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校园欺凌现场」让霸凌悲剧不再重演,情绪教育是关键 校园欺凌应从教育入手

2022-03-05 01:19:51孕产
陪伴每个父母和小孩,成为更好的自己。搜寻公众号 "亲子天下"(微信 ID:cn-parenting)关注(图片来源:Shutterstock)文:游昊耘2019年来到了尾声。回首这一年的热门话题,第一个想到的关键词会是什么?校园欺凌、校园霸凌!

陪伴每个父母和小孩,成为更好的自己。

搜寻公众号 "亲子天下"(微信 ID:cn-parenting)关注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文:游昊耘

「校园欺凌现场」让霸凌悲剧不再重演,情绪教育是关键

2019年来到了尾声。回首这一年的热门话题,第一个想到的关键词会是什么?校园欺凌、校园霸凌!霸凌问题可能造成终身心理的阴影,学校就如同孩子的第二个家,当霸凌在学校、在班级内发生,被霸凌者想逃也无处可逃。校园霸凌层出不穷,为何难以根绝?严惩就能杜绝霸凌悲剧一再重演?

很多霸凌事件,是从小群众起哄开始才逐渐演变成集体霸凌事件。如果家长、老师能在状况恶化前防微杜渐,也许就能阻止霸凌发生。《亲子天下》带您走进霸凌现场,具体理解霸凌者的行为动机,TA背后的恐惧,并且访问专家,分享他们成功化解霸凌的实战经验。


其实,我每天都担心下一个被霸凌的就是自己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升上小学三年级,人缘很好的小雅很早便建立了自己的交友圈,也认识新朋友小可。但过没多久,小雅开始觉得小可总是一次次使唤她做事、莫名其妙凶她⋯⋯

班级人气王,成为排挤他人的霸凌者

「我们应该要给她一点教训吧?」老师、家长没注意到的关系霸凌,从小雅说出这句话开始,蔓延至整个班级。小雅是班上人气王,当她刻意在班上孤立小可,没人敢伸出援手。

小可被迫过着独来独往的校园生活。没人愿意跟小可同组;每当小雅接过小可发的考卷,小雅总毫不避讳地将「被弄脏」的双手往衣服擦;小雅甚至找了几个好友,趁小可还没到校前,倒一滩水在对方桌上,直到小可到校,一群人在旁装傻嘲笑……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同一时间,某中学校园里也有一名女孩小桃,被全班孤立。

过去,她曾有几位一起玩、一起念书的朋友,日子久了,朋友将成绩中等的小桃归类成「不爱念书」的人后,这些孩子担心自己学业会被小桃拖累,过没多久,她也成了班里的隐形人。

中小学就如同孩子的第二个家,当霸凌在班级内发生,被霸凌者想逃也无处可逃。像小可、小桃这样的被霸凌者,他们不懂自己做错了什么?他们绝望的是,即使勇敢说不,霸凌就会结束吗?他们渴望知道的是,有谁敢站出来支持我?

两败俱伤的霸凌者与被霸凌者

然而,受伤的不只是被霸凌者,被外界视为「可恶的」、「过分的」、「强势的」霸凌者,内心其实也有看不见的痛,无法将霸凌视为事过境迁的回忆。

「很难原谅当初的自己,就算道歉了,还是很惭愧自己曾伤害过人,」过了十余年,小雅从名校毕业、任职知名媒体,看似一帆风顺的人生,每每只要看见霸凌新闻,罪恶感就如影随形。

校园欺凌应从教育入手

国外研究及媒体报导都曾指出,参与过霸凌事件的孩子,无论欺负或被欺负,都很难抛开霸凌的记忆。

霸凌者带着说不出口的懊悔,犹豫是否该向被霸凌者道歉,也有直到现在仍无法面对过去伤害过他人的霸凌者。他们不知如何处理情绪,情绪起伏极大、社交上也更容易出问题;被霸凌者若没有经过适当辅导或陪伴,则更容易没自信、陷入长期忧郁,甚至伤害自己。

