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孩童与生俱来的想象力,会因为养育方式不同变得丰富或贫瘠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说:“生命的初期,一定要从环境中吸收大量的讯息,这是心智活动最频繁的时期,孩子需要从环境吸收一切的事物。”
环境的营造不仅仅在于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氛围,更在于丰富精神世界的创造,单靠物质的衡量,很容易失去成长的平衡。
对于幼儿来说,虽然接触到的范围都相当有限,但心灵却可以伸展到任何地方,绘本作为读书的入口,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信息化时代,育儿指南泛滥、各类消息混杂,作为密切关注幼儿成长的我们如何给孩子选择高质量绘本?如何进行有效的亲子阅读?日本作家中川李枝子在《当孩子遇见书》给出了非常棒的答案。
作者中川李枝子因长期从事幼教工作,在儿童教育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使得本人非常了解儿童心理,她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不园》曾荣获日本"厚生大臣奖"、"日本广播公司儿童文学奖励奖"和"野间儿童文艺奖推荐奖",并被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议会"列为"必读图书"。
中川李枝子的书籍《当孩子遇见书》通过自己在保育园的工作经验,分享育儿心得、挑选绘本方法、以及亲子阅读理念。
在家长越来越重视课外阅读,信息、书籍质量却又良莠不齐的今天,《当孩子遇见书》的阅读对于家长高效选择书籍大有裨益,帮助家长从固势思维中挣脱,形成属于自己的育儿心得。
一、为什么要读绘本
需改变认知
很多家长特别厌烦孩子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孩子不断要翻书的请求,家长希望看到的是安心读绘本的孩子。
关于这一点,中川李枝子提出如下观点,作为家长的我们非常值得关注:
如果孩子在大人才读了一行时就翻页,还是马上把书夺走,或者是自己开始随意编故事,都是因为孩子觉得绘本有趣,很开心。这本身就不是讨厌绘本,而正是对绘本感兴趣的表现。
在阅读过程中,幼儿和成年人的表现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对于喜欢的东西会百看不厌,对于自己不喜欢的物品会直接扔掉或拒绝,所以不断要求翻看绘本并不意味着他们对绘本的“厌恶”、也并不代表着他们不喜欢阅读。
当他们通过亲自阅读感知到绘本当中的乐趣后,安静阅读将不会是一种奢望。
心灵的体验绘本于孩子而言,不仅仅只是书中的文字故事,更多的也在于书籍中的插图,孩子伴随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随之进入故事世界,产生更多遐想。
孩子们看绘本的时候,连身体也会跟着动。真是像玩耍一样,身心都进入了绘本的世界。孩子们会与绘本的主人公化为一体,经历各种各样的事。被称为是“心灵的体验”,能够靠想象来体会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体验的东西。
绘本的世界对于孩童是鲜活的,孩子们会通过丰富的文字、图画世界有更多的体验,而这种体验会通过个人自主运用,比如词汇、游戏人物的设定等等,他们的想象力会伴随着个人在绘本中的体验有着丰富的行为展现。
培养幸福感作家中川李枝子非常幸运,有着“不管怎么样都不能缺少书本”的家庭特色、“以情操教育的名义让我们做事”的母亲...书籍的阅读对于她而言"是非常有魅力的,不必动身,即可进入千变万化的世界"。
亲子阅读时,孩子听着父母有感情的故事朗读,进行有趣的亲子互动,在文字中感知幸福,家人的亲子时间也变得更加有意义,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样的体验也会在孩子心目中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而不再是下班后一家人,各自忙碌,出现低头族、玩手机、非以身作则的学习要求等等。
幸福感的来源有很多种,亲子阅读便是其中一种。
寓教于乐喋喋不休的理论不仅对孩子没有成效,相反孩子还会反感,积极正向的绘本孩子在阅读时会有更多切身体验。他们会通过自己的理解加以吸收,也会通过天马行空的创意行动加以运用,寓教于乐的作用也就发挥的淋漓尽致。
二、如何选绘本
尊重孩子的兴趣很多家长在为孩子选择绘本时常常站在自我角度评判书籍的“好坏”“是否有助于孩子学习”,忽略了孩子最真实的需求及个人喜好,这样的选择对于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只会是负面作用,说到底阅读是私人化的,掺杂了太多的道德教育、人格教育,一味期待快速成效,绘本阅读的乐趣于孩子而言就会消失。
作为成年人的我们都希望读自己喜欢的书籍,于孩童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
素材的亲近“被强制或被人横加干涉都不会得到快乐。年幼的孩子也是因为想看绘本才看,想听大人念才让大人念。说到底,读书的快乐是属于个人的,对书的喜好也是各人有各样”。
作为成长时期的孩童,素材的亲近、真实才更加适合孩子阅读,如果脱离实际、远离孩童生活,再怎么优秀的作品也不能满足孩子实际阅读需求,对于孩子而言绘本便不是好绘本,阅读兴趣也只会大大减弱。
理论来源于实际,实践出真知,同理,绘本素材贴近实际也有助于孩子的吸收。
正确导向孩童时期是孩子性格形成、阅读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高质量的绘本应该是提供正确导向价值的,故事中寓教于乐,故事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对孩子的行为、语言引导时正面的,而不是干巴巴的理论,否则与说教无区别。
很多家长在选择绘本时,喜欢按照年龄段划分(比如“3-6岁育儿书籍必看”),其实大可不必,优秀绘本总是经得起孩童反复阅读,因为孩子本身对于自己喜欢的绘本也会反复阅读,不必太过拘泥条条框框的限制。
中川李枝子在书中讲到这样一句话:孩童与生俱来的想象力,会因为养育方式不同变得丰富或贫瘠。
我希望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可以与孩子一起成长,而不是作为父母的“我想当然”,阅读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作为母亲的我应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选择与正向指导,她的提升、我的提升对于我们各自而言才是最好的礼物。
相关文章
- 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两大秘诀:阅读和发呆
- 想提高宝宝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吗?阅读绘本《逛了一圈》吧!
- 绘本阅读 |《我喜欢书》:一本富有想象力的童书
- 绘本阅读课——孩子们既从故事中学到道理又丰富了想象力
- 荐 | 这4本想象力爆棚的立体书,让孩子分分钟爱上阅读
- 想象力不够怎么带孩子玩过家家?学会这3个套路就不怕尬聊啦
- 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一个考试高分的孩子,哪一个发展会更好?
- 千万不要教孩子画画,否则会毁了孩子优秀的想象力
- 家庭教育之亲子阅读——最便宜也最高贵的养育方式
- 心理认知规律告诉你,几岁让孩子学习绘画,不会损害他们的想象力
- 聪明的家长会这样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为他们插上梦想的翅膀
- 想象力为女孩插上“飞翔”的翅膀,孩子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
- 2019年纽约时报十佳绘本抢先看!治愈力与想象力齐飞的一年
- 20个生活用品猜谜语,考验孩子理解力和想象力,能难住孩子吗?
- 5岁左右的意志和想象力危机以及意志联合想法的力量是指什么?
- “你画的这乱七八糟的是什么呀?”不要破坏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 “雪化了只能是水?”标准答案下,孩子真的不需要想象力?
- 《小王子》:想象力到底多重要?这几招帮助家长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 《神奇猪侠》激发孩子想象力与认知的科幻童话
- 《驭风少年》:家长固化的思想,是对孩子思维与想象力最大的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