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变化大!学会这些,Terrible two不可怕 孩子的社交能力
现在,每一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都是与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工作、生活中,心情也会随着外部连接而上下,所以,从小引导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也是重中之重。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的书对社交能力设置了发展里程碑,但它是目标,而非目的。
它只对大部分孩子,如果孩子超前或稍滞后,家长不必焦虑。
但家长经常犯的错误是拔苗助长,特别是对社交能力发展有高要求。
见了亲戚怎么不叫人,还害羞呢?
你怎么总是小跟班的,你就一点主见没有吗?
小妹妹是客人,你的玩具借她玩一会,孩子不同意,家长会说真抠门。
当孩子社交能力达不到家长的目标时,就会胡乱贴标签,让孩子无所适从。
其实我们大多知道小月龄孩子身体发育规律,如三翻六坐,但对社交发展的里程碑了解不多,今天我们一起聊聊社交发展。
一岁是自我觉醒、两岁是发现自我,三岁是冲突解决,四岁是学会合作。
自我,就是长辈眼中的自私,是孩子的正常发展,从“自我”到“冲突”,再到“合作”,是孩子发展的必经过程。
我们一定让孩子经历过“自我”,再到“冲突”、“合作”,孩子只有经历了“自我”,享受过“自私”的感觉,每个阶段只有积累了正面体验,才能信心满满的进入下个阶段。
孩子从混沌小儿到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人,是自我摸索的阶段,新来乍到这个世界必修的话题。
先对自己、你、我、他进行了解,发现好多事是恒定的,如家人离开了一会还会出现,自己的掌控他的小手小脚,一哭就会有吃有喝,这些都是小婴儿一个人沉默的学习习得。
一岁的孩子喜欢自己玩,喜欢熟悉的环境和家人。这是他在适应这个世界,需要时间去消化,所以去到陌生的地方会警觉,去早教班也是怕怕的,见到不熟悉的人也不让抱。
但有的亲戚会说“三四个月时还那么乖,现在怎么认人了”,这些是孩子的“自我”觉醒,因为三四个月时孩子多是短期记忆,记不住家人,其他人抱都可以,但快一岁时,他们的记忆力快速发展,已经有长期记忆能力,能记住经常照顾他的人。
我们家长面对孩子的怕生,要不评判、不强迫,因为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
同时我们也要提高自己的社交水平,如有人评价:“这孩子太内向了,没见过世面”等,孩子听不懂具体的词,但说话人的语气、动作,孩子能感受到,我们要立刻化解他们贴的标签,不让这些对孩子的未来社交有影响。
我们不要有压力或者预期的带孩子认识世界。
轻松出行,这个阶段带孩子出行,只是让孩子明白,除了家人,外面还有一个很大的世界。
孩子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开始觉察自己是个独立的人,有了很强的主权意识,开始宣布东西是“宝宝的”,有时对大人的帮忙也是断然拒绝。
这可能就是Terrible two,自己的身体能力不足,但思维倒是飞跃了,认为自己能行。可一实践,这种矛盾让孩子产生挫败感,让他大发雷霆,哭闹剧增,家长也是头痛不已。
这时孩子重要表现在:
1、明明很喜欢找小朋友玩,可在一起时不互动,各玩各的,平行玩耍,交流时也不在一个频道上;
2、越来越自私,非常独。虽然希望孩子是一个愿意分享、友好的人,但这个阶段,我们还是要尊重孩子的主权,不强迫他分享。
3、不肯叫人,越是要求越不肯。这个阶段不要强求孩子懂礼貌,孩子刚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人,不再是听从爸爸妈妈的跟屁虫,他在探索自己的自己的边界、自己能掌控是力量在哪里。
这个阶段如何引导呢?