坦言曾霸凌过他人的小雅,向《亲子天下》剖析当初的自己,希望让更多人了解,究竟霸凌者想从伤害他人得到什么?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小时候看太多电视剧,受媒体影响很深,」年幼的小雅是电视儿童,无论电影或动画卡通里,电视剧里的好坏两派总是对立,好人会用各种方式,击败那些做坏事的人。

年幼的小雅决定用言语煽动、行动号召几位曾是小可共同好友的女孩,一起打击欺负自己的坏人。当时的班级氛围也让小雅感受到大家的支持,甚至得到仰慕的眼光与强烈归属感。

小雅说:

愈来愈觉得自己在做对的事情,建立一个无论做什么,别人都会挺你的王国。

但当时的小雅没有意识到,王国外的敌人不是千军万马,而是手无寸铁的十岁女孩。

不想变得孤身一人,所以要快点抓到『替死鬼』

将小可视为霸凌对象,小雅虽然得到其他霸凌者的认同,怕被排挤的恐惧却也如影随形。

除了受电视剧影响,小雅也承认,自己看着好友诽谤小可时,她也愈来愈害怕,哪天如果被这些人看不顺眼,下一个被孤立的人是不是自己?

小雅思索许久后说:「最深的恐惧是不想变得孤身一人,所以要快点抓到『替死鬼』。」

恐惧一再加深,霸凌不曾停歇。但讨厌小可的情绪,却不曾因欺负她而缓解。「倒水在她桌上,只得到一时快乐,我还是不喜欢她。」小雅直言。

从小到大,没人告诉小雅如何正确抒发情绪。她知道自己不喜欢小可,但不知如何处理这份情绪,最后便以错误的方法传达给对方。

年幼的小雅曾向家人寻求抒发讨厌的方法,但最常得到的响应是「不要理她就好了」。没人引导的孩子无法理解,要如何同理一个一直使唤、催促、凶她的人。「很难不理她,和由她而生的情绪,」小雅说。

老师的一句话迎来转机:你可以不喜欢他,但不能伤害对方

维持一年多的不对等关系,在老师的觉察与后续引导之下,迎来转机。

某次小可发考卷,小雅又将手往衣服用力擦拭时,恰好被班导师撞见。原先小雅以为要被臭骂一顿,却只得到老师的一句:「为什么要用手擦衣服呢?你的手弄脏了吗?」

放学后,老师把小雅找来聊天,她不提及小可、不劈头就骂,花了数十分钟了解小雅的情绪,尝试同理霸凌行为。也许,她仅是想婉转提醒老师都看在眼里,但小雅却十分感谢当初老师的引导与倾听。

这是第一次有人坐下来,倾听小雅的感受,引导她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告诉她:

「你可以不喜欢一个人,但不能因此伤害对方。」

校园欺凌应从教育入手

对年仅十岁的孩子来说,老师说的任何话,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

小雅从那天起,或许出于惭愧,也可能只是怕被老师处罚,但从那天起,小雅便不再欺负小可。

其他霸凌者看见主要霸凌者退却,也不再疏远小可,王国终于瓦解。两人的关系也从不平等,回到疏离陌生,直到小雅向小可道歉,双方才踏上和解的起点。

同一时空下,另一位被霸凌者小桃,虽然没有老师引导,也在高中好友的倾听与陪伴中,疗愈中学时被欺负的伤痕。「前阵子她传了好长一段讯息想道歉、和好,但我只做得到已读不回。」小桃缓缓说着。

尽管不是每段受过伤的关系,都能迎来和解,但正如小雅在访谈最后所说:「说再多道歉,都是在找借口原谅自己。要永远记得你曾经伤害过人,努力当善良的人。」


图解霸凌事件里的三角关系

一张图带你搞懂霸凌者的真实心境、如何陪伴被霸凌者走出阴影、身为旁观者除了沉默,还可以做其他选择。

霸凌别人的TA,在想什么?

