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有代沟:作为父母,我该怎么办?
1.代沟,是个普遍现象
一早刷微博,看到网友们吐槽与父母之间的交流,状况百出,差点笑岔气:
家庭群里发红包,我爸抢到一分钱,我笑着说他人品不行,结果我爸很生气,竟然几天都不理我;月末生活费用完,发朋友圈“求包养”,很快老妈来电说:“我和你爸都没想明白,怎么女儿现在变成这样”,并表示自己被气哭了;商场门口栓只羊驼做活动,我妈问我那是什么动物,我说草泥马,话音刚落,一大嘴巴子直接就上来了。
原本是一些网络流行语或者新生事物的表达,可是被不懂其意的父母听了,就产生误会,闹出笑话。
和父母相处的过程中,你们是否也有遭遇过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呢?这背后隐藏着的问题,今天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父母与孩子的隔阂也越来越严重,即所谓的代沟。主要是指子女成长过程中,背弃父母原有的观点,有了新的见解而造成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差异。
曾有学校做过一次调查报告:90%的人认为,在两代人的交往中存在着隔阂。
两个不同时代的人,无论在思想观念与意识、生活方式与习惯、个人喜好与兴趣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的。
比如“”
喜欢染发,父母就觉得好好的头发非得折腾成人模鬼样的,简直就是异类;爱美,少穿点,父母就非得让你裹得厚厚的出门才放心。
每个人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跟父母理不清的时候。
邻居大姐最近跟我抱怨,女儿敏敏平时总是把自己反锁在房间,也不知道一个人在里面做什么,母女间的交流不知不觉演变为妈妈问一句,女儿答一句,或者干脆都懒得回答。
一天晚边我刚到家门口,就听到大姐的吼声:“我都为你操碎了心,现在都不知道怎么管你了,你到底是怎么想的?成天话也不说一句!”
敏敏哭着说:“你总是看不惯我这个,听不懂我那个,跟你有什么话好说!”
女儿认为妈妈不懂她,妈妈认为女儿不听话。
当孩子们发出不一样的声音时,父母们常常是以自己作为家长的绝对控制权,去压制子女的各种想法,强制性的要求他们做不愿意做的事。
既然代沟无法避免,那就只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它,才能真正的解决它。
2.错误的沟通,滋长矛盾
张爱玲说过这么一句话:小孩子不像大人这么糊涂,父母大都不懂子女和青年的特点,时健忘,才使我们流过了儿童时代,便把儿童时代的心里忘得干干净净。
是啊,没有比时过境迁更适合解释代沟的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代沟的产生也不是一瞬间的事。
(1)拒绝与孩子沟通,拒绝多了就会让孩子渐渐放弃和父母交流。
知乎上看到一名初中生抱怨,每次回家跟爸妈谈学校发生的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时,爸妈就显得很不耐烦,特别是妈妈。
她总是挥挥手说:“赶快吃饭,一会儿还要去上学呢!”或者就说:“不要想太多与学习无关的事。”久了,他就不愿意向爸妈倾吐心声了。
每当妈妈谈到他学习上的事情时,总是激情万丈:“你必须好好学习,一定要多看书,不然就很难考出好成绩”...
每当这时他就装出很认真听的样子,其实内心非常反感。
父母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却从未真正去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
心里学家爱德华·桑戴克曾说:家庭关系紧张,父母专制,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讲民主等因素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与人生。
相关心理研究表明:对孩子表示拒绝和敌意的父母会导致少年在学习、智力、同伴关系、与成年人的关系等方面的困难,会导致身心疾病,甚至犯罪。
(2)父母不理解自己的孩子,以家长绝对的权威去控制孩子的想法。
不久前热播的电视剧《小欢喜》,剧中乔英子跟妈妈宋倩两人之间矛盾就比较深。
其中有一幕是英子要去天文馆当讲解员,可是宋倩不答应,说:“你看高三了,就靠着妈妈每天给你这么耳提面命的,没用的,还是得你自己心里有那根弦,得自觉,知道吗?英子,听话啊,妈是和你最亲的人了,还能害你啊!”
