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教育孩子靠吼?小心陷入“超限效应”,孩子正面管教这4点是关键

2019-10-05 19:26:03孕产
今天在小饭馆里吃饭,看到一对很有意思的母女,妈妈:你怎么还没吃完,都过去半小时了。妈妈:半小时跟20分钟才差多少,你还会顶嘴了,时间是金钱你知道吗,叫你快点吃是害你吗,有这顶嘴功夫不如快点吃。

今天在小饭馆里吃饭,看到一对很有意思的母女,

妈妈:你怎么还没吃完,都过去半小时了。

女儿:哪有半小时,才20分钟。

妈妈:半小时跟20分钟才差多少,你还会顶嘴了,时间是金钱你知道吗,叫你快点吃是害你吗,有这顶嘴功夫不如快点吃。

女儿:好了好了,我知道了,我吃饱了,行了吧。

很多家长在管教孩子上都有这样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只有用声音去威慑住孩子,才能管教住孩子,才能让他产生害怕心理,从而避免再出现犯此类错误。

然而我自己的经历就实实在在打了众多家长的脸,就像我小时候我妈会在我吃不完饭或吃饭慢的时候狠狠打骂我,想督促我认真吃饭,可这种粗暴的管家行为却教会了我去撒谎,瞒着我妈去达到她想要的结果。

我会在每餐准备一个小塑料袋,在她不注意间就把饭扒拉到袋子里,造成吃快吃好的假象,最后再瞒着她把那些饭都扔掉,虽然我不想浪费粮食,但我更不想被打骂,权衡利益之下,我只能这样做。

都说这一届的孩子不好带,那是因为我们对自己对孩子都有了更好的认知,我们不再像父辈那样只关乎孩子生理健康,吃的饱穿的暖就好,更在乎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一个健康人格的孩子比培养一个仅有身体健康的孩子确实要难得多,而最难的,就是“为什么明明都是为了孩子好,孩子就是不听话,每次非要我发火吼他才会听,但听了之后好像依旧没什么改变?”

吼叫为什么无法良好管教孩子孩子产生了“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指当一个人接受的刺激过多过强过久时,就会对一件事情出现不耐烦和逆反情绪。

就像你因为经济原因搬家到了一个工地旁,工地上每天都在施工,很吵很影响心情,也许开始几天你会去工地理论要求他们降低分贝或停止施工,但说了几次他们依旧无动于衷每天还是照常施工,你虽然依旧很烦,但也会慢慢接受这个现实,毕竟生活所迫,你无法逃离,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虽然他们依旧很吵,但你可能已经调节了自己的适应能力,觉得吵一点好像也无所谓了,就认命了。

对孩子大吼大叫管教也是如此,小的时候,孩子只能依赖父母才能生存,在父母前几次呵斥孩子时,孩子可能会反抗,顶嘴,尝试表达自己观点,但在父母愤怒零理智下,最终选择闭嘴,去乖乖听父母的话,然而他的内心却是不耐烦的,只是因为无法逃离,于是最终就是你说你的,孩子思绪依旧是满天飞的。

大脑“逃生机制”本能

想象一下,当我们受到威胁,感到恐惧害怕时,大脑首先给我们的反应是什么?一是消除威胁,二是逃生,这并不是说明孩子有多坏故意不听话,而是人的本能。

事实上,在我们吼叫孩子过程中,孩子根本就无法认真倾听你说话的内容,他首先感受到的是你吼叫的暴躁情绪,这种暴躁情绪可能会引发肢体暴力威胁,为了不被暴力对待,孩子就会出现“好了好了,我知道,我明白了”盲目敷衍的回答,而事实上他并非真正明白你说的话,其目的只是为了停止你的吼叫,消除威胁,同时让自己从语言暴力中挣脱出来,并松一口气,原来只要说这句话就能停止被吼叫。

吼叫管教=无效沟通

美国语言学家艾伯塔·梅瑞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沟通公式:沟通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

从这个公式上我们不难看出,看似以语言为主的沟通,语言占比反而是最少的,面部表情才是最重要的,而音调也占了1/3,而当家长吼叫时,面目一定是狰狞的,音调肯定是高的,那么吼叫时的语言即使再有教育意义,这样的沟通方式也是几乎无效的。

去年成都有个150对家长参加的”戒吼群“打卡,结果却是无一人成功,可见管教孩子,我们的需要努力的空间依旧很大。

看过一份机构的调查报告:89%以上的家长会有吼孩子的经历,根据吼孩子的次数和强度发现,年龄越低,学历越低,越爱吼孩子。而在从不会吼孩子的家长中,博士占44%,硕士和本科占28%。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确实,相对来说,学历越高,阅历越丰富,思想更成熟,也更能控制好自己的脾气,吼叫自然也会越少。

既然吼叫无法教育,我们该如何与孩子建立有效沟通?

