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用错方式的爱,非但让孩子感受不到,甚至还会让孩子怨恨自己
本文由Ainee妈咪原创,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自己只有这么一个宝贝,自然是疼爱有加。
现在很多家长觉得自己非常爱孩子,但很多父母也因为爱孩子的的方法不对,孩子根本感受不到来自家长的爱。甚至在和孩子的关系中处理不当还会让孩子心生怨恨。
明明是爱孩子,为什么会适得其反呢小蒋夫妇是远近闻名的虎爸狼妈,两夫妻的严厉可是出了名的。孩子图图在这种教育环境下,每天都绷紧了弦不敢松懈,生怕出了问题,被爸爸妈妈批评。
图图品学兼优,在学校也深受老师同学的喜爱,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每次有人夸起图图:“你可真棒”的时候,爸爸妈妈就会说:“好什么好,跟别人家的孩子比根本不算什么?”
可是小小的图图在心里也有一个疑问:“这别人家的孩子到底是谁?他过得开心吗?他写完作业可以去楼下玩吗?他也每天周末都必须上补习班吗?”
而矛盾,终于有一天爆发了。孩子这次期中考试,因为身体不舒服的原因没能发挥全部的实力。这一下图图和第一名失之交臂了。成绩发表过后,图图不敢回家,怕面对爸爸妈妈。要知道,平时就算是第一名,有没得满分的,图图也要挨一顿数落。这次他更不敢回家了。图图拿着自己的成绩单,就在家楼下附近转悠,到了天色已暗的时候,图图的爸爸妈妈找到了图图。
爸爸妈妈见到图图第一句话却并不是关心,而是指责:“死孩子,跑到哪儿去了!”在了解了孩子的成绩之后,孩子的爸爸妈妈更是在大街上就开始了“男女混合双打”。
图图这次再也忍不住了,在街上对爸爸妈妈大喊:“我恨你们!”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适得其反的事情呢?1. 家长表达爱意的方式不适当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充足的爱,但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如何去表达自己的爱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何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孩子能接收到我们的爱,是每个家长都应该学习的事情。
陪伴是表达爱的最佳方式之一,无论爸爸还是妈妈,每天都要至少抽出半个小时来陪伴孩子。但既然我们决定陪伴孩子,就要做到高质量的陪伴。这半个小时陪伴不是说你一边玩手机一边带孩子,而是全身心投入的陪伴。比如给孩子讲故事、陪孩子做游戏等等。
要记住,高质量的短时间陪伴,要胜过长时间的低质量陪伴。拥抱和亲吻是最容易做到的表达爱的方式,每天出门前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能让他获得安全感,开开心心的开始新的一天。
2. 孩子更加容易记住对自己不好的事情
这一点,通俗的来讲就是记仇。为什么孩子们对自己不好的事情的记忆非常深刻呢?儿童心理学教授曾提出:小婴儿是不知道“我”这个概念的,他们从出生开始喜欢吃手玩自己的脚,这其实就是探索自我的开始。
他们会玩很久很久,慢慢才开始意识到,原来这些东西都是他们的。这之后就会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也就是真正认识“我”这个概念,开始明白自己是独立于任何人的存在。
当孩子认识”我“之后,他们就会无比热爱这个“我”,与此同时,他开始更加自然地记住那些和自己有关的人和事情。
因为“我的”事情是和其他事意义不同的,是发生在“我”的身上,而“我”又是特别重要的。因此,这么重要的“我”受到伤害的时候,自然对孩子来讲事情就非常严重啦!
3. 家长的爱意孩子没有感受到
我们常常会拿这样一个例子来解释父母的爱。孩子最喜欢吃的水果是苹果,但父母总是觉得橙子对身体好,给孩子挑选了最贵、最优质的橙子来。但他们却忘了,孩子最喜欢的是苹果,并不是他们精心挑选的橙子。
这样的事情充满了孩子和家长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难道会有家长不爱孩子吗?当然不是了!但家长给的并不是孩子要的,这就导致了孩子们会感受不到家长对孩子们的爱意,甚至会埋怨家长不理解孩子的想法。
这种情况,父母也会觉得很困惑,明明已经把自己能给的最好的东西都给孩子了,这孩子怎么还不领情呢?其实家长们也会需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爱孩子的方式不太对?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如何做呢?1. 批评孩子可以,但不要否定孩子全部
大多数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极大程度上依赖于“不接受”的语言,认为这是帮助孩子成长的最佳方法,大多数父母为孩子成长提供的土壤都因为充满评价,判断,批评,说教,教化,警告和命令而变得沉重——这些信息传达了对孩子自身的不接受。
记得有一个13岁的小女孩在刚刚开始反抗父母的价值观与标准时这样说:“他们经常对我说,我有多坏,我的想法有多蠢,我是如何不能被信任,我只会做更多令他们不喜欢的事情。如果他们已经认为我又坏又蠢,或许我可以肆无忌惮的做这些事情了。”
我们会说在你心灵深处,你的孩子是个什么样子,他终将成为那个样子。除了这个影响以外,不接受语言会让孩子感到厌烦。
他们不再与父母交谈,他们开始意识到闭口不谈他们的情绪,把问题留给自己会舒服得多。接受性语言能够让孩子敞开心扉,他可以让孩子自由的分享他们的情感与问题。
2. 对孩子的爱要说出来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但有些父母却因为不知道如何跟孩子沟通,不知道如何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爱,从而和孩子之间越来越疏远,导致亲子关系不融洽,家庭失去温馨和幸福。
情感专家表示,无论是父母、夫妻、情侣,爱都要大声说出来。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因为孩子年幼难以理解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爱自己的表现。
那么父母就要大声地对孩子说:“宝贝!我爱你!”孩子必定他会拥抱父母说:“妈妈!我爱你!爸爸我也爱你!”
