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不给孩子贴标签 究竟有多重要? 老师给孩子贴标签怎么办
什么是标签?
我们惯常说的好孩子、坏孩子、笨孩子、有眼力见儿的孩子,缺心眼儿的孩子……
这些都是标签。
有的标签是正向的,但很多时候,标签都是负面的。
周末了,想给大家讲个有点儿暖的故事。
一所小学接到了家长的投诉:孩子参加学校的乐团活动后乐器丢了!乐器是一把圆号。家长说,上学的时候亲手把孩子和乐器箱送到了学校,怎么放学后乐器就丢了呢?
学生的乐器丢了,老师们立即开始帮忙找。圆号这个乐器很大,很可能是放在哪儿被老师收起来了。没想到音乐教室找了好几圈,都没有。询问一起上课的同学,都说没看见。孩子自己说,把圆号放到乐器室门口,但是并没有送进去就离开了。
这么大的乐器去哪儿了?
班主任私下问了下家长这个乐器的价格,3万多!
老师们都吓了一跳,又把校园的边边角角地毯式的搜索了一遍,还是没找到!
很快,一周时间过去了,大大的圆号还是失踪状态。
最后,老师们只得调取监控录像。
沿着孩子丢乐器当天的活动路径一点点查。在监控中,老师看到,孩子把大大的圆号放在教室门口就离开了。此后,陆陆续续很多孩子路过,但是都没有人去动这个乐器。
后来,一个小小的、胖呼呼的小男孩儿走了过来。他绕着圆号箱转了好多圈,最后,拖着这个圆号箱离开了。监控里,小男孩穿着羽绒服,圆滚滚的,再拖着一个与他身高完全不相符的大圆号箱子。老师说,看监控的时候就忍住不笑了。
这应该是一年级的小孩。
镜头里,小男孩拖着大圆号从一楼一直上了三楼,路上还遇到了热心的体育老师帮他把圆号箱搬到班里去。放学后,孩子又拖着这个大圆号箱子下了楼,又是在热心老师的帮忙下,把圆号送到了校门口。
这个大圆号就这么离开了学校。
老师们认出,这个圆乎乎的小男孩是学校合唱团的孩子。
孩子是小偷吗?
家里突然多了个大乐器,家长就一点儿没反应?
老师没着急给孩子定性,找到了圆号的去向,他们决定先和孩子谈一谈。一听到老师问圆号的事,孩子特别认真地说:老师,我特别想学圆号,但是我爸爸没见过,所以我看见外面有个圆号,就拿回家,想让爸爸看看,买个这样的。很快,爸爸得到消息后,立即送还了圆号。爸爸说,以为是乐团的老师让孩子带回来的。
后来,老师并没有追究孩子。
但是故事到这里并没有完。
虽然老师们没有责罚,但是小男孩因为这件事感到很不好意思,见到老师就躲着,见到合唱团的伙伴也躲躲闪闪。
怎么办?
老师们没点破,努力想其他解决办法。比如:交个表、办个事、找个老师,总之,有事没事就会让小男孩去帮忙。其他老师也没用异样的眼光看他。每次见面,都是亲亲热热,当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
渐渐地,这件事就就淡忘过去了。后来,小男孩成了合唱团的主唱,依然开朗、乐观。
后来,我与老师们讨论过这个问题。
老师们说,低年级的孩子,不管是什么行为,尽量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孩子的很多表现是多变的,如果老师一旦给孩子贴了标签,我们会被标签掩盖住孩子本来的样子。特别是小偷、谎话精这类情节严重的标签,更应该避免。就算孩子就是那么想的、就是那么做的,老师也要用更适合的办法帮助孩子。
不给孩子贴标签,老师才能看到孩子更加多面的地方,更能在学习之余,帮助孩子长成一个更好的“人”。
周末快乐~~~
相关文章
- 孩子做错事,家长对孩子骂“你怎么这么笨”,警惕“贴标签效应”
- 孩子做错事,父母对孩子吼“你怎么这么笨”,警惕“贴标签效应”
- 孩子拿别人的东西回家,千万别乱贴标签,睿智的父母这样做
- “做一个独特的人也挺好!”千万不要随意给你的孩子贴标签
- 不爱说话不等于性格孤僻,家长别乱贴标签,孩子可能是在独立思考
- 不要给孩子“好动”贴标签,正确引导,才能轻松应对
- 从小不被看好的孩子,长大后怎么样了?千万别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 别人总是随意评价自己的孩子?不懂就别给孩子贴标签
- 别再给孩子乱贴标签了,激励法使用不大,对孩子影响很大
- 别随便给孩子贴标签!你的不相信,往往会将孩子推向“深渊”
- 总喜欢给孩子“贴标签”?父母要警惕,标签虽小,却能把孩子定型
- 提防幼儿园“冷暴力”,孩子需要平等关怀,别让孩子被随意贴标签
- 教育要认真,贴标签需谨慎,“标签效应”如何发挥作用影响孩子
- 女儿幼儿园要换老师,惹家长愤慨,换老师对孩子究竟有多大影响?
- “顽童”的成长路上,最忌讳被人胡乱贴标签?父母不该选择伤害
- 给物品做分类,给生活贴标签!有了条条机,一切都便利
- 育儿禁忌之贴标签跟暴力辱骂
- 孩子三周岁,自理能力弱沟通能力差,究竟能不能晚一年上幼儿园?
- 孩子三年级极度厌学,医生说是情感障碍,究竟要怎么办呢?
- 孩子上了1个月的幼儿园,病了1个月,老师一个电话打消了我所有的抵触