首先,我们不强迫、不评判,尊重孩子的主权,公平意识很重要。
所谓分享,就是公平原则,孩子有权决定自己的东西分享与否,让他体会我的就是我说的算,这样他才会有足够的安全感,知道我的东西,我可以去捍卫,才有胆量和其他人互动,
无论是客人还是外面的小朋友,想玩孩子的玩具,我们都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但有的家长是尊重用的过火了,经常听到孩子喊游乐园的玩具都是他的,家长还是乐呵呵的,这是家长在生活时,没教孩子界限感。
心心小时候,妈妈经常给她灌输了:“你的东西你做主、我的我允许才可以、他的他同意你才能使用”的概念,现在她都遵守的很好。。
其次,多创造机会打造孩子的社交圈。当你希望孩子会主动的打招呼,先是自己主动和邻居打招呼,热情友好的聊天,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 ,孩子看到家长这样,也会更有信心拓展社交圈,只是家长要有耐心。
熬过了可怕是两岁,孩子对自我的探索已经建立,这时进入孩子真正意义上的社交需求爆发期,开始了“联合玩耍”。
团队玩耍,开始进行游戏策划,也有角色扮演了,这时孩子的性格特点等,开始出现了“总指挥”、“跟屁虫”角色。
对于“跟屁虫”角色,有的家长无法淡定了,顾虑孩子长大后依然这样,就不断的告诉孩子“不要听他的、不要这样”。
但家长这样做是强化孩子的自我认知,可能会一直这样了。
其实,无论“小霸王”、“跟屁虫”,本质没有好坏,归根结底是孩子有了朋友和友谊的概念。
同时冲突不断,打人、咬人、抢玩具开始了,小绵羊变身大灰狼了。有了友谊,势必会有冲突,但他们也学习妥协自己的部分利益,来解决冲突。
大人对孩子的动手也要重视,培养孩子遇到问题说出来,不要动手,以免养成习惯用暴力解决问题。
家长在引导孩子不要动手时,演示怎么制止别人动手,如用语言和眼神等。
但家长也不要纠结于孩子受欺负了,教孩子如何反击,那不是将冲突愈演愈烈吗?不能解决问题。
我们没必要争输赢,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社交能力才是重点。
孩子们在这个年龄,开始学习如何合作,他们情绪认知得到发展,能将规则内化到心,前提是父母经常给予温柔而坚定的规则。
有时你可能会感悟,身边的小毛头变身“小小谈判家”、“小小协作者”了。
真是时光如梭,三岁阶段他们是一起玩玩具,这时已经是一起为一个任务、一个目标去分工协作来努力了。
他们不再玩什么单调的推汽车,开始对团体活动感兴趣了,一起组成平衡车队比赛,分组玩捉迷藏、木头人等游戏,还会一本正经的讨价还价。
在游戏过程中会表达“我不开心、我很生气了”,有的队员还会来抱抱,给其安慰,使游戏继续。
这个年龄段,我们做父母都要学会放手了,他们出现冲突,不需要干预,让他们自己去解决,我们做一个聆听者或提问者就行。
多提问,如“他为什么不跟你玩了?或者为什么遇到这样说问题?”激发孩子思考,这也是累积社交能力的过程。
孩子能认知自己的情绪,也教他尝试理解别人,换位思考,这样在遇到问题时,孩子也会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
在不涉及底线的事情上,父母要多帮助孩子理解对方做的动机。
社交能力的发展里程碑大致如此,每个孩子都有偏差,毕竟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烟火!
但理解了这些里程碑,可以对照孩子的发展,不是一味的让他享受“自私”,到合作的阶段,那就多引导他分享。
学习了这些阶段,如云开见月明,眼前一片清朗,看着熊孩子也不是那么“欠揍”的模样。
相关文章
- 从婴儿期到成人期,自闭症孩子的社交能力在如何变化?
- 社交能力差,孩子容易不合群,长大后也易吃亏
- "话痨"型父母培养的孩子社交能力更强 如何跟学语期宝宝交流?
- 《徒手攀岩》:父母不善于表达,影响孩子社交能力,如何避免
- 不要限制孩子的社交能力,引导孩子和正能量的伙伴相处
- 会共情的孩子社交能力更强,婚姻更幸福,如何培养?责任在家长
- 如何培养0~3岁孩子的社交能力?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答案
- 宝宝到了Terrible Two(可怕的两岁)阶段,家长如何应对?(上)
- 游戏是儿童参与社交的起点!父母可通过游戏,培养孩子社交能力
- 科技时代,想孩子提升社交能力,避免与手机为友,家长要做这5点
- 育儿早知道:孩子社交能力弱,这4大原因您都清楚吗?
- 学会分析儿童核心能力,让孩子发展更全面
- 孩子们需要哪种能力?时代变化,教育方式也要与时俱进
- 孩子学会能力,再也不用担心他熊了!
- 孩子的情感和社交变化之间有什么联系?老师应该怎么应对呢?
- 孩子说话晚怎么办?三个轻松便捷的方法提高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
- 0-3岁宝宝运动能力发展及指导,专业促进孩子黄金时段的发展
- “阅读给你超能力”《神探狗狗》作者告诉孩子们要学会这三件事
- 为什么不懂孩子的心?共情能力拉进亲子距离,父母要学会
- 乖宝宝学会顶嘴,孩子“特殊”表现不可怕,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