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随口答应却做不到,将降低孩子的信任和期望
你们小时候被父母“骗”过吗?
答案是肯定的。
或许每个孩子都被父母骗过,这其中仅有少数是善意的谎言,大部分是不了了之、闲置随口答应孩子的话,其最主要原因是主观为了孩子好、激励孩子学习和进步!
我们了解到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就进行了一份专门从不少中学生、小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的状况和展望的调查研究,而最终由这些中、小学生投票统计的调研结果是:在父母对自己的十二种行为里,排在榜首的当属“说话不算数”这一个行为。
“把碗筷收拾了、要洗干净,晚点带你去吃你喜欢的烤腊肠。”
“玩具车有什么好的,听话别要了,下礼拜给你买自行车。”
“只要你拿到一张奖状,爸爸就带你去一次海洋馆。”
想不到吧?父母对孩子的忽悠太多了,很多孩子就是这么被骗大的。
说好的一张奖状去一次海洋馆,结果你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各一次语文、数学、总分三张奖状,而且平时小测验、小考试也是奖状不断。但爸爸却只带你去了一次,你再想去的时候怎么理论,爸爸都会有理由,不是去了一次就行了、就是爸爸不想出去或者各种理由拒绝你。
答应的自行车也往往是迟迟不到,或许到了、也是过了不止一个礼拜。
还是干家务活靠谱点,一般都能得到父母很到位、及时的奖励。
群友们聊天的时候得知朋友一个事情,我整理一下跟大家聊聊。
就是一次朋友就要出差办事了,走之前答应了孩子出差完回来要给孩子买礼物,麻烦地是朋友却忘了买礼物,一下高铁就马不停蹄地回家。看到爸爸回家了,孩子自然很高兴地冲到朋友面前,可当孩子左顾右盼朋友身上确定看不到答应自己的礼物,孩子瞬间崩溃大哭起来,嘴里嚷嚷着“爸爸,你怎么又骗我啊!”朋友跟大家说,买东西给孩子这个临出门的时候答应了也是记得的,只不过一忙起来自己还真忘掉了。其实,从孩子的那个“又”字,不难发现朋友其实多次“失信”于孩子。
为了提高孩子学习动力,很快主动提出或答应孩子帮其买什么或者让他们排前十、拿奖之类的就让他们假期自己玩,不打扰他们。类似还有更多的情况,除了极少数的个别案例外,大多数家长往往都对孩子“失信"了。
其实,这位朋友和很多家长一样,往往以为孩子还小、记不住那么多事情。大多数家长们往往认为孩子忘事快、孩子不会和自己计较那么多、孩子过几天就会忘记这事的等等,所以自己答应孩子的事情往往诸多理由搪塞孩子,多数应允孩子的事情都一推二五六、不了了之的让事情过去。
那么,孩子为何会对家长答应自己的事情记得非常清楚呢?家长是孩子最能依赖的人,家庭也是孩子的成长环境,而父母更是孩子的榜样、最直接的人生导师。所以,孩子往往能记住父母的行为举止,尤其是与自己的交互和答应自己的事情。
不少家长还后悔当初太干脆允诺,应该想清楚。那问题来了,为何当初答应的那么快?
众所周知,面对子女,善意的诱导甚至是谎言可以激励孩子更努力学习和成长。可是这些都并不是父母们失信于孩子的借口。
别老是认为孩子小、不记事,就随口答应。这样做,就造成了欺骗孩子的结果。将孩子们视为独立个体去对待,要尊重自己孩子。
别因为孩子小、就敷衍。点滴信任、弥足珍贵,对孩子允诺的事要做到。真的遇到迫不得已或是特殊情况,让答应孩子的事暂时完成不了的话,请记得找孩子好好把情况说清楚,道歉和补偿也是应该向孩子做的。
黄金百两、不如季布一诺。是的,每一个父母认为对孩子答应的事情,都承载着孩子的一份期望。假如做不到答应孩子的事情,就别轻易对孩子说出口。
相关文章
- 孩子为什么达不到父母的期望?给孩子设立“篮球架”,高度需适合
- 信任能激发孩子内心的动力,父母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感受到信任呢?
- 为什么父母总是要求孩子懂事,却做不到理解孩子?
- 刚答应的事情就反悔?孩子的承诺“不顶用”,是父母没做好这3点
- 家长平时做到五点,孩子会比同龄人更聪明,可惜多数父母做不到
- 遗传决定身高?父母再高,做不到这4点,孩子也达不到遗传身高
- 孩子不到3岁,满口小黑牙,医生却说:不是因为糖,而是父母无知
- 孩子升学需要的不是学区房、好学校,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支持
- 孩子是否优秀,取决于父母的信任,别让你的不信任限制他们的成功
- 父母如果欺骗孩子,会深深伤害与孩子间的关系,信任感就会下降
- 父母对孩子过高的期望,会使他们失去勇气,破坏了孩子的正常发展
- 父母应该怎样和孩子建立信任的关系?
- 父母用错方式的爱,非但让孩子感受不到,甚至还会让孩子怨恨自己
- 父母要降低“成长问题”的焦虑,孩子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
- 父母请信任你的孩子,当你开始信任孩子时,他会带给你惊喜
- 47句父母亲对于孩子的美好寄语,字字包含温情与期望
- “你要考第一”,想要孩子更优秀?父母别把期望变成了焦虑
- “再不听话,警察叔叔会来抓你”父母随口说的话,真的会伤害孩子
- “妈妈,我活够了”,暑假补课让孩子绝望,父母的期望不该是枷锁
- 中国有多少父母,因自己认知缺失,导致孩子教育得不到恰当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