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孩子深感无力,冰山模型挂起来,每天观它三百遍
在陪伴孩子的这条路上,是不是也会常常感到无能为力,这时我们不妨停下来问问自己,反观一下彼此的互动中,我有没有给予孩子这样两个东西——归属感和价值感。
冰山模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我们肉眼所得的孩子行为,是冰山上面看得见的这部分;
而冰山下面看不见的部分却是更大的一部分,它决定和影响着一个孩子的感受和行为。归属感和价值感就属于这冰山下面的部分,人的下意识层。
我们每个人都始终在根据自己对自己经历的感知和个人逻辑作着下意识的决定,继而引发出相应的行为,孩子也不例外。
在一个孩子的下意识空间里
有些决定是关于他们自己的,比如:“我是好还是坏,有能力还是无能,重要还是不重要?”另外一些决定是关于他人的:“他们是鼓励我,还是让我丧失信心,是有益还是造成伤害?他们喜欢我,还是不喜欢我?”有一些决定是关于这个世界的:“这个世界是安全,还是可怕的,是充满爱还是遍布威胁,是我可以茁壮成长的地方还是一个需要努力求存的地方?”孩子们不会意识到这些决定会影响他们的信念,这些信念会影响他们的行为。
如同我们也不会意识到,“今天我看孩子无比满意,昨儿我看见他,气就不打一处来”,“明明是他不好好写作业,我教训他还不行了?”这些感受,也是由我们潜意识里我们所不曾察觉的信念在作怪。
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变不管对待我们自己,还是对待孩子,我们都需要将自己的思维转变为:错误是学习的机会,我们不是要寻求一种“简单”方法凿冰山,我们要融化藏在下面的冰山。——于是,我们开始可以试着“放过”孩子们的不可接受行为。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错误只是冰山表面,是用来提醒我们关注下意识的。
在宝宝乱扔东西,不写作业,没有规则,就会哭闹的冰山下下面——
有些决定是关于他们自己的,比如:“我是好还是坏,有能力还是无能,重要还是不重要?”于是我们思考一下,当一个孩子觉得自己是有能力的还是自己是无能力的,他的行为模式会一样吗?
当自己面对别人交代的一个任务,我觉得自己有能力搞定,我们会说“没问题,交给我吧”,当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搞定时,“唔、嗯,我还是先刷会手机吧。”的拖拉开始了,“怎么办啊,老板又给了我一个活,烦死了。”的焦躁开始了,只是我们是成年人,能够稍微管理好自己的行为,但还是有很多人会通过抱怨、推诿、买买买、吃吃吃在应对不是么?
当孩子们表现出极度不配合,“我不做我不做”、“我不给就不给”时,可能是他在关于自己的决定上,出现了一些信念偏差,我觉得我不行我没有办法,我觉得我对于你来说非常不重要。一个打人的小孩同样也会因为没有办法,我生气啊,我害怕啊,我不知道怎么做啊,所以我就打人了。
另外一些决定是关于他人的:“他们是鼓励我,还是让我丧失信心,是有益还是造成伤害?他们喜欢我,还是不喜欢我?”于是我们继续思考一下,孩子认为他们喜欢我,他们不喜欢我,他的行为表现会一样吗?
父母苦口婆心给了很多建议,孩子充耳不闻,掏心置腹地讲了很久,孩子毫无感觉,是他在关于他人的决定上出现了信念偏差,哼,我觉得你不喜欢我,你就是来打击我的,你讲你的吧,反正我不听。
还有一些决定是关于这个世界的:“这个世界是安全,还是可怕的,是充满爱还是遍布威胁,是我可以茁壮成长的地方还是一个需要努力求存的地方?”这个环境让我觉得安全,这个环境让我觉得可怕,我的行为反应会是一样吗?