一、以听代说,先听再说

《正面管教》上说,积极的倾听就是注意一个孩子的感受并用平静而明确的话语说出这些感受,这也是教给孩子处理他的情感并最终控制自己行为的重要一步。

试想一下,你有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孩子做了很久的作业,整理了很久的玩具,你都干了一堆的事情了,孩子却好像还和之前一样,作业才写了一点,玩具也根本就没怎么整理,于是你怒上心头,破口而出:你看看,每天磨磨蹭蹭,你这孩子怎么笨,这点事都做不好……

可这种抱怨的作用只是发泄了你自己的情绪,却增加了孩子对你厌烦,无端的指责让他有困难也无处发泄,只能默默承受着语言风暴。

海明威说过:我们花了两年时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能说是一种能力,静而不说却是一种包容和智慧。

开吼之前,不如先听听孩子:为什么进程这么慢?是因为不会/不想?哪里不会?为什么不想?

二、平和的心态代替狂躁的情绪

我们的大脑里有一种神奇的镜像神经元,它的作用是感知对方的动作、表情、情绪并让大脑准备好重复它所感受到的,同样父母的情绪也会被孩子捕捉并表现出来,这也是孩子之所以总是模仿并学习他人行为,总是受他人的情绪感染,一起哭一起笑的原因。

因此在对待孩子不良行为时,如果你对孩子的态度是平和的,那么他也就能平和的对你述说。

想要自己平和,就一定要让自己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处理自己的情绪,开口前给自己3秒甚至3分钟的冷处理时间,不要因一时的冲动,寒了孩子的心,还达不到自己管教的目的。

三、多说不如少说,简单坚定的指令代替吼叫

管教孩子过程中,最忌讳喋喋不休讲道理翻旧账,同样是面对孩子写作业和看电视,

一、5分钟后必须开始写作业,否则这星期都不能再看电视。

二、每天回家都是先看电视,考试得高分了吗,上次不及格忘了吗,回家就不会主动写作业,你还能有出息吗,我这么辛苦每天赚钱养家还要伺候你,你怎么就这么不懂事不懂体谅……

这两种方式你觉得哪种更好?

卢梭说过: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式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可以感动。

当父母用狂躁的语气去教育孩子跟孩子讲道理时,就已经让孩子从心理产生了抵抗,因为这样的状态下,他知道父母根本就不知道孩子的内心,只是站在他自己的角度对孩子进行所谓的说教,与其多说,不如就给孩子一个简单的指令去执行就好。

四、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儿童人格教育》上说:一个有拖延习惯的儿童背后,总有一个事无巨细为其整理收拾的人。

虽然多数父母面对孩子磨蹭,做错事上都可能会吼叫催促,但多数最终也会无可奈何的自己去把残局收拾掉,他们的理由有

不帮他收拾掉,他能再磨蹭3小时,等下晚饭都来不及吃了;如果不督促他写完作业,他能拖到半夜,睡觉太晚了,明天该迟到了;

就因为父母总是将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让孩子没有了后顾之忧,所以孩子才能更加肆无忌惮的为所欲为。

都说懒妈妈胜过好妈妈,如果孩子知道了作业写不完会受老师批评,玩具不理完要挨饿,事情没做完想睡都没得睡,他自然从被动便主动,从被逼着做到主动做,毕竟那些惩罚都是要自己去亲身经历感受的。

教育孩子是一生的课程,当父母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摆脱了坏情绪的控制,不再或减少了吼孩子的次数,就会发现孩子其实并没有那么糟糕,用爱和尊重滋养的孩子,才会让家庭更加和谐和幸福。

-END

我是小皮育儿经,多平台原创作者,4月份育儿领域优质月度账号,爱学习,爱生活,关注我,让我们一起了解更多孕产育儿知识,一起成为更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