亲子天下制图

「看到别人的弱点就想嘲笑他,好像自己有多厉害。结果中学被排挤,才知道有问题的其实是自己。」-霸凌者 A

「因为过去被欺负过,我害怕再被孤立,所以升班后决定强势一点,先欺负人,才不会沦为被霸凌者。虽然现在回想觉得很可耻,但后悔也来不及了......」-霸凌者 B

「小时候觉得讨厌一个人,就要联合其他人告诉他『我们都不喜欢你』。但长大才知道那只是没有同理心的借口而已。」-霸凌者 C

霸凌者都是故意要伤害人吗?

有些孩子不懂得拿捏恶作剧的界线、不晓得乱取绰号对一个人的伤害,以为开玩笑是展现幽默感,却在无形中伤害了同学。

也有的孩子不是刻意取笑对方,而是过去自己也曾被霸凌,为了避免再次受伤,选择加入霸凌行列。

台中大元小学苏明进老师便曾分享,有男孩因为跟被欺负的孩子一样个子矮小,为避免成为下一个被欺负的对象,选择迎合霸凌者,事后才向老师坦承自己的心境。

但也有一大部分的校园霸凌事件是小团体刻意孤立、排挤班上同学。

个性相似的孩子组成小团体很正常,当孩子正处于重视同侪关系的小学高年级、中学时期,容易受彼此影响,谣言八卦也更容易在口耳相传中被加油添醋。

倘若班上其他同学选择无视、不敢挺身而出,被嚼舌根、孤立的孩子会陷入更严重被排挤处境。

父母老师该怎么做?亲职专家建议你

●带孩子想清楚恶作剧是不是他的本意。

校园欺凌应从教育入手

●读懂霸凌背后的情绪语言。

●了解关系霸凌背后的性别差异。

被霸凌的孩子留下什么阴影?

亲子天下制图

「因为成绩不好,在同学之间地位不高,连母亲都觉得我是一抹烂泥扶不上高墙。永远记得中学导师对我说:『将来一定要跟我保持联络,我很想知道妳这种孩子会有什么下场。』」-Youtuber 呜喵

「一位同学对远处的我大喊:『那边那个关公,把球帮我捡过来!』从此,班上有少部分的男生开始称我为关公。虽然只是一个口头上的玩笑、只是一个无伤大雅的称呼,但是让我感到很自卑。」-Youtuber 阿滴

「很长一段时间,我不知道自己当初到底做错了什么,但我也不敢问也不愿想起。原来我害怕的不是霸凌本身,而是没有人愿意站出来、愿意告诉我:『我相信你,别害怕,我跟你站在一起。』」-One-Forty 创办人 吴致宁

大部分霸凌者很难意识到自己的嘲笑对一个人的伤害,因此老师能否积极观察、及时疏导学生关系极为重要。

如果老师没注意,甚至无法同理学生差异,例如在全班面前过度指责成绩不好、调皮捣蛋的学生,都可能成为孩子一辈子难抹灭的伤痕,甚至影响孩子在班级里的人际关系。

老师不管、同学不理、家长不在意,是被霸凌的孩子最无助的时刻。

大人常以为小孩的烦恼是很小的事,如果孩子求助后得到的响应是大人的一句话:「不要理他们就好了」,再加上没人挺身而出的班级氛围,受欺负的孩子很有可能再也不求救。

长期下来,被霸凌者会愈来愈看不见自己的优点,变得自卑,甚至伤害自己。

父母老师该怎么做?亲职专家建议你

●避免造成二度伤害,别对孩子说:不要理他们就好了。

●留意不当体罚对心灵的伤害。

●教孩子用自信瓦解霸凌。

旁观者在教室里不敢说的是?

