得酩酊大醉,需要两三个人拉着拽着才能回来,回到宿舍能折腾一夜,吐得一塌糊涂。
后来,与小A熟识后,我才知道她父母关系不好,经常打架,就在她读大学前,父母离婚了,这就是让她郁郁寡欢的原因,有时她妈妈打来电话,向她抱怨几句,她就要哭上半天,因为整天魂不守舍,学业也落下了很多,挂了科。
小Z住在我上铺,是个阳光快乐的女孩,给我的感觉是嘻嘻哈哈、大大咧咧,很少看到她有什么烦心事,有了烦心事,就买一些零食,让我陪她吃完,就又变得没心没肺了。
有一次,外面聊起小A的家庭,小Z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啊!我父母在我读初中的时候就离婚了,我妈养活了我和弟弟,日子过得虽然辛苦了点,但我们很开心啊!”
小Z的话让我吃了一惊,我原以为父母离婚了,孩子会很难过,尤其是像小Z这样,妈妈一个人工作,养活两个人,日子该有多难。但在小Z身上我看不到一点“苦难”的痕迹,比我们这些生活在幸福家庭里的孩子还乐观、阳光、积极,也更加坚强,每每到了月底,小Z的生活费开始捉襟见肘时,她就会笑着说:“又到了减肥的日子了。”
所以说,苦难是不是坏事,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取决于你如何看待苦难,如果你把它当成通往幸福的考验,你就会淡定很多,从容很多。相反,如果你认为它剥夺了你的快乐与幸福,你就会变得焦虑不安,满腹怨恨。
事实上人生只有经历过苦难,才能彰显出幸福,我们在看电视剧、电影的时候,都会发现里面的主人公都是历经了种种磨难,克服了万千困难,才实现了人生价值,达到了人生高度。害怕苦难,把苦难当成无法逾越的灾难的人,终将深陷于灾难之中无法自拔。
父母的坚强,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我一直奇怪,是什么让让朱婷在面对输赢时,能够安然若素,看过她的家庭教育后,我终于明白了这样一句话:父母的坚强,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朱婷出生于河南的农村,家里一共有6个孩子,朱婷唯一的弟弟因白血病夭折。家里子女众多,家庭负担很重。朱婷12岁那年去了体校,父亲经常驾驶家里的农用三轮车载着她去市体校训练,上体校每年的学费要上万,父亲却没有放弃,四处借钱支持女儿。
在求学期间,父亲意外受伤,腰部骨折,为了治病,欠下了不少外债,但父亲为了不让朱婷担心,一直瞒着朱婷。朱婷在电话中告诉父亲想吃家里的馒头和咸菜,父亲就每个星期都开着农用三轮车给女儿送馒头和咸菜。
朱婷成名后,当年送她上体校的农用三轮车被作为纪念品收藏在周口市,工作人员来取车时,朱婷央求父亲再开着三轮车载她一次,父亲便开着三轮车载着朱婷在村子里转了几圈。
朱婷经历过苦难,而在她苦难的背后都有一个坚强的身影——父亲。坚强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风吹雨打中锤炼出来的,而在锤炼的过程中,家庭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坚强也不是口头上说出来的,而是父母身体力行、生动地呈现给孩子看的,父母对待苦难的态度、乐观的精神,以及坚韧不拔勇敢拼搏的行为,都将鼓舞孩子前进,让她们知道在苦难面前,唯有前进才是唯一出路。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谁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学会坚强,就掌握了生活的技能,学会了坚强,就将生活的主动权握在了手里,学会了坚强,才能笑看人生,波澜不惊。
相关文章
- 孩子厌学父母应该怎么教育?
- 孩子天生易怒?慢热?教育专家:父母学气质分析法改善孩子性格
- 孩子总遭欺负?或是父母“善良教育”惹祸端,太善良并非好事
- 孩子打架,家长在群里开撕: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 孩子的成长教育过程中有哪些方面是父母应该重视的?
- 孩子的生命教育课:学会这三招,再普通的父母也能成为优秀的老师
- 孩子的行为反应父母的教育,培养“羞耻心”,让孩子懂得保护自己
- 孩子面前父母永远是坚强的,聪明父母要懂得示弱,孩子更有责任感
- 教育孩子别太急躁,应尽量保持耐心,父母行为往往是在为孩子示范
- 教育孩子应该用哪种方法?如何教育一个三观正,有抗挫折能力,乐观坚强勤劳的好孩子?
- 教育孩子很难?很多父母都这样做
- 教育孩子是父母一场修行
- 教育孩子父母要求同存异,同心协力,教会孩子协调矛盾
- 教育家:见过情商低的父母,就是不停地给孩子讲道理
- 教育的误区:孩子的虚荣和攀比,来源于谁?父母该怎么做?
- 教育说:孩子,不管你遇到什么挫折,健康活着才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 教育|孩子:父母在意的不是你的分数,而是你的自我认知和管控
- 父母上进是对孩子最大的教育!“榜样的力量"父母都应该了解下
- 父母不发火,孩子的人生有多美好?教育专家这样告诉你
- 父母不是天生的教育家,但却是最了解孩子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