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孩子成长的五个非常关键期,你知道吗?

2022-02-09 04:55:04孕产
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十八岁以前,是成长的关键时期。

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十八岁以前,是成长的关键时期。从年龄上可以大致分成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0~1岁,叫婴儿期;第二个阶段:1~3岁,是幼儿期;第三个阶段:3~6岁,是学龄前期;第四个阶段:6~12岁,是少年期,也就是青春期之前;第五个阶段:12~17岁,是青少年期,就是从青春期开始,一直到18岁之前。

在这孩子成长的五个关键时期内,不同阶段的教育重点不一样,教育方法也不一样。好的教育需要父母对孩子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第一阶段期:0-1岁的婴儿期

1. 母乳喂养非常重要

母乳喂养不仅有益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相当有好处。通过母乳喂养,孩子可以感觉到母亲的存在。妈妈和孩子有紧密的联系,可大幅度降低婴儿的分离焦虑,这是创造健康心态的基础。

喂奶要把握好时机,当孩子没有表达要吃奶的愿望时不要主动喂奶;当孩子表达出有这个愿望时也不能耽搁太长的时间。喂奶应该要稳定、有规律。而在断奶时,也需要一定的技巧,

断奶要讲究方法和策略,要根据次数和频率,循序渐进。一般断奶的时机选在孩子10个月后和一岁前的这段时间比较恰当。

2. 母亲的爱抚不可少

建立好婴儿和母亲之间的联系是婴儿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因为婴儿有一种皮肤饥饿的现象,母亲的爱抚是婴儿的重要心理营养。尽管是新生儿或者是乳儿,他们除了吃和睡、大小便以外,还希望得到身体的爱抚,皮肤的触摸。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在新生儿阶段,在婴儿期,他们最需要的就是母亲的爱抚。母亲抱孩子的过程,会让孩子感受到母亲的关爱,孩子就容易形成健康的心理基础。

新生儿来到这个世界,他第一眼看到的人,跟他最亲密的人,和跟他有稳固关系的人,都是同一个人。这样从心理学的理论上来讲,在他精神世界的内部就有一个和外部客体的稳定关系。这种和外部客体的稳定关系,可能成为他长大成人以后,跟其他人进行良好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基础。

第二阶段:1-3岁的幼儿期

1. 大小便训练很重要

训练孩子大小便的最好方法,就是引导他去合适的位置以合适的方式(站立、蹲下或是坐便器)排大小便。这不是孩子的责任,而是父母的责任。学会自己大小便,是培养孩子建立独立思维的第一小步。很多时候,我们经常看到2-3岁的孩子仍被大人裹上一层尿不湿,这样图省事的父母无疑是不够称职和不负责任的,也错失了引导孩子关注自身的机会。

2. 别让孩子在恐惧的状态下入睡

不要用孩子害怕的东西吓唬孩子,这有可能会让孩子产生恐惧感,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在这个阶段里,大多数孩子晚上不爱睡觉,希望多玩一会儿。后者不让关灯,每次关灯他说害怕。有的孩子可能是害怕黑暗,如果特别强烈地恐惧黑暗也是个心理问题。

孩子不想睡觉的时候,一些家长就耐不住性子,说赶快睡吧,大灰狼要来了,警察要来了。用孩子害怕的东西或者通过自己虚幻出一些东西来吓唬孩子,有可能加大孩子对黑暗的恐惧。这样的方式,会导致孩子换了地方睡不着觉,或者长大了也不愿意和爸妈分床睡,甚至孩子成人后都会有睡眠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可能来自于他小的时候,当睡眠有困难的时候,家长采取了一些不太恰当的方式催促他,使他在一种恐惧状态下被迫进入睡眠状态。

对于孩子,我们要营造一个好的睡眠环境,同时也要尽早的与孩子分床,让他自己在爸妈的身边,拥有一个自己的睡眠空间。

3. 要鼓励孩子游戏

在幼儿阶段,孩子爱玩的天性表现的淋漓尽致。小孩子都特别喜欢游戏,家长要鼓励孩子游戏,最好能和孩子一起互动游戏,参与到孩子的游戏过程当中,扮演一个角色,在游戏当中引导孩子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

