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家长,工作再累,生活再苦,情绪再坏,睡前故事不能少
到了晚上,劳累了一天的父母眼睛已经快睁不开了,许多孩子还是活蹦乱跳,毫无睡意。
但家长知道一个普遍的道理,孩子需要充足的睡眠才能更好地成长。
于是,许多家长会让孩子躺在床上,然后给孩子讲几个故事,帮助孩子尽快进入梦乡。
睡前故事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除此之外呢?
“睡前故事”能给孩子的语言发展提供极大的帮助。多项研究表明,儿童脑发育存在一个关键期。
也就是说,大脑在某一阶段特别容易接受来自环境的特定刺激。
如果在关键期能提供相应的学习活动,对脑的发展极其重要。
若缺少刺激或刺激不当,则会导致发育不良。
当然,过了关键期,大脑依然具有可塑性,只是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是从出生到10岁左右。
如果在这个阶段能经常接触丰富多彩的词汇和大量优美的句子,孩子的词汇能力和表达能力就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同时,孩子在听故事的时候,不仅能自然而然地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还能经历故事中曲折多样的情节。
研究表明,从出生就听妈妈说话的孩子,在语言能力、智商、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要比同龄孩子强许多。
而且,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读写能力也会逐步增强。
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语言教育方法就是和父母之间语言上的互动。
哈佛大学儿童语言学者凯瑟琳·斯诺认为:
在和孩子的互动中能更多交谈并经常和孩子亲密聊天的父母是好父母,
他们的子女拥有比其他孩子更优秀的语言能力。
因为,孩子具有会说话之前就能理解别人语言的能力。
“睡前故事”与记忆脑神经科学研究表明:
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个叫“海马体”的器官,主要是负责记忆的。
海马体的工作特点是,我们开始睡觉的时候就是它开始工作的时候。
干什么呢?
简单说,它的作用就是把白天接收的各种信息进行归纳整理。
也就是,不该记住的忘记,该记住的找个地方储存起来。
而孩子接收的信息——“睡前故事”是距离海马体开始整理时间最近的信息。
这也就意味着孩子可以牢牢记住“睡前故事”。
“睡前故事”能满足孩子爱的需求“睡前故事”能让孩子在感受父母爱的过程中进入梦乡。
这是一种能形成孩子对父母产生依赖关系的最佳途径。
同样这也是孩子婴幼儿阶段安全感的来源。
每当睡觉的时候,孩子直接感受到父母的爱,
再把这种爱储存在大脑里,这样一来,孩子的一生都能实现均衡发展。
讲故事应该注意什么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家长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是无论孩子白天犯了什么错,到睡觉的时候,父母不要再提起。
这样才能给孩子留下美好的回忆。
但有些家长却习惯于在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时候与孩子来一次彻底“清算”。
家长的意图或许是避免孩子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
但这并不可取。
第二是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要保持耐心与孩子互动。
在家长看来即使是非常平淡的故事,在孩子的世界中也是新奇的。
总是会给家长提出许多问题。
但有的家长经常制止孩子,“悄悄的、别说话、快睡觉”。
家长应该就孩子提出的问题和孩子积极沟通。
第三是要经常给孩子讲伟人故事。
而不只是童话故事、鬼故事、自编故事。
孩子听了伟人的故事,内心会充满憧憬和羡慕,也就等于播下了梦想的种子。
脑海中会充满这样的念头:有一天,我会成为伟人那样或者我会超越他。
这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更不是迷信!
而是心理学研究带给我们的启示。
心理学上的暗示效应表明,
在没有对抗的前提下,暗示会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人们在接受这种暗示之后,会在思想上、行动上与暗示的目标寻求一致。
结束语与我们小时候相比,现在的年轻父母更加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其中也包括在时间上的投入。
但是,“睡前故事时间”却经常被各种理由占用。
或许这些父母还未意识到“睡前故事时间”的重要性。
美国当代杰出的政治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帕特南在《我们的孩子》中讲到:
20世纪70年代,美国父母每天能陪伴孩子的时间基本不存在差异。
但从2013年开始,父母受过高等教育的孩子所能得到的睡前故事时间已经远远超过父母仅受过高中教育的孩子。
“睡前故事”需要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也需要父母和孩子的持之以恒。
相关文章
- 儿童睡前英文故事:母鸡和小姑娘 The Hen and the Little Girl
- 工作群是生活,家长群是未来,可是这5种父母谁看见都烦
- 睡前不知道给孩子读什么?推荐几本适合3—6岁儿童的绘本故事
- 16则经典道德小故事,睡前讲给孩子听,孩子礼貌有修养,家长收藏
- 交幼儿园手工作业,忙坏了一家人,网友调侃:丰富了家长业余生活
- 你管教孩子的时候,是不是有时候把自己在工作和生活的坏情绪发泄到了孩子身上?
- 关于3-6岁孩子情绪的小秘密,你知道多少?(老师家长必看)
- 儿童乐园对孩子成长有这么多好处,一些家长却不乐意让孩子去
- 儿童发展的敏感期,作为家长的您把握住了吗?
- 儿童如何在冬季防病?为了他们的健康,家长做好这3点
- 儿童安全教育故事:热心的狸猫叔叔
- 儿童家庭的教育现状,家长要知道了
- 儿童抑郁症让孩子坠入“深渊”,负面情绪无法释放,只能自我伤害
- 儿童教育 | 玩转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
- 儿童用药如何做更安全,家长要怎么做?
- 儿童睡眠好坏与家长养育有关
- 儿童矮小怎么办?家长必知:长高需早发现早干预
- 儿童积食,家长莫慌乱,送你5招快速缓解
- 儿童绘本故事《一条不会嘶嘶叫的蛇》
- 儿童绘本故事《给小老虎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