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过高的期望,会使他们失去勇气,破坏了孩子的正常发展
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有什么危害 ?期望是指为孩子定下标准,以此来衡量他们的行为。过高的期望有时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因此我们所设立的期望与目标应考虑孩子的具体条件及其本身愿望,而不是过于热衷于父母自身的愿望与利益,如果对孩子设置过高的期望与要求,当孩子不能实现目标时,我们就毫不掩饰自己的失望,孩子会因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而自惭形秽,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怀疑,而从根本上动摇对自己的信心。
解决这个冲突的方法是对孩子既要有高的期望,也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之所以时常出现家长与孩子冲突,家长对孩子酌行为不满,轻者斥责,重者体罚,使孩子终日惶恐不安,除了缺少对孩子的爱心,恐怕也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有关系。
譬如要求小孩去做能力无法达到的事情,并且说:“都6岁了,这么简单都不会,不害羞吗?”等等,甚至有时候小孩虽然做得相当好,但从母亲眼光看来,却未能达到十全十美,于是忍不住地加以斥责。像这种完美主义者,不但自己做事要求完美,对孩子亦如此要求;但是小孩所作所为却经常无法满足自己的要求标准,因此,家长便常强迫地要求许多无理的事情。所以,做事有板有眼的母亲,她的小孩反而常会有“强烈恐惧失败”、“兴致低落”的倾向。
若我们在孩子身上寄予很高的期望,同时不断地向他们指出不足之处,我们实际上在使他们失去勇气,降低自信;相反,如果我们对他们的要求适度,并及时加以鼓励,会使他们充满了活力和自信,并且产生要多做一点的欲望。
案例:
有一个男孩叫明乐。他的父母为他设立了非常高的标准,希望他能够在各方面都非常优秀、出色。除了在学校里正常的学习和活动外,家长还给他设立了许多课余的活动:拉小提琴、练体操,以及地区的其他儿童活动。
父母要求他在所有活动中都成为拔尖的人物,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地区活动中,明乐都被认为是难得的优秀的孩子,但是在他的生活中,却有一些令家长无可奈何的习惯。比如:他对别人的评价非常敏感,略有微词,便情绪低落,而且在行为上,经常有神经质的表现。他不像其他同龄孩子那样尽兴地说笑和玩闹,似乎很受压抑。
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许多父母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这种期望实际上破坏了孩子的正常发展。而明乐从小就培养了一种强烈的愿望,要用自己最好的行动来使父母高兴。在他的理解中,只有他达到了父母的要求,他在父母的眼睛中才有地位,才变得重要。他不敢公开地向父母抗争,但是他对别人评价的敏感和其他的神经质的表现,说明这一切对孩子心理上的压力,表现他内心里不情愿做这一切的种种矛盾。
在父母的高要求下,他失去了一个儿童所应该享受的天真和无忧无虑的生活,而父母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他作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明乐并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一个人所应该得到的尊严,如果这种高压政策就这样持续下去,将会给他的生活带来不可避免的不良后果。
另外,有的孩子见到自己的成绩比别的同学差时,不是从方法、勤奋等方面找原因,而是进行简单的自我否定。自我否定之后,是自惭形秽,接着就自暴自弃。他们往往根据局部的比较产生自我意识,认定自己是天生的卑劣者。
其实,许多有自卑感的孩子并不卑劣,孩子为自己选定的追求目标和比较对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所处的环境。如果他的父母对他的要求是获得平均95分的高分,而他实际只得平均75分时,他就会怀疑和否定自己的能力。如果孩子的同伴中有非常聪颖、成绩拔尖的同学,相比之下,孩子也会认为自己天生愚笨,所以,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以及孩子过分注重其他同学的聪明,都可能导致自卑。
专家学者在分析了孩子自卑感的成因之后,开出了这样的“处方”。
首先,适当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如果孩子的基础较差,家长就不要一味地去鼓励孩子并要求他考上大学,孩子觉得自己离这个目标太远,就会丧失信心,产生自卑。家长可根据具体情况,只要求孩子在毕业考试中拿到合格文凭。孩子一旦有了自信心,就会削弱原来的自卑感。自卑感对孩子的危害取决于他们所感受的程度,感受太强,会使他们缺乏自信,放弃努力。
感受在一定范围内,便会变成一种刺激的动因,直至促使他们去尽力弥补自己的不足。历史上的许多名人,往往都有引起他们自卑的缺陷,他们正是靠这种自卑感的刺激踏上奋斗不止的人生之路。因此,根本的方法是把孩子的自卑感降到一定程度上,使之转化为一种行为补偿的刺激,从而使自卑的孩子有所建树。
其次,便是帮助孩子寻找别的长处,表明他并不是时时、处处都比别人差。孩子一旦摆脱了家长的过高要求,又看到自己在某些方面还有希望便会重树信心,求的进步。
相关文章
- 孩子成长有无限可能,父母正确引导,孩子的破坏力就会变成创造力
- 父母再不忍心,也要教会孩子这些规矩,对孩子以后发展有益
- 孩子为什么达不到父母的期望?给孩子设立“篮球架”,高度需适合
- 孩子升学需要的不是学区房、好学校,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支持
- 孩子处于青春期,父母需要“不管教的勇气”(一)
- 孩子总爱拆东西,父母了解他们的破坏心理吗?
- 孩子是“破坏大王”?父母方法对了,破坏力也能变成高天赋
- 孩子爱“搞破坏”?好奇心是福还是祸,全看父母如何引导与控制
- 孩子考试不是第一,父母别责怪,懂得“第十名现象”孩子发展更好
- 父母培养孩子创造力,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有助于孩子未来发展
- 父母如何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了解依恋关系的不同发展阶段很重要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做到这四点,孩子一般发展都不错
- 父母该如何发现发展孩子的兴趣?
- 父母随口答应却做不到,将降低孩子的信任和期望
- 4-5岁的孩子爱告状?父母别指责,抓住孩子"道德感发展期"是关键
- 47句父母亲对于孩子的美好寄语,字字包含温情与期望
- “你要考第一”,想要孩子更优秀?父母别把期望变成了焦虑
- “妈妈,我活够了”,暑假补课让孩子绝望,父母的期望不该是枷锁
- “说了不听,听了不做”孩子的专注力是怎样被父母一步步破坏的?
- 先为孩子搭建“脚手架”,再为其提供“最近发展区”,做智慧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