显然宋倩只站在自己的立场觉得高考才是首要,其余所有的能免则免。
心理学大师海灵格说过:好家庭,一定要有界限感。
宋倩的教育问题就是常常以爱之名,事无巨细的管控着孩子,孩子体验到的只有扭曲的痛苦。
一种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就是对孩子人生最好的负责。
亲子间的矛盾其实不是主要问题,最重要的是沟通!
3.掌握这三点,远离代沟
因为代沟,让爱产生距离,距离远了,心灵便有了裂痕,裂痕一旦产生,便很难弥补。
只有学会正确的亲子相处之道,才能增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近感,若想真正与子女保持愉快有效的沟通,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学会换位思考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昨晚,闺蜜跟我讲了她与上小学的儿子浩浩之间的一番对话,好扎心。
放学回家,浩浩慢吞吞拿出今天刚发的试卷,让我签名,我一看,急了:
“什么,语文92分?数学93分?没有一个满分的,你表哥门门考试都是全班第一。”
“那你为什么连个工作都没有?别人的妈妈还一个月挣几万呢!”
闺蜜顿时哑口无言。
现在的孩子跟我们当年不一样了,时代不同。
我们光嫌孩子不争气,考得不好,却不知道在孩子眼里,同样看不起我们。
有人说:父母要求孩子只能考第一,孩子凭什么不能要求父母年薪百万。
换位思考,说不定自己当时还不如孩子呢。
将心比心,孩子才会信任父母,父母才能更好的了解孩子。
(2)定期开家庭会议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每个家庭成员可以畅所欲言,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尹建莉说,在她女儿还小的时候,她们每到周末,全家人开一次提意见会,互相说说各自有什么需要改正的缺点。
打开心扉,向孩子检讨自己,不足之处对孩子表达歉意,了解孩子的想法,此种情境之下指出孩子的不足,也更容易被接纳。
孔子说: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三千年前就提醒过我们的教育箴言,在今天仍然受用。
(3)把孩子当朋友,让心走得更近
放下长者之尊,以诚相待,更好的倾听孩子的心声。
马伊琍说:“我女儿今年11岁了,我们坚持到现在,完全可以像闺蜜一样讨论所有问题,没有任何一个问题是不可以讨论的。”
把自己和孩子置于一个平等的对话平台上,友好地和孩子交流,让孩子心里放松。
美国教育专家史蒂芬说:“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家长舍得拿出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以一种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交流,对孩子正确的想法和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
Family是由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中每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家之所以为家,是因为里面有我们至亲至爱的人。
世上再美的风景都不及回家的路,学会沟通,让鸿沟变通途。
作者:毛毛,做生活的有心人,用文字温暖人生。
相关文章
- 孩子的老师开家长会,要父母给孩子回信,我该怎样写?
- 老婆一个人带不了三个宝宝,父母年纪大了不想带孩子,我又在异地打工,我该怎么办?
- 孩子"带伤"上幼儿园,透露的气质令人哭笑不得,网友:父母心真大
- 孩子“嫌家贫”,因攀比心太强,父母要正确引导孩子,别太较真
- 孩子“爱逞强”不是坏事,但有时让父母很头痛,4个方法正确引导
- 孩子“认生”有哪些原因?父母这样做,能让孩子远离社交恐惧症
- 孩子“讨好型人格”的养成,跟父母的坏脾气有直接关系,需谨慎
- 孩子一定亏欠父母吗?父母与孩子,你到底亏欠谁?
- 孩子上学之前的智力发育与父母陪伴有关么?科学来解答
- 孩子上幼儿园大班了心理脆弱动不动就哭我该怎么引导?
- 孩子上幼儿园总是说交不到好朋友很孤单我该怎么做呢?
- 孩子不听话,父母管不了,送问题少年学校合适吗?
- 孩子不听话?还不是因为父母不好好听孩子说话
- 孩子不喜欢跟其他小朋友互动,是性格原因还是父母关爱不够
- 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说也不听,父母该如何应对?只需做到这一点
- 孩子不守时该怎么办?父母应该正确的引导,学会时间管理很重要
- 孩子不敢骑平衡车,父母该如何是好?
- 孩子不是父母的唯一,但一定是父母后半生幸福的根源
- 孩子不遵守规则,可能是父母忽略了规则中重要的一项标准
- 孩子与父母争辩是一件坏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