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娃沟通也要分阶段进行,让“内部语言”,帮你走进孩子的内心 你希望与孩子沟通哪些方面的内容
“本文由孕育岛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这是前些日子发生的事情了,当时是晚饭过后,我没什么事,就想着带儿子到小区楼下的花园里面散散步。
散步过程中,偶然听到了两位宝妈之间的对话。
妈妈甲:“你家姑娘自己玩玩具时,会不会总是和玩具聊天?”
妈妈乙:“会啊,而且是每次都会这样,只要她玩最喜欢的小熊,都会一边用手给小熊穿衣服、戴帽子,一边用嘴叨咕。比如,‘接下来要给小熊穿衣服啦,哎呀,这个扣子怎么扣不上了?’”
看着这位妈妈把女儿模仿得这么像,旁边不少经过的人也都被逗乐了。
妈妈乙又说:“刚开始时我还以为女儿是在跟我说话呢,结果发现我起身后,女儿嘴里还振振有词地叨咕呢,而且这一下就能玩好久。”
听到这两位妈妈的谈话后,我才想起儿子好像也经常这么做。
后来我有些疑惑,难道所有孩子都会如此吗?孩子又为什么会有这种自言自语的情况呢?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内部语言”的概念后,终于明白了问题的答案。
01关于“内部语言”在百度百科上,关于内部语言是这么定义的:“所谓内部言语就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言语活动,它不是为了进行交际,只是为了支持思维活动而进行。”
实际上,在内部语言里也分为三个阶段。前文提到的那个对着玩具说话的女孩就属于是第一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针对的是那些年龄很小的孩子,由于他们还没发育出来“内化”的能力,因而只能通过“外部语言”才能表达出“内部语言。”
第二和第三阶段,分别对应的是少年时期的“具有外部表现特点的内部语言”和青少年阶段的“没有声音的内部语言”。
关于这两个看上去就十分烧脑的词,又有何简单的解释呢?
“具有外部表现特点的内部语言”,代表孩子从第一阶段后向内部语言的一个过渡,这个过程往往也伴随着自问自答的行为。
“没有声音的内部语言”则是指孩子的内心活动。
02内部语言的分阶段具体表现●幼儿阶段:
家长对七岁之孩子的主要烦恼,都是各种各样的要求和劝阻,比如不准做某件事,不准碰某样东西等。
尽管孩子还可以对家长的要求复述下来,但身体总是会不听使唤地做出和父母要求相悖的行为。
这可不是孩子故意为之的,其实这时正是他们对这个世界进行探索和认知的关键时期,还在学习和发展着各种各样的能力,尽管有了内部语言,但不足起到指导作用。
●少年阶段:
内部语言的第二阶段一般对应的是八到十二岁的孩子,他们已不再满足于对某样事物最简单的感受,会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推进过程的发展。
当然,孩子们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青少年阶段: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给父母的最直观感受就是,“完全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父母有这种感觉的原因,是因为孩子已经产生了自我的思想意识,他们不希望凡事都听从父母的命令。
故意掩埋起来的心,自然也就难以获得父母的理解了。
03针对此类现象,父母应当如何作出应对?既然各位父母已经对不同年龄所受的不同语言影响,有了初步的认知。那么,针对孩子的不同行为,父母也可以采取不同的对待模式。
幼儿阶段:父母主动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还处于一种学习阶段,各项生活技能都需要父母的参与和管理才可获得。
又由于内部语言对他们的自身行为起不到什么指导的作用,所以孩子们对某项事物的看法也只能停留在最表面的含义,最大特点就是做事不计后果。
这就需要父母多多尽职尽责,给孩子们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以及有限制性的选择。
少年阶段: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
这时的孩子已经有了通过自言自语或观察周围环境,来判断自己的行为和解决事情的能力。
家长可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事情走向,并指正孩子的行为。
这不仅是对家长这个角色的一种学习,也能加速孩子的认知过程,是共同成长所需。
青少年阶段:把主动权交给孩子
青少年阶段的孩子,会经常通过对逻辑的判断,来得出最后的结论。
当然,这个自我思考的过程,也会使得他们产生对父母和老师的质疑。
这时,父母应该起到更多的助手作用,同时也教会孩子客观看待问题的能力,但主动权和选择权,要交到孩子手上。
可知,在内部语言的不同阶段,家长需要起到的作用也不同,与娃沟通也要分阶段进行。
04怎样让“内部语言”,帮你走进孩子的内心孩子所处的阶段不同时,父母对应的角色也应有所转变,至于这个过程,家长又该怎么做呢?