家长在跟孩子做游戏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不知不觉地就有一种要控制孩子和控制游戏的倾向,所以家长一定要提醒自己,要用孩子的感觉和心态去参与游戏,用成人的智慧去引导孩子的时候,这样孩子会觉得父母跟自己是亲密无间的,自己是受到重视的,实际上,从孩子幼儿期开始一直到少年期,都需要家长以游戏的方式陪伴他的成长,形成非常好的亲子关系。

4. 放低身段来对话

当孩子用“我”来表述的时候,说明他的独立意识已经建立起来了。这时,我们最好能够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要多观察多了解孩子的心里想法。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处于情感的二元阶段,跟母亲与父亲逐渐拉开距离。在这个阶段的小孩子,当自己有需求时经常会对其他人说,你要怎么样怎么样,处于“我”和“你”混乱的状态。比如说她渴了要喝水,就会跟家长说,你喝水、你喝水。为什么这么表达呢?因为大人经常倒一杯水给她说,你喝水。

又比如,门口鞋架子上的鞋,她都认识是谁的了。爸爸指着妈妈的鞋问女儿,这是谁的鞋啊?她会说,这是你妈妈的。因为姥姥告诉她,这是你妈妈的鞋。女儿还不会转化成我妈妈。

等到3岁以后,孩子自我意识明确起来,她就会转换过来,会说我喝水、我妈妈的鞋。完成这个转变以后,说明她的独立意识建立起来了。孩子于是要表达自己独立的愿望,在这个时候,家长和孩子构成了两个中心,家长希望孩子做的事情,跟孩子想做的事情之间,出现了差距。

在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放下自己成人的身段,最好能够蹲下来跟孩子说话,要设身处地地考虑这个两三岁的孩子现在正在想什么,而不是我们自己正在想什么。家长要跟孩子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想想这个话、这个事情到底是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的需要,还是我们做父母的这么说、这么做让自己痛快。

家长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不要按照自己对世界的理解要求孩子,而是努力去观察,去思考,或者去跟孩子交谈,了解孩子的想法。

比如孩子要自己用勺子吃饭,或者想要用筷子夹菜,由于用得不熟练,会洒落饭菜,让大人觉得心烦。妈妈可以给他一个单独的盘子和勺子、筷子,让他满足自己吃东西的愿望。同时,用另一个勺子来适时地喂他吃。这样既可以满足孩子建立自信的心理需求,又可以提供孩子必要的饮食营养。相反,如果父母长期阻止或替代孩子的自主行为,会使得孩子感觉很痛苦,会认为自己的痛苦来源于家长。这样孩子和家长的感情就受到影响了,以后家长再教育孩子的时候,就会有很大的阻力。

第三个阶段:3-6岁的学龄前期

1. 父亲、母亲和孩子的关系——等边三角形

在这个阶段,父母具有同等的重要作用,要把同等的爱给孩子。父母给孩子投注同等的情感,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未来婚姻幸福特别重要。

4岁到5岁的学龄前期,在心理学上,它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孩子容易出现和异性家长趋于亲密的现象,女孩对父爱特别渴望,男孩对母爱特别渴望。

我们不要让孩子跟一位家长的距离太近,跟另外一位距离太远,在父亲、母亲和孩子这三者关系当中,应该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中国的传统家庭观念里,常常是男主外女主内,好像这孩子交给妈妈带就可以了,爸爸主要在外边忙事业。所以很多人,尤其是很多父亲往往忽略了跟孩子那种紧密的联系。在这个阶段,男孩和女孩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学习怎样与父母打交道。一个成人跟其他人交往的方式,可能反映了他们幼儿时期跟父亲、母亲的关系状态。

一个男孩,如果跟父亲的距离特别远,跟母亲的距离特别近,那他有可能以后跟女同志打交道比较自然,跟男同志打交道就不太自然。跟男同志之间的竞争关系可能比较紧张激烈,对女同志则可能会丧失原则和底线。而且在这个男孩身上,男子汉的特征也不是特别明显。一个男孩,他要发展起男子汉的行为,必须得从他父亲身上模仿和学习。如果他父亲跟他的距离特别远,他就失去了这个模仿和学习的机会,反之却从他母亲身上学习到了很多言谈举止、为人处世和与人交往的方式。