爱有时就是要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不仅限于行动。爱要说出来,因为爱要被听到,才能滋养到家庭中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孩子。孩子感觉最幸福的事情,不是父母给了她(他)多少爱,而是父母之间能够相互恩爱。
主观幸福感是孩子生命中的钙质,可以提升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抗压与抗挫能力及面对挑战时的自信心。
3. 经常鼓励孩子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先决条件,作为父母都希望孩子是一个充满自信的孩子。但是,自信不是天生的,是在生活经历中逐渐形成的,是在家长不断的鼓励中建立起来的,没有鼓励,孩子就无法建立充分的自信心。
父母经常批评他做得不好。比如,他考了第二名,父母就埋怨他粗心,要不然能拿第一!其实,他的父母如果能这样说:这次已经不错了,但是如果你继续努力,妈妈相信你能考第一!这个孩子的表现肯定会更好。
因为,孩子的成长最需要的是鼓励,自信心是在不断的鼓励中是培养出来的。
4. 教育的方式要适当
教育,是每个作为父母应尽的责任,家长对孩子教育方式的好坏,可以说决定着孩子未来人生的方向。而教育孩子是非常需要方法的。
尽管我们现在身边有很多教育孩子的专家教我们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正如孔子所奉行的“因材施教”那样。并不是所有孩子们都吃专家的那一套。
比方说,有的专家们奉行鼓励式教育,那对于那些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已经有被宠坏的苗头的熊孩子,还要用鼓励教育吗?再比如,有的专家奉行“虎妈狼爸”式多的教育,用批评来控制孩子,让孩子乖乖听话。
然而对于那些天生心里自卑的孩子,再这样对他们恐怕都要有抑郁症的风险啦!
爱,有千万种语言,每个人渴求的爱也是不同的,只有当我们说着属于对方爱的语言时,他才能真正感受到被爱。对待孩子也是如此,用错的方式来爱孩子,孩子不仅感受不到,还会适得其反让孩子怨恨自己;而找对了方式,你们家就会每天都是模范家庭哦!
我是Ainee妈咪,是一名高级育婴师、也是2岁宝宝的妈妈,我们将会持续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儿母婴的经验和知识,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相关文章
- 为何多数父母并不刻薄,孩子却仍感受不到他们之间的情感联系?
- 孩子怨恨无父母之爱:生育太多孩子,究竟给孩子带来了什么
- 爱孩子还会成为孩子的伤害?《母爱的羁绊》:尤其是这5种方式
- 父母可以嘴对嘴亲吻孩子吗?这些爱的表达方式不要盲目效仿
- 父母的爱是无私的,注重好孩子内心感受,让情感交流更有力量
- 父母给孩子爱的教育,用爱思考生活的美好,会感受到幸福就在身边
- 父母要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更体谅和感受到爱?
- 父母要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更体谅和感受到爱?
- “溺爱”真的是爱吗?6种最危害孩子的教养方式,父母别忽视
- 从杨烁的教育方式谈起:不能疗愈自己的父母,都无法真正爱孩子
- 从爱丽丝梦游仙境,看父母早期抚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 你爱孩子吗?为什么Ta感受不到?
- 富爸爸穷养孩子的教育方式,父亲大爱让孩子感受到,孩子一生受益
- 怎样走进孩子的心,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 达不到父母的条件,就停止对孩子的爱?“有条件”的养育不可取
- 避免感情生疏,外出打工的父母,如何让孩子感受父母的爱与关心?
- 孩子“大哭大闹”的起床气令父母崩溃?杀伤性的叫醒方式惹的祸
- 孩子不到3岁,满口小黑牙,医生却说:不是因为糖,而是父母无知
- 孩子不靠谱,多半是父母不靠谱的教育方式导致
- 孩子为什么越长越笨?心理学家直言:是父母教育方式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