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现在很多孩子,没成为天才,却得了天才病

2021-12-30 08:49:16孕产
中国父母过于注重培养孩子某方面的能力(包括考试),会造成孩子缺乏生存能力,高估人生的价值,与其寄望于孩子成为少之又少的天才,倒不如关注孩子与生俱来的天赋。首先要把孩子当成一个正常人培养在家庭教育中,有一种父母,总爱把自己的孩子归于天才一类,于是像培养天才一样去培养孩子。

中国父母过于注重培养孩子某方面的能力(包括考试),会造成孩子缺乏生存能力,高估人生的价值,与其寄望于孩子成为少之又少的天才,倒不如关注孩子与生俱来的天赋。


首先要把孩子当成一个正常人培养

在家庭教育中,有一种父母,总爱把自己的孩子归于天才一类,于是像培养天才一样去培养孩子。但很多时候,孩子没被培养成天才,却得了天才病。什么叫天才病呢?

● 懒散傲慢,没有责任感,做什么事情都漫不经心;

● 做什么事情都是随机的,没有计划性;

● 对别人的许诺,从来没有想着去实现;

● 动不动就狂怒,情绪波动无常。

我们经常会说,天才所做的一切都是可以原谅的,与之相似的一个观点是,父母们经常会想,孩子只要学习好,所有其他的不足都无关紧要。某种意义上,他们已经把自己的孩子当作“天才”一样去培养,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培养孩子某一方面的能力上了;并且以对待一个天才的方式,容忍孩子的很多缺点——那些本应该引起注意的缺点。

在今天的中国,特别是在一些富裕的家庭里,父母更容易产生某种错觉,把孩子的某一些长处当作特别大的天分,为了让孩子这方面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展,父母不惜代价地投入金钱与精力,让孩子可以其他的都不管,只一门心思发展这一项,结果却往往是让孩子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交往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

我认识一个弹钢琴的人,小时候确实很有天分。但在她到了快 30 岁时,她的心智状态却还处于八九岁的水平,日常生活上的事都不知道,连钱都不知道;生活不能自理;在别人面前也不知道怎么交谈。父母剥夺了她完成社会化必须要发展的能力——“你就是弹琴,你所有的事情就是弹琴,所有的心思就是这一项。”我们今天的教育制度也存在这个弊端,让孩子把绝大部分的生命热情都花在学业上,而没有精力去发展其他必需的能力。

在这种观念下培养起来的孩子,他要面对的问题不止是没有生存能力。一旦孩子被看作天才的那方面发展不顺利,他发现自己并不是真的天才时,孩子就会感到自己毫无价值,陷入崩溃——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天才,现在发现我不是,而且其他的什么也不会,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一个美国回来的博士要把父母给杀了。他对父母有这么大的深仇大恨吗?其实不是的。是父母对这个孩子的教育出了问题。父母对他的所有教育,让他认为只要自己一步一步往前走就会达到黄金彼岸。结果他读完博士后,到一个计算机公司工作,年薪 5万美金。后来父母要他回国,他回来一看,那些过去读书比他笨、学业比他差的人,今天都比他好,而他家把所有的财力都投资在他身上了,家境十分贫寒。他又想到自己在美国,五六万美金年薪,不过是个 IT 业的打工者。他崩溃了,觉得活着没有意思,就想到了自杀,但又担心自己自杀后父母太痛苦,于是就决定先把父母杀掉。所幸后来母亲被救活了,他自杀也没成功。

所以,我一直强调,从家庭教育来说,首先要把孩子当成一个正常人来培养,要用正常人的方式来对待他,这样孩子就不会得所谓的天才病了。

培养天赋,而不要培养天才

这个世界上天才的数量少之又少,但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或者是爱好。保护孩子的天赋、兴趣,远比逼着孩子成为“天才”更有意义。我们今天的社会更加开放,更加多元,社会阶层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谁都无法定义,哪一种教育理念是最好的,这就需要父母们根

据孩子具体的情况去思考。比如说,我的孩子他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的家庭有哪些资源可以帮助他成为这样的人?用一句话来归纳就是,不同的家庭,可以培养不同的孩子。

有一次我在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给学生们的父母讲课,到了提问的环节,一个爸爸站起来说,他的孩子很喜欢昆虫,到了假期,他经常带着孩子满世界找昆虫。他的朋友知道这个事以后就批评他说,人家的孩子都在上补习班,在考虑着上什么中学,你还在满世界地找昆虫,找昆虫能当饭吃吗?以后孩子上初中怎么办?因为周围劝这位父亲的人多了,慢慢地他心里有点儿纠结了,就想着问问我怎么看这个问题。

我对那位带孩子满世界找昆虫的父亲——一位清华大学的教授说,你自己在海外留学,受过良好的教育,你有很多同学、朋友都在世界著名的大学里任教,你有开阔的国际视野,为什么还要去听从别人的话,为了进更好的初中,就让孩子放弃自己的爱好,把时间花在补习上呢?

“满世界找昆虫”可以让孩子发展自己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为人生增加无限的乐趣,难道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对孩子的未来不是更重要吗?不是会让孩子更适合未来的世界吗?

每个人身上所具备的天赋,都是上帝对这个人特别的眷顾,如果父母牺牲了孩子的这种天赋,对孩子而言,将会是最大的伤害。父母常常以爱的名义,以为了让孩子成长得更好为理由,用貌似帮助孩子的方式去伤害孩子。我们什么时候能认真倾听一下孩子的声音呢?作为父母,我们是不是应该更有勇气去走与别人不一样的,但却适合自己孩子的路呢?这应该是值得很多家庭去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