对于女孩也是这样。一个女孩如果跟父亲的距离特别远,跟母亲的距离太近,那跟母亲的冲突就比较多。母女关系特别僵的原因,很多都是在他们的家庭里,父亲都离她比较远。这个孩子因为不认同母亲这个角色,跟母亲学习到的女人的行为就少,慢慢发展成一个个性比较强的女孩。她以后可能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方向就是找一个特别强的男人,寻找一个理想的父亲形象,而且她是以女儿的心态去跟那个男人打交道。将来结婚了,她内心里不把自己看成对方的太太,而是对方的女儿。另一个方向是找一个比较弱的男人,容易服从自己的意志,但她内心里觉得这个丈夫不理想。

而如果一个男孩跟母亲的关系特别近,那这个男孩以后要恋爱、结婚的时候,在他内心里关于好女人的标准,就是像母亲那样无微不至呵护自己。所以当他跟一个女同志谈恋爱的时候,他会对女同志提出很多好女人的要求,而这个要求往往吻合母亲的情况。如果那个女方正好按照他的要求去做,那这俩人有可能恋爱就成功了,然后就结婚了。结婚以后是不是这个家庭就特别稳定、生活就特别幸福呢?或许时间不长,新的麻烦就出来了。

因为婚后,这个丈夫会进一步要求女方要更像他母亲那样,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如果照顾的一方不情愿就会有很多怨言,经常指责丈夫,而丈夫也会抱怨说,你就照顾我这两下就指责我,哪像个好妻子。

实际上,他的“妻子”两字应该换成“母亲”,因为他从小就得到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母亲从来没说过他不好,妻子怎么还说他不好啊,让这个丈夫对妻子就会有许多不满。如果这个妻子真正做成了丈夫要求的那个样子,这丈夫就又会产生另一种失落感,好像家里多了一个母亲,却没有妻子了。没有妻子又想去谈恋爱,谈恋爱的结果就是婚外恋。

所以,外遇除了其他社会学原因之外,也有心理学原因。我们看到许多的问题家庭,就是夫妻中一方对另一方照顾得无微不至,而另一方则单纯享受这种照顾。这样的家庭可能就是母子型的夫妻关系,也可能是父女型的夫妻关系。

因此,孩子在这个阶段,父亲和母亲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双方谁也不能忽视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

对孩子进行良好心理培养的一个秘诀是什么?就是父母要把同等的爱给孩子。孩子要对父母怀有几乎相等的正面情感,将来与爱人交往才能比较恰当。或者再用形象的话说,父母和孩子之间是一个等边三角形的情感投注关系,这样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未来婚姻幸福特别重要。

2. 孩子只是家庭里的普通一员

摆正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孩子地位过高过低都是不恰当的,不能形成以孩子为中心的倾向。过多地关注和宠溺孩子会让孩子以后在社会适应方面出现心理障碍。

很多家庭,孩子是全家的掌上明珠,只要孩子有什么愿望,想要什么,家里其他成员即使压抑自己也要来满足他。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于个人的意志高于一切的倾向。孩子从小就被埋上自私的种子,这样的心理品质对孩子的社会适应特别不利,容易出现心理障碍。

我们要给孩子充分的关心和爱护,充分理解孩子的想法,帮助他去做他不能做的事情。但是必须是孩子自己提出求助的愿望之后,我们再去帮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孩子的自主愿望。孩子先提出要求,说明需要我们帮助,我们才能考虑给予。在给予的时候也要注意,要看孩子求助的愿望,是不是家长应该满足的。

比如孩子要跟妈妈在一个床上睡觉,让爸爸到别处睡。孩子提出这样的要求家长就不能够简单地满足他。所以摆正孩子在家庭中位置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能够理性地、坚决地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如果孩子提出什么要求我们都满足,孩子的地位就太高了。

其实,孩子提出的要求,大约有一半应该满足,一半应该拒绝。因为我们成人的想法就大概一半是对的,一半是错的。如果孩子提的任何要求都满足,可能以后你就得带着孩子找心理医生了,因为你给孩子的生存环境太不自然了。

在成人世界里,并不是我们的所有要求都能得到满足,那我们应该按照这样的原理,按照这个比例,去拒绝孩子的那些不合理的要求,孩子才能发展理性的思维和行为。

3.包容孩子的过失和错误

孩子做错事是很自然的,家长采取最后的方式就是包容,对做正确的事情要十分真诚和热情地给予表扬和鼓励。

孩子出现某些过失,是孩子不知道这个事情的严重程度,所以我们应该理解。孩子做错事是很自然的,孩子做得都正确反而是比较罕见的,因为孩子不懂得那么多正确的人生道理。

当孩子做了正确的事情的时候,家长要十分真诚和热情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当孩子做了错事或者出现过失的时候,家长最好加以忽略。