亲子天下制图

「我只能装作没看到啊!不然他们转向攻击我怎么办?」-旁观者 A

「我不知道怎么帮助他,我的告诫会不会反而让他被欺负得更严重?」-旁观者 B

「如果能重来,我相信我会勇敢跳出来,用我的语言来让同学真正了解彼此,而不是脑波很弱的相信她的话」-Youtuber 白痴公主

「谢谢当初的自己挺身而出,让教室的欢笑声不是践踏在某个孩子的尊严之上。」-见义勇为的旁观者 D

班级氛围是杜绝霸凌的关键,如果班级无法建立尊重差异的友善氛围,学生自然担心哪天不小心惹到谁,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甚至,同侪也可能误信流言蜚语,以为被霸凌的孩子一定是做了什么别人无法接受的事情,才会被欺负。

事实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接纳自己跟他人的不一样也确实需要勇气,但任何人都不该因为个人的独特而被嘲笑、因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成为被霸凌的对象。

如果霸凌已经发生,班上的其他人可以私下告知老师有同学被欺负了,如果霸凌者可以沟通,也可用婉转方式提醒他恶作剧是有界线的。

最有效的方式是选择不相信他人的片面之词,实际跟被孤立的孩子相处,跟不熟悉的同学当朋友,才是了解对方的正确途径。

父母老师该怎么做?亲职专家建议你

●给孩子感同身受的安全感。

校园欺凌应从教育入手

● 让「善意联盟」势力崛起,防堵潜在排挤行动。

●带孩子欣赏自己的不一样。


惩罚根绝不了霸凌,情绪教育才是关键

「你怎么会欺负别人?」是霸凌者父母心中的疑问与自责。得知孩子霸凌他人的家长,第一时间常让情绪凌驾理性,劈头指责孩子,但儿盟中区副主任黄铃雅提醒:「霸凌者的父母得做更多心理调适,才能引导孩子从事件中学习」。

父母倾听孩子 用理解取代责骂

校园欺凌应从教育入手

黄铃雅观察到,如今愈来愈多霸凌者其实成绩优异、人缘不错,但因为在家里背负沉重课业压力,努力追赶父母期待同时,也没人教导抒发情绪的正确方式,便可能靠着言语、肢体欺负同学,展现自我优越、释放情绪压力。

孩子霸凌他人,父母怎么劝导?

黄铃雅提醒,父母需停止谴责,避免说出「你怎么可以这样?」或「你不能不喜欢同学」,这无助于了解霸凌背后的情绪。

相反地,父母可用引导方式询问:「为什么会这么做?」、「你觉得自己发生什么事了?」,之后再传达欺负他人的严重性,提醒孩子:「我可以同理你的情绪,但不认同霸凌行为。」当孩子感受到你不打算一味指责,而是陪他面对困难、找寻排解情绪的正确方式,才能杜绝孩子再度伤害他人。

除了避免责骂,处罚也要往后摆。

只有父母冷静下来,倾听、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确定孩子了解带给他人的伤害后,才是谈论处罚的好时机。

黄铃雅也提醒被霸凌者家长,得知孩子在校被欺负或嘲笑,绝对别在一气之下找老师、对方家长理论。

「冲到学校骂,对对方孩子也是一种不平等。」她建议,父母要信任老师、保持良好亲师沟通,平时也应多关心孩子在校状况、倾听心事,「每天多聊10分钟也好。」如此一来,孩子在学校发生不愉快,才会有勇气跟父母说。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老师观察氛围 避免班级冷漠成霸凌

班导师是家长以外,最了解班级孩子的大人。

《亲子天下》专栏作家、台中大元小学苏明进老师分享,自己带过的班级里,也曾出现同学关系不和睦,像是女孩被认为太喜欢嚼舌根被排挤嘲笑,甚至有小团体恶作剧,拿同学牙刷刷马桶。

