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别只要求孩子“大方”,有些事情应该“自私”,才是对孩子好
逗儿妈妈原创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周末的时候和闺蜜带着他们家的宝宝一起去游乐园玩。游乐园里有一个大大的波波池,有很多的小朋友在里面打闹。闺蜜的孩子也想进去,我们便带孩子坐在一边。期间看到了一个小男孩儿和一个小女孩儿为了抢玩具而推来推去。小男孩的家长在孩子身后和小男孩儿说:“这个玩具已经给你买了,你就先给妹妹玩一下嘛。”但是小男孩儿却一直不让,最后这个家长特别生气的说:“你要是再这样自私的只顾自己玩儿,却不给妹妹玩儿,下次妈妈就不给买了。”小男孩儿特别委屈的说道:“明明说好了一人一个,为什么她总是喜欢抢我的?”
小男孩儿的话语让我们沉思,很多家长都希望家里的老大能够谦让小的。但是却总是忽略老大的感受,明明约定好的事情却让他再一次失望。他没有办法保护好自己的物品,这使得他特别沮丧。而家长又给孩子贴上自私的标签,更让他觉得难受。
对自私这件事儿,或许很多家长都有错误的认知。1.认为孩子不把东西分给别人就是自私。
苏黎世大学经济学家恩斯特·菲尔曾做了一个关于分享的实验。他邀请了近200名的三到八岁的儿童参加他的实验,他给每个孩子一份糖果,观察这些孩子是否分享给特定的伙伴。结果实验显示80%以上的七岁孩子都会与他人分享,但是在三到四岁的儿童当中,只有9%会与别人分享。这个实验就证明了人类到七到八岁左右才学会与人分享这个件事。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强迫六岁以下的孩子与别人分享他们的物品,因为他们还无法理解这些事情。
孩子生下来是一张白纸,很多事情他们都是在慢慢的认知过程当中。对于自己的物品,他们往往都是出于本能来进行保护的。而家长却在不理解孩子的情况下给孩子贴上自私这个标签。家长的这种行为往往会使得孩子变得越来越软弱,而不知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
2.没有教会孩子权利意识。
与其说一些家长没有去教会孩子维护自己的权利,不如说家长往往会随意的拿走自己孩子的东西而侵犯他们的权利。家长总觉得自己送给孩子的礼物是他们花钱来买的,他们有权利再赠给别人。但是这种错误的想法往往会让孩子对他们失去信任,甚至心生埋怨。玩具已经是孩子的了,在没经过孩子的允许下,即使是家长也没有权利去将这个礼物送给别人。在这里正体现着家长是否能够教授孩子权利意识的关键。只有能够征求孩子意见的家长,才能够让孩子懂得拒绝以及明白维护自己的权利。
孩子有哪些行为才是真正自私的情况呢?1.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周末妈妈带着小丽一起去吃饭。在吃甜筒的时候,小丽不小心把甜筒掉在了椅子上。正常来说遇到这种事情家长都会带着孩子将甜筒捡起来装好并且将椅子擦干净。但是这个时候小丽说这里太脏了,她想换一个位置。妈妈也没有去教育小丽把上面的东西弄干净,便带小丽换了另外一个位置。
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自私的表现,她不在乎公共卫生的情况也没有考虑到其他人如果不小心碰到弄脏身体的情况。自己造成的污渍没有处理,就更别说去将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了。
2.只顾自己的利益。
之前在一个活动中心去接朋友的孩子下课,等待的时候我在一旁看到有两个小朋友在活动区玩耍。其中一个小男孩儿自己做了一个特别高的创意造型,其他小朋友也想和他一起玩,但是都被他拒绝了。由于到时间了这个男生还有其他的课程,他要离开这公共区域了,所以他在走之前将他搭建的玩具破坏掉了。这使得最初和他约定好的小伙伴也非常生气。他宁可破坏掉也不想给别人玩儿,这就是自私的行为表现了。
除此之外一些孩子在和别人做游戏的时候只顾自己开心却拒绝遵守规则,这种不考虑别人想法的情况也是一种自私的表现。一些孩子一直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只会保护自己,却不会换位思考关注别人的感受,这也是家长需要注意的。
确实当孩子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家长就需要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制止了。我们要告诉孩子在某些方面要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在一些时候也要学会分享。就像下面这些事情,家长必须交会维护自己的权益。
有些事孩子应该“自私”,否则只有伤害1.保护好自己的物品。
我们上面已经提到了家长对孩子所有权的误区。孩子年纪小不明白什么是所有权。一些孩子她们甚至会在公共场合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这都是因为家长没有去教育他们物品是有所有权的。是孩子的东西,就必须由孩子自己来支配。父母不能代替孩子去做决定否则孩子对物品的所有权会有误解。教会孩子维护自己的权利,保护自己的物品,能够让他们在长大之后,更加尊重别人也能爱护自己。
2.既要换位思考,也要帮助自己。
虽然我们提到孩子需要换位思考来了解别人的感受。但是我们仍然要教会孩子先为自己考虑,然后再去换位思考。因为只有维护好自己权利的前提下,才能够更全面的理解别人。无私奉献是指能够有能力无偿的去帮助他人。但是在现实中我们明明都无法去保护自己,又如何去爱护别人呢?所以要让孩子明确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要理解别人的情绪,懂得尊重别人。也要时刻的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想让孩子学会分享,家长尽量给孩子做示范。比如告诉孩子,当自己把糖果分给孩子的时候,看到孩子吃糖果,家长的内心是十分开心的。通过这种事情告诉孩子要在什么场合如何分享自己的物品给其他人,这样自私的情况就不再出现了。
各位家长们,您如何理解孩子自私的事情呢?您有强迫过孩子的大方吗?欢迎留言与逗儿妈妈一起探讨!
我是逗儿妈妈育儿师,也是一位家有萌宝的宝妈,每天会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儿知识,帮大家解决带娃的困惑和烦恼,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哦!
相关文章
- 孩子“窝里横、外面怂”?家长别担心,关键要用好三大方法
- 孩子不愿分享玩具不一定就是自私,拒绝“自私”标签,家长要理解
- 孩子不爱分享不是自私,家长懂得区分,孩子才会愿意敞开自己
- 孩子做事情半途而废?家长可在生活中用四招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 孩子学画画家长不知道的事情
- 孩子害羞见人就躲,家长做到这5点,让孩子大方起来
- 孩子对人“大方”好不好?懂分享和懂珍惜同样重要,家长要知道
- 孩子月考结束了,此时家长最应该做的事情是这些
- 孩子缺乏专注度怎么办,三大方法教你,没辙的家长不妨试一试
- 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家长应如何正确的引导?这几件事情要注意
- 孩子自私冷漠,缺乏同情心,影响孩子一辈子!家长应该怎么做?
- 孩子青春期那段时间,作为家长你最揪心的事情是什么?
- 家长允许孩子适当“自私”,比强迫孩子,一昧的“共享”更重要
- 家长所不知4大方法,快速开发孩子右脑,提升孩子记忆力
- 三岁的孩子忽然变自私?恭喜家长,他很健康
- 两孩子跌下楼梯,宝妈先拉住自家孩子手,对方家长指责:真自私
- 为什么聪明的家长不会轻易让孩子尝试所有事情
- 做事情3分钟热度,家长巧用“延迟满足”,轻松让孩子坚持下来
- 又拉肚子了?孩子经常腹泻,可能是家长做了这六件事情
- 合格家长的第一法则:凡事孩子能动手的事情,请让他自己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