但是,孩子做十分危险的,有损自己健康的,或者危害他人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情,家长需要提出批评和禁止的,除此以外的其他过失应该忽略。

第四个阶段:6-12岁的学龄期

1. 爱是一种放手

6岁到12岁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学龄期。学龄期的孩子,面临着很多新的任务,从原来主要在家庭生活,转化到主要在学校生活。生活环境变了,交往的对象变了,生活的内容也变了,由原来的娱乐、游戏为主转化成以学习为主,而学习状况的好坏,影响着孩子对生活的整体感觉,也影响着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评价。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家长要十分重视,因为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学校压力,升学压力都很大,如果再加上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孩子的心理状况是很容易被忽视的,家长和老师对待孩子的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很重要的影响。

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爱学习、努力学习、成绩优秀的好孩子。但有很多家长却发现自己的孩子对于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厌学。

那么,孩子在学龄期会面临什么问题?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首先,感情上的联系保持亲近,生活上的照顾需要减少,学习上的帮助尽可能不给。学龄期的孩子,离开父母去上学的初期,家长要跟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让孩子坦然地离开父母;另一方面,在情感上要和孩子保持亲近的状态,让孩子感受到精神上离父母、家庭仍然很近。

有很多家长认为,做好父母就应该无微不至地关心、呵护孩子,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对孩子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是孩子在婴幼儿状态的时候,父母并没有关心孩子,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你不理他没关系,交给老人带放哪里都行,而当孩子开始上学家长才开始关注,等孩子出现学习困难,家长更加努力的帮他,“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在孩子出现厌学情况,家长更是全天候教育。家长这样的做法,洽洽颠倒了关注孩子教育的时间顺序。

孩子0到1岁,最需要照顾,最需要全身心呵护,需要多动脑筋去关注他;1到3岁,需要花点功夫去引导他;3到6岁,应该多多陪伴他; 6到12岁,可以在某些方面不太管他; 12岁到18岁,应该基本不管他了。

可以说,到了学龄期的儿童,家长应该想办法跟孩子拉开距离,不要全方位、全时空地去监控和关注这孩子,而应该给孩子一点独立发展的空间。

好的父母,是在孩子小时候全身心、全方位、全时空地呵护,而随着他一天天长大,不断地退后、不断地放手、不断地拉开距离。伴随着孩子不断的成长,只要他会的就不要再主动帮他。所以,学龄期的孩子,家长只保持跟孩子感情上的联系就可以了,生活上的照顾尽量减少,学习上的帮助尽可能不给。我最为反感的是目前有些学校老师,对孩子的家庭作业必须让孩子家长检查签字,家长帮检查作业等于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形成学习上的依赖,而这种依赖心理,无法培养孩子该有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2. 身教重于言教

学龄期孩子的教育,更强调身教重于言教。教育培养孩子,家长首先要呈现给孩子好的心理素质,树立好的榜样,让孩子模仿。如果我们对于克服困难缺乏信心,对于艰苦的环境缺乏毅力,那么我们怎么有资格教育孩子,要求他做到这些呢?

有一个上高中的孩子辍学了,不愿意上学。为什么啊?学习太苦了,太费脑筋了,太累了。父亲很纳闷,他说,我给孩子讲了多少次学习的重要性啊,我经常一讲就是四五个小时;我还给孩子买了很多英雄人物、成功人物的传记、读物,让他阅读,学习他们是怎样克服困难,战胜艰难险阻取得了成功的。孩子却说,爸爸给我讲得头昏脑胀,我一听他讲话,就干什么事情的信心都没有了。

这个父亲,自己九年前就下岗了,想再就业又说自己年龄大,又没有一技之长,现在靠吃低保生活。跟妻子的关系也不好,妻子嫌他对家庭不负责任,跟他分居。把他的生活状态跟孩子的问题联系起来看,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点没有?当他滔滔不绝地跟孩子说你要克服遇到的所有困难,下定决心战胜一切困难的时候,孩子听到看到了他什么行为?

