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早教

早教

不要剥夺孩子游戏的权利 不要剥夺孩子玩的权利

2022-04-06 20:09:41早教
当问到你曾经想玩什么被父母阻止过时,参与调查的公众给出的排名依次是:看电视(33.9%),玩电脑或网络游戏(30.2%),跟小朋友一起玩传统的户外游戏(16.0%),玩什么都受限制(10.3%),参加打球等体育活动(5.7%)等等。
...

当问到你曾经想玩什么被父母阻止过时,参与调查的公众给出的排名依次是:看电视(33.9%),玩电脑或网络游戏(30.2%),跟小朋友一起玩传统的户外游戏(16.0%),玩什么都受限制(10.3%),参加打球等体育活动(5.7%)等等。

“游戏其实不是玩”

周超说自己现在如此“堕落”,是因为小时候被压迫的太厉害造成的。

不要剥夺孩子游戏的权利

他上小学时就迷上了足球,每次他想出去踢球,都得软磨硬泡地哀求妈妈的批准。妈妈大部分时间都不会通融,原因就是怕影响学习。

“你不好好学习怎么考高中?考不上高中怎么考大学?不上大学哪有好工作?”周超对妈妈当年这一连串的质问头疼不已。有时候他也会以扔书、不好好吃饭等方式进行抗争,但基本上没什么作用。

“我唯一的兴趣,在跟他们一次次的激烈交锋后都被扼杀了,更不要提去玩别的什么了,从小到大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学习,他们的字典里只有‘考大学’这三个字。”周超至今说起来还有点儿愤慨。

不要剥夺孩子玩的权利

调查显示,22.1%的人认为孩子该玩的年龄就应该让他们玩,不能过分约束,52.2%的人表示由于小时候被压制不能玩,上大学或者长大后出现了“反弹”,开始大玩特玩的现象。

“中国的传统教育使很多家长抱有这样的想法,玩就是浪费生命,早点开始学习是件好事。多学点将来才会有出息。”有参与调查的网友这样留言。

调查中,当问到小时候有没有因为贪玩被父母批评过时,49.1%的人表示偶尔有,42.9%的人则是经常有,只有8.1%的人表示从来没有。

不要剥夺孩子玩的权利

郑强认为,很多大学生之所以出现荒废学业、玩物丧志的情况,是由于超量灌输知识极大地挫伤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摧残了孩子到大学后的发展潜力。18.4%调查参与者赞同郑强的观点。

“孩子们简直快乐的不得了!”有一次,中国传媒大学文艺学专业的王韶华副教授和几个家长带孩子去原始公园玩,他们给蚂蚁找家,去喂牛,跟牛打招呼,摘花摘草,玩老鹰捉小鸡等好多简单的游戏,玩到很晚很累,都还不想回来。让家长们没想到的是,如此简单的游戏,孩子们竟然可以玩得这样开心。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撰文《怎样做父母》,告诫父母要让孩子有玩游戏的时间,不要剥夺孩子玩游戏的权利。游戏是儿童的第二生命。小孩子只喜欢两件事,―件是吃,一件是玩,玩比吃还重要。

他认为,小孩可以从游戏中得到许多新的体验,这也帮助他们体验学习的过程。如果家长重视孩子的游戏,让他们充分游戏并予以良好的指导,提供有利的游戏环境和材料,那么不仅使快乐伴随着幼儿的童年生活,更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游戏其实不是玩,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给孩子自己作选择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