「平常多疏导、关注学生间有没有彼此善待,可以及早发现不平衡。」苏明进老师说。

当全班对特定一人态度冷淡,如何改善班级氛围便相当重要。

他认为,老师必须想办法放大这位孩子的优点、缩小他的缺点。例如,班上曾有位女孩喜欢画画、想象力丰富,但因为讲话直接、带有批评,逐渐被同学冷漠。

苏明进老师决定比平常更关心女孩,私下劝导她同理同学情绪、讲话前三思,再适时于全班面前称赞她的绘画能力,让其他人看见同学长处,双方修正态度,女孩才逐渐融入班级,避免冷漠扩大成欺凌。

黄铃雅也建议,老师要明确设立反霸凌目标,孩子会观察老师「是不是认真的」,进而形塑出不允许霸凌的班级风气。「班上有正义感的小孩愈多,彼此会产生牵制效果。」黄铃雅直言。

情绪教育是根除霸凌关键

但若是小团体刻意排挤、嘲笑,甚至动手伤人,就该视为霸凌事件,将学生个别带开,私下处理。

黄铃雅跟苏明进老师皆再三强调,情绪教育是根除关系霸凌的关键,如果过去没人倾听过孩子的情绪,再加上长期得不到成就感,霸凌只会重复上演。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只要有人愿意拉孩子一把,霸凌其实都有转机。

一位初中二年级男孩因为长期不被老师关注,也得不到父母称赞,因此藉由欺负同学,抒发情绪。

从小学到现在,你是第一个坐下来听我讲话、第一个说我很棒的老师。

这是这位男孩得到引导理解后,向班导师致谢的第一句话,也是黄铃雅经手众多霸凌事件以来,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没有孩子会想成为霸凌者。」黄铃雅说。

说不出口,就用写的!苏明进老师的三段式提问

有些霸凌者被父母、老师叫去谈话,一时之间说不清当下情绪,或难以分辨恶作剧与霸凌的界线时,请他们写下来也是一个好方法。

书写前,大脑得先咀嚼情绪、组织文字,才能抒发愤怒从何而来,厘清情绪与行为的差异,也是孩子学习情绪教育的关键一步。

苏明进老师建议,面对霸凌者,第一步可以请孩子写下「当时发生什么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做?」,有些已建立同理心的孩子,「这时已经边写边哭了。」老师回忆道。

假设孩子的文字里透露无心道歉、写着「因为他爱乱说话、有公主病,我才这么做……」又该如何处理?事实上,这是建立孩子换位思考与同理心的绝佳时机。

老师可以更近一步询问「如果你现在是他,会怎么想?心情怎么样?」如果孩子能够写出悲伤、愤怒、痛苦等感受,甚至写下密密麻麻的想法,都代表孩子「有感了」,他们开始敞开心胸,学习换位思考,面对自己犯下的错。

承认自己伤害别人,接着要想办法道歉和好。苏明进老师建议,最后可以问孩子「你也很痛苦,受伤的对方也是。你该如何复原他的心情?」藉由一来一往的提问思考,霸凌者才会明了道歉不是结束,而是展现诚意、修复关系的开始。

写完三阶段问题后,苏明进老师会让双方在没人打扰的空间向彼此坦诚认错。

一开始的道歉和好可能尴尬,但只要出来以后,彼此都能舒坦笑着,老师再确认「心里舒服了吗?」,若孩子纷纷点头,才算踏上修复关系的起点,但距离被霸凌的孩子完全没有阴影,还有一段长路要走。「霸凌者得付出很多努力,才能让被霸凌者心里真的舒服。」苏明进老师直言。

苏明进老师在访谈最后再次提醒,不管霸凌还是被霸凌,孩子都需要协助。

无论孩子处于班级里的哪个角色,当父母倾听多一点、老师留意多一点、同学正义多一点,就能避免霸凌事件,再度上演。

★版权所有,转载请加注作者及出处,出处为亲子天下微信公众号(微信号:cn-par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