一个成天都在担心自己是否安全,是否会得到理解和支持的孩子,长期处在神经紧绷的状态。
混乱的局面=一个没有被理解的孩子+一位缺乏认知缺乏思考的家长当孩子们感到安全时,感到有自我价值和归属时,我不用担心做错事,不管怎样,他们都爱我,不管怎样,他们都会陪着我,他们就会茁壮的成长,
当孩子们相信自己没有归属,没有价值时,他们会采用求存行为。哪怕是用错误的方法。
不停打断你惹你(快来关注我、我要知道你喜欢我),撒泼打滚(我说了算,我很重要),叛逆故意对着干(我可以控制你,我并不软弱)。
他们通过这样的行为告诉自己,身边的人是喜欢我的,他们要通过这样的行为告诉自己,我是有能力的。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用恰当的方式来获得这两样东西——归属感和价值感。
每个行为背后都有其在冰山下面我们看不见的部分。在击溃孩子的冰山之前,先把自己的信念调整一下吧。
当我们把每一次挑战看成是一次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冰山下面的机会,是一次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机会,我们的后续反应和态度同样会大不相同。
当一个孩子不整理自己的书包时,
“你应该在上学前将你的书和家庭作业准备好。”VS“为准备好上课,你需要带什么?”
当一个孩子出门忘记穿外套时,
“别忘了你的外套,一定要穿上,外面冷,不然感冒了。”VS“如果你想出去玩,你需要穿什么?”
当一个孩子一直不写作业时,
“如果你没有完成作业,你就不能玩,直到做完为止。”VS“你打算怎样在我们出去玩之前完成作业?”
当一个孩子不停哭闹时,
“不要哭和发脾气了,发脾气也没有用啊”VS“你怎么对我说话才能让我听清楚你在说什么呢?”
当一个孩子不遵守约定不听话时,
“你因为不听话,取消看动画。”VS“我们是怎么约定的在安静时间不能打扰别人的?”
前者败在告诉孩子去做什么(并且会因顺从得到奖励,不顺从受到惩罚),后者胜在邀请孩子思考应该做什么?并且尊重他的思考结果。
为什么有的人选择告诉,有的人选择邀请呢?
因为两组父母有着不一样的冰山下思维和信念:
前者内心下意识想法,你这个孩子做错了,你怎么这么笨,你这就是不负责任,你不遵守约定,不听话,要受到惩罚。
后者内心下意识想法,这是一个我们可以学习的机会了,我要通过这些冲突了解到孩子的能力水平,心智水平以及察觉他冰山下的信念,我可以帮助孩子自己思考,让他获得更多归属感和价值感,让他相信自己可以,让他看见妈妈尊重他。
你的信念同样决定了你对孩子的行为!
每当面对娃抓狂时,提醒自己冰山模型,建议可以挂在墙上,每天观它三百遍!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搞心理的Q妈”,每天一点心理学,让家长和孩子更轻松!!
相关文章
- 孩子缺乏自我认知?通过“素质冰山模型”,帮孩子正确认清自己
- 管教孩子却总对着干,这个字是不是老被身为家长的你挂在嘴边?
- “小时候不让吃的东西,长大吃了个遍”严格管教的孩子自律了吗?
- 孩子不听话时你还在大吼大叫?做好这5步,让你轻松管教孩子
- 孩子不听话,难管教,情绪说来就来?教你融会贯通的全脑教养法
- 孩子不想学习时,就让他看看这部纪录片,这方法管教都很有用
- 孩子不自信,无力感,孤独感爆棚,家长如何帮孩子获得内心力量
- 孩子专挑高低不平的路走,管教也不听,别愁,行走敏感期来了
- 孩子叛逆不服管教?父母掌握这3种方法才能让孩子变乖
- 孩子哭闹别大声训斥,无效且伤害大,有效管教要用“KICK原则”
- 孩子处于青春期,父母需要“不管教的勇气”(一)
- 孩子幼儿园玩耍磕伤,宝妈却索赔20万,园长的回应让她无力反驳
- 孩子无理取闹不听管教,家长要学会“讨价还价”,用这几招能完胜
- 孩子犯了错也不舍得管教?你的纵容正在毁掉你的孩子
- 孩子犯错后应如何处理?让孩子参与进管教中,能够使错误变为财富
- 孩子犯错怎么办?不妨看看易烊千玺的“正面管教”4步法
- 孩子犯错欠管教,家长不要发脾气,表达生气可以换一种方式
- 孩子说“妈妈,我讨厌你”的行为,属于展露在水面之上的冰山一角
- 孩子过于好动管教困难,“费斯汀格法则”证明:父母有很大责任
- 孩子闹情绪时,不打不骂不发火的有效管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