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聪明的家长不会轻易让孩子尝试所有事情
你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呢?是冠军骑师、芭蕾舞女演员、科学家、职业足球运动员、音乐会小提琴手还是演员?当孩子还小的时候,你很难确定。所以,你或许应该给孩子报读兴趣班,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这样一来,等他们长大的时候,才不会把自己的失败都归咎于父母,责怪父母没有从小培养他们。
当然,如果报读兴趣班,孩子的时间确实会有些紧张。周一上足球课,周二上戏剧课,周三上单簧管课,然后是游泳课。周四上芭蕾课,周五上体操课,而到了周末又要上马术课。这仅仅只是一个孩子一周的安排,要是有两三个孩子,那就更加“有意思”了。
还有一点,除了这些以外,平日里,孩子有没有在花园里开开心心地玩过呢?有没有时间去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呢?每周的安排里,可有让孩子看看漫画的时间?可有让孩子四处闲逛一下,盯着天上的云彩发会儿呆的时间?不要忘了,这些对孩子的成长来说也非常重要。
话说回来,你了解那些整天只知道上课、做练习、上辅导班的孩子吗?要是让他们自己照顾自己几天,你知道会发生什么吗?例如,他们去某个美丽宁静的地方度假,可能是去山上、海边或者田野,到了那儿后他们会做些什么呢? 其实,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玩什么、该怎么玩,因为平日里从来就没有时间好好地玩儿过。因此,等他们长大了,也不会放松下来,反而会活得非常痛苦。
我并不是在说不让孩子参加兴趣班,那未免也太糊涂了一点。我是想让你稍稍把握一下分寸。例如,每周上两个兴趣班,而且让孩子自己选择学什么。记住,千万不要因为你小时候学过小提琴,觉得很喜欢它,就让孩子去学;或者因为你从来没有学过小提琴,想弥补遗憾,而让孩子去学。如果孩子报完名后又想学新的东西,就必须从现在参加的两个兴趣班里放弃一个才行(当然,如果孩子不喜欢学芭蕾舞,即便老师说她很有天赋,你也要准许孩子放弃)。
说到这儿,你还记得法则1里提到的那些冷静、放松的父母吗?想想你所知道的优秀的父母中,有多少是每天送自己的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的呢?一个也没有。这些父母只让孩子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其余时间孩子们都在玩耍——玩过家家,玩拼图游戏,往身上抹泥巴,用麦片壳做东西,在花园里捉虫子,把恐龙玩具排成一行,读小人书等,做那个年龄应该做的事,因为这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也能减轻父母很多压力。
当然,如果孩子不喜欢学芭蕾舞,即便老师说她很有天赋,你也要准许孩子放弃。
相关文章
- 孩子“人来疯”?要警惕是“表演型人格”,聪明家长会这样引导
- 孩子“水为什么会流”,父母还回答“水是液体”,聪明家长这样做
- 孩子一不顺心就闹脾气!聪明的家长这样处理
- 孩子一哭闹不听劝,家长先别着急管,聪明的父母都这样做
- 孩子不愿交流、没朋友,想摆脱“社交恐惧症”,家长尝试这个方法
-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频繁的攻击行为?聪明的家长这样应对......
- 孩子从家里偷钱,别轻易责罚,这位家长的做法值得借鉴
- 孩子做事情半途而废?家长可在生活中用四招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 孩子偷玩手机!家长先别急着揍他一顿,聪明的父母这么做
- 孩子刚上幼儿园哭闹 家长别心疼 马伊琍的做法很聪明
- 孩子咀嚼能力直接影响语言发育,聪明的家长都这样做
- 孩子在超市“偷东西”,聪明的家长这样做
- 孩子学画画家长不知道的事情
- 孩子平时能吃“祛火药”吗?专家:家长不要自作聪明
- 孩子成绩不好怎么办?聪明的家长从不比较,而是更重视三样东西
- 孩子成绩不好,聪明的家长从不和别人比较,而是比较这三样东西
- 孩子把“搞破坏”当乐趣,家长应该怎么办?聪明家长都这样应对
- 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家长应该如何引导?聪明的父母让孩子体验
- 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家长应该如何引导?聪明的父母让孩子体验
- 孩子月考结束了,此时家长最应该做的事情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