其实,哪怕他出去给人和泥、搬砖、扛麻包,哪怕扛一个麻包就挣一块钱,扛一百个麻包才挣一百块钱,他拿出这一百块钱往儿子跟前一放:这是爸爸扛了一百个麻包挣的钱,为了让你上学。这时候孩子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与他给孩子讲四个小时应该努力学习,应该有信心战胜困难比较,哪个说服力大?所以,教育学龄期儿童的时候,家长自己是怎么做的相当重要。自己率先垂范,给孩子树立一个热爱生活、勇于拼搏,不向困难低头的好的家长形象,就能让孩子发展这些积极的品质。

第五阶段:12-17岁的青春期

人生有两个大的转变时期、过渡时期,一个是青春期,一个是更年期。青春期是人生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

青春期从十二三岁开始,到二十二三岁结束。我们主要讨论青春期的早期、中期,大约到十八岁以前。成人以后的问题,主要就不是家长教育的问题,而是通过他们自己在社会生活当中磨炼、摔打,然后去发展和完善自我,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1. 理解孩子的矛盾心态

青春期是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青春期孩子的自我认同是他们的重要任务。他们要确认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要向哪里发展?发展成什么样子?我自己的价值感在哪里?我的理想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在这个自我认同、自我同一性的确认的过程里,孩子们的意识里可能会有很多的自相矛盾、相当混乱的情况。归结起来,主要有四大矛盾。

独立和依赖的矛盾青春期,孩子开始自己思考人生,建立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开始考虑自己的生活,设计自己的生活。他可能想走一条跟父母亲走过的道路、周围的大人走过的道路都不同的道路。这种想法是相当积极的。

孩子要独立发展,有独立意识,还要形成独立的性格,这是每个家长应该特别高兴的事情。所以当青春期的孩子出现逆反的时候,家长不应该失落和失望,而应该兴奋和喜悦,说明这孩子长大了。

但是青春期的孩子,既想独立,同时又不能摆脱依赖。因为完全靠青春期的孩子自己独立地做出决定、生活自理、自己发展还有很多问题。首先是经济上不能独立,其次是生活经验缺乏,很多的事情他们自己也拿不准。所以孩子就在独立和依赖之间来回游移。他一方面极力地想表现独立,但是另一方面内心知道不能完全摆脱依赖。所以这孩子内心的矛盾冲突就比较严重。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孩子尽管嘴上不赞成我们说的很多话,或者我们给他的建议,但是他做事情的思维、思路,完全是我们曾经影响过他的东西。所以家长不要急于让青春期的孩子从思想上、口头上、行动上全都跟我们保持一致。最重要的是行动上跟我们保持一致就行了,嘴上怎么说没有关系。他要表达点不同的意见,我们反而应该高兴。另外,我们的想法也不一定全对,强求他们跟我们一致也不合理。

2. 不求助则不施助

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增强,他们渴望独立,渴望做自己,尤其不希望大人指手画脚。作为家长,要有意识地退后,退后再退后,退到孩子的身后,在不违背安全、道德的前提下,让孩子自己作主。

记住一个原则:不求助不施助,他们不主动寻求家长的帮助,我们就不要提前支招、灭火,正如一个作家所说:不要剥夺孩子犯错的机会。任何经历都是成长的必须,包括犯错。

智慧的家长要学习得体地退出,在他寻求我们支持时,再适时出现。

3. 自由才能自觉

“自由的孩子最自觉”这是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的一句话。只有心灵自由的孩子才能张弛有度,管理好自己。如果我们管东管西,限制束缚太多,孩子的心灵总是得不到舒展,那么他只会纠结、憋闷,无法激发生命的潜能,做好任何事,包括家长最在意的学习;同时,也无法坚持自己,无法做自己,长大后也没有主张,唯唯诺诺,学业、事业、生活都不能很好地展开。小到吃饭穿衣,大到学习择业,我们要学会授权,给孩子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这样,他才能自觉管理自己,走得远,飞得高。

4. 讲情别讲理

青春期的孩子无论生理、心理都发生巨大的变化,对他们来说,压力、困惑与自我意识觉醒交织在一起,一方面渴望成长、渴望被接纳、被认同,另一方面学业的压力、生活的尴尬、情感的迷茫又让他们无力应对,难免迷乱、焦躁、苦闷各种烦。

家长要多多理解孩子,接纳孩子的情绪起落,给孩子提供有利的心理支撑。有时,孩子只想满足下虚荣心;有时,孩子需要人前给点面子;有时,孩子希望我们闭嘴;有时,孩子渴望一个拥抱。他的想法和需要可能并不表达,但我们要悉心体会,耐心应对,多多倾听孩子的内心声音。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