只要运用好内部语言,就能帮你走进孩子的内心。
幼儿阶段:
孩子在幼儿时期都是充满好奇心的,他们总会调动身体上的一切细胞来感知这个世界。
但这个世界对于孩子来说,除了惊喜和奇妙还伴随着危险。
可孩子的“内部语言”还不能对危险行为提出警示,因而才会出现经常犯错的情况。
既然家长已经了解孩子的情况,就更要学会控制自身情绪,并做到语言上的有效引导,帮助孩子一步步感知这个世界。
少年阶段:
少年阶段的孩子已能学会自我引导和控制,家长可以多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将对孩子的建议,转化成自言自语以起到示范作用。
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主动做出规划并设定合理的目标,以合理有序的环节安排来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
此为增强孩子“内部语言”对思考能力影响的一种方式,家长从旁充当思想导师。
青少年阶段:
等孩子到了青少年后,亲子关系培养的关键就主要在于沟通和聊天了。
可是又该和孩子聊些什么呢?在确定聊天话题前,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要想通过这次聊天达成什么样的目的。
有了聊天目标后,再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并在孩子的精神状态比较放松的情况下进行。
父母最需要记住的关键一点是,一定要保持情绪的稳定,尽量在一个轻松的氛围内进行谈话。
家长的角色应该是一个倾听者,引导孩子多多的表达内心想法,如果发现孩子有优点就别吝啬夸奖。
总体说来,孩子的内部语言也是可以不断发展的,如果家长可以在对应的阶段做到有效引导,那么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才会越来越亲近。
孕育岛,一个专业的孕产、育儿团队,青云计划获奖者。专为孕期大小事和婴幼儿护理提供知识储备,在怀孕或育儿期间遇到的任何疑惑,都可以通过私信咨询,得到满意的答复。
相关文章
- 用“儿语”沟通会限制孩子语言发展?这个问题,得“分阶段”讨论
- 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探究孩子的另一种语言?
- 孩子总是大哭不止,别急着训斥,好的父母懂得走进娃的内心世界
- 3到6岁到底应该“教”什么?你对孩子期望合理吗?分阶段教育法则
- 别嫌娃“自言自语”唠叨,是形成内部语言的表现,沟通有技巧
- 教育孩子“分阶段”,拒绝“大道理”,孩子愿意和你说话
- 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就是“坏孩子”?|好的教育,要走进孩子的内心
- 小孩总爱“自言自语”,是孩子“内部语言”在发展,家长别乱阻止
- 怎么说孩子才会听?试试“非语言沟通”,可做到“无声胜有声”
- 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的8个阶段,看看您的孩子到哪个阶段了
- 著名早教专家雷明教您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 面对语言暴力,孩子只因和家长及时沟通,才没有让孩子受到伤害
- 内心孤独的孩子,父母更要帮TA学会自我情绪管理与心理调适
- 分阶段调整孕妇饮食
- 孩子不自信,无力感,孤独感爆棚,家长如何帮孩子获得内心力量
- 孩子的“内部评价系统”:帮助孩子认清方向,压力一样能变成动力
- 孩子老吃手指、捏衣角?5招帮孩子戒除“小动作”,治愈孩子内心
- 孩子进入“叛逆期”,家长如何才能帮助孩子平稳度过这一阶段?
- 孩子进入逆反期,要学会“画面感”沟通,帮孩子读懂父母的心
- 帮助